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9 12:01:53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裴健如
6月28日,上汽集團(SH600104,股價18.74元,市值2188.83億元)旗下上海捷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氫科技)在上交所網站披露招股書,擬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招股書顯示,捷氫科技擬募集資金總額為10.6億元,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主要是燃料電池生產建設、燃料電池新產品產線建設、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捷氫科技的分拆上市計劃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醞釀,上汽集團內部在今年5月正式通過了捷氫科技分拆上市議案。
上汽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捷氫科技分拆上市,可以加快捷氫科技的市場化發展步伐,能夠與資本市場直接對接,拓寬多元化、多層次的融資渠道,也可以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強化上汽集團的科技創新能力。”
捷氫科技此次計劃登陸的科創板,是專為科技型和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的板塊,對于企業的科創能力和研發能力有較高的門檻。
捷氫科技的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938.95萬元、9476.35萬元和1.12億元,累計研發費用為2.37億元,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25.01%。
捷氫科技所在的氫能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氫燃料電池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制造具有較強的技術壁壘。近年來,氫燃料電池系統相關產品朝著高功率密度、大功率、低成本方向發展。這也對捷氫科技在產品技術研發、成本控制以及后續投入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和挑戰。
從行業情況來看,近兩年,氫能行業在國內的熱度在不斷提升。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有序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拓展在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應用。近日,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也聯合印發《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捷氫科技也是國有汽車集團中首家啟動分拆上市的下屬企業。本次分拆上市完成后,上汽集團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仍將維持對捷氫科技的控制權。
捷氫科技之外,上汽集團今年還會推進旗下多個創新企業的市場化改革,計劃培育20家“科創小巨人”企業。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也曾透露,分拆一批子公司上市,是希望凸顯其“中立性”,可以為除了上汽集團之外的其他車企進行配套服務。
目前,上汽集團旗下零束科技已由分公司改制為子公司,飛凡汽車則實現獨立運營,聯創電子完成分立,友道智途、中海庭及享道出行等公司也在計劃借助資本市場開展市場化融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