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01 17:53:05
每經記者|姚亞楠 唐如鈺 每經編輯|段煉 趙云 蓋源源
近日,職業教育領域頭部企業“開課吧”陷入裁員、停繳員工社保風波。
而就在去年7月,該公司還曾高調宣布完成6億元B1輪融資,今年1月,“開課吧”旗下中老年興趣學習平臺“明椿學社”也宣布完成了數千萬元的融資。
6月29日下午,“開課吧”創始人方業昌發全員信回應稱,“過去的三年更多關注在營銷和增長上,終于在摔了一個大跟頭后回歸了教育的本質和初心”,他表示自己正積極拯救公司業務,通過個人信用借款等方式已負債10個多億,并公布了3-6月其業務調整和組織調整動作。
事實上,近兩年來,受產業結構升級、政策催化等利好因素影響,職業教育被普遍看好,如今,頭部企業出現這樣的情況令人生疑。多鯨資本創始合伙人姚玉飛向每經記者分析稱,“開課吧”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源于在線職業教育企業仍然沒有擺脫“高投放燒錢卻難以盈利”的魔咒,而受教育政策大環境的影響,目前職業教育領域的財務投資人已大幅減少,主要活躍的是教育類上市公司的戰投需求,“投資人對職業教育領域的投資依然非常謹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過去幾個月里,“開課吧”一直被裁員、欠薪、社保停繳、學員退費、關停等問題所圍繞。今年5月,開課吧開啟了集中裁員,同時被曝出拖欠員工公司;6月,部分離職員工因拿不到工資而前往公司維權,并有網友爆料該公司已經停繳公司幾千人的社保;此外,其還面臨供應商、學員退費等資金壓力。
然而,就在去年7月該公司還高調宣布完成6億元B1輪融資;今年1月,開課吧旗下中老年興趣學習平臺“明椿學社”也完成了數千萬元的融資。縱觀其過往融資歷程,總體呈現出單輪規模大且背后多為一線創投機構加持的特點。
據中國基金報,在其巔峰時刻,開課吧的課程還出現在李晨、胡海泉等多位明星的直播間。

圖片來源:中國基金報
公開資料顯示,開課吧于2013年上線,是一家數字化職業培訓的在線教育平臺,向學員提供Java、Web前端、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在線實戰與進階課程。

啟信寶信息顯示,開課吧成立于2012年,為慧科集團子公司。天眼查顯示,開課吧成立以來,共獲5輪融資,其中公開披露的有2020年獲得高榕資本、高瓴創投共計5.5億元的投資,接著在2021年獲了6億元的投資。
負面消息纏身許久后,6月29日,開課吧創始人、CEO方業昌發了一封致員工的內部信,并沖上了微博熱搜。在信中他對近期的負面消息進行了回應。
他承認,公司幾個月里的現金缺口都在每月一個億左右;并表示過去三年的高速發展告一段落,進入“降本增效”新階段,預計團隊總規模將控制在1000人以內。只保留以教學教研、助教和班主任為主的產品和交付團隊、渠道業務團隊、內容運營團隊和產研保障團隊。
與此同時,方業昌強調,自己正在通過各種辦法積極拯救公司業務,包括從2021年8月開始,他通過個人信用借款、個人投資抵押和個人資產抵押等方式負債10個多億,這筆錢他個人借給開課吧4億元,個人回購了公司早期股東到期老股大約4億元以及相關利息大約2億元。也就是說,這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開課吧或已經燒光了投資機構至少11億的資金。
方世昌還表示,他甚至已經把老婆孩子和爸媽的資產都抵押了出去。
此外,上海嘉定區人民法院近期的一份判決書顯示,今年5月,該公司及其股東慧科教育被樂推(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申請財產保全,法院裁定凍結該公司及慧科教育銀行存款8527萬余元。而就在4月,湖南常德武陵區人民法院裁定凍結該公司名下銀行存款241.12萬元或查封相應價值的其他財產。


圖片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從目前'開課吧'爆出的問題來看,其還是沒能逃脫'高投放燒錢卻難以盈利'的魔咒。”多鯨資本創始合伙人姚玉飛向記者分析道,“此前很多在線教育企業都曾陷入這樣的困境--過度營銷最終入不敷出,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K12領域,職業教育的用戶生命周期更短,續費率更低,因此依賴高投放獲客模式走向盈利的公司很少。”
事實上,自2021年“雙減”政策落地后,職業教育是教育領域為數不多的,仍具投資價值的細分賽道,職業教育可分為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其中學歷類職業教育的增長,主要依賴學生人數增加及學費提升,非學歷職業教育以市場需求為主要驅動力,主要包括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考試培訓兩大市場。
受產業結構升級、政策催化等利好因素影響,職業教育被普遍看好,據多鯨資本發布的《2022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預測,到2022年,我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人民幣,到2024年,有望達到1.2萬億人民幣規模。
記者梳理近兩年來職業教育領域的投融資信息發現,獲投企業多為早期企業,投融資輪次則集中于A輪及以前,投資金額以數千萬元居多。
姚玉飛告訴記者,當前職業教育領域的投融資和并購機會并不多,受教育政策大環境的影響,機構試探性投資心態明顯,財務投資人大幅減少,主要活躍的投資者為教育類上市公司,它們圍繞自身業務會進行一些戰略投資。
他表示,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去年“雙減”政策落地后,明確了教育的民生屬性,即便是在職業教育領域,也不應過度逐利與資本化,很多一級市場的投資人看不到投資教育公司退出的可能性了。此外,二級市場上的不少教育公司受政策影響,股價波動比較大,部分職業教育公司上市后,其投資回報對投資人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很多投資人目前對職業教育企業投資還是非常謹慎的。
附:方業昌公開信全文

記者|姚亞楠??唐如鈺
編輯|段煉?趙云?杜恒峰 蓋源源
校對|程鵬
部分內容綜合自中國基金報、中國裁判文書網
封面圖片:攝圖網_500102874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