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銀保監會:防范貸款管理“空心化”,貸款資金發放等關鍵環節由銀行自主決策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5 19:10:47

為促進商業銀行強化貸款資金管理,完整、清晰掌握資金流和信息流,《通知》要求貸款資金發放、本息回收代扣、止付等關鍵環節的決策由銀行作出,指令應由銀行發起。此外,為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通知》鼓勵商業銀行穩妥推進數字化轉型,精準研發互聯網貸款產品,增加和完善產品供給,提高貸款響應率、優化貸款流程。

 每經記者|肖世清    每經編輯|廖丹    

7月15日,銀保監會官網消息稱,為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行為,促進互聯網貸款業務健康發展,銀保監會近日印發《關于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管理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下稱《通知》)。

為促進商業銀行強化貸款資金管理,完整、清晰掌握資金流和信息流,《通知》要求貸款資金發放、本息回收代扣、止付等關鍵環節的決策由銀行作出,指令應由銀行發起。

另外,《通知》在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履行貸款管理主體責任、強化信息數據管理、加強貸款資金管理、規范合作業務管理、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均作出了相關規定。

銀保監會表示,《通知》的發布實施,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監管制度,規范業務合作行為,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加強監督指導、抓好貫徹落實,推動商業銀行依法、審慎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切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貸款資金發放等關鍵環節由銀行自主決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強貸款資金管理方面,《通知》指出,貸款資金發放、本息回收代扣、止付等關鍵環節由銀行自主決策,指令由銀行發起。采用自主支付的,資金應直接發放至借款人銀行賬戶;采用受托支付的,商業銀行應當履行受托支付責任,將貸款資金最終支付給符合借款人合同約定用途的交易對象。商業銀行應當自主完整保留貸款資金發放、本息回收等賬戶流水信息,主動加強貸款資金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對貸款用途進行監測,確保貸款資金安全,防范合作機構截留、匯集、挪用。

在履行貸款管理主體責任方面,《通知》要求,商業銀行應當提高互聯網貸款風險管控能力,獨立有效開展身份驗證、授信審批和合同簽訂,嚴格履行貸款調查、風險評估、授信管理、貸款資金監測等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金融管理部門對征信、支付和反洗錢等方面的要求,防范貸款管理“空心化”。互聯網貸款涉及與合作機構開展營銷獲客、支付結算、信息科技等合作的,商業銀行應當加強核心風控環節管理,不得因業務合作降低風險管控標準。

另外,《通知》還對商業銀行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完整準確獲取身份驗證、貸前調查、風險評估和貸后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數據,并采取有效措施核實其真實性;二是分類別簽訂合作協議并明確各方權責,不得在貸款出資協議中混同其他服務約定。對存在違規行為的合作機構,限制或者拒絕合作;三是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充分披露各類信息,嚴禁不當催收等行為。

關于《通知》發布的背景,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下稱《互聯網貸款通知》)發布實施后,商業銀行穩妥推進互聯網貸款業務整改,業務流程逐步優化、風控能力有所增強;與此同時,在監管部門督導下,有關平臺企業參與的合作貸款業務也有序規范。然而,商業銀行仍存在履行貸款主體責任不到位,授信審批、貸款發放、資金監測等核心風控環節過度依賴合作機構等問題,與監管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不利于業務持續發展。

“按照中央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強化互聯網貸款業務監管的決策部署,為提升《辦法》執行效果,銀保監會在聽取各方意見、深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通知》,進一步細化明確商業銀行貸款管理和自主風控要求,推動商業銀行和合作機構規范開展業務合作,促進互聯網貸款業務高質量發展。”上述負責人稱。

鼓勵商業銀行精準研發互聯網貸款產品

事實上,互聯網貸款作為傳統線下貸款的重要補充,有利于更便捷地滿足企業和居民合理融資需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不斷提高金融便利度和普惠覆蓋面。尤其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可以服務傳統金融渠道難以觸達的客戶群體。

據統計,截至2021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互聯網貸款余額5.75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用于生產經營的個人互聯網貸款和企業流動資金互聯網貸款同比分別增長68.1%、46.3%。

上述負責人表示,為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通知》鼓勵商業銀行穩妥推進數字化轉型,精準研發互聯網貸款產品,增加和完善產品供給,提高貸款響應率、優化貸款流程,充分發揮互聯網貸款在助力市場主體紓困、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優化消費重點領域金融支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該負責人稱,近兩年,疫情反復和經濟環境等因素,對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整改進程造成一定影響。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部分商業銀行的互聯網貸款業務特別是合作貸款業務,面臨到期合規的壓力。并且,《通知》又針對自主風控提出有關具體監管要求。為審慎推進整改、創造更好條件,避免因業務停辦產生收縮效應,影響小微企業和居民融資需求,有必要對過渡期作出統籌安排。

在過渡期安排方面,綜合考慮商業銀行整改進度、業務連續性以及與征信規定銜接等因素,《通知》過渡期設置與《征信業務管理辦法》保持一致,即自發布之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過渡期也一并延長,以確保互聯網貸款業務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減。

“過渡期內,不符合監管規定的存量業務,應當在控制整體規模的基礎上,逐步有序壓降;過渡期內,超出存量規模的新增業務應當符合《辦法》《互聯網貸款通知》和《通知》要求。”該負責人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6119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保監會 貸款 數字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