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牛市旗手”券商股集體大爆發!財富管理轉型是決定性驅動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18 18:29:53

◎有意思的是,東方證券、廣發證券和興業證券,也被市場定義為2021年券商“三劍客”和券商“三大金剛”。事實上,之所以它們有著這樣強勢的市場表現,與券商呼喊多年的財富管理轉型密切相關。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何劍嶺    

____500391952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買買買,沉寂了一段時日的券商股,今日終于全面爆發了!

截至8月18日收盤,廣發證券、興業證券、東方證券等8只券商股強勢漲停,49只券商概念股全部飄紅,表現最弱的西部證券當日漲幅也超過了3.6%。

被譽為“牛市旗手”的券商,當仁不讓的成為今日的吸金王之一。而這也是自去年7月以來,券商股的再次全面爆發。

新能源、芯片等前期熱點接連被炒得火熱過后,券商股的爆發能成為新一輪行情的開端嗎?

在部分研究人士看來,隨著試點注冊制、新證券法的接連推出,喊了多年“財富管理轉型”的券商的轉型邏輯開始被市場認可和接受,從而有可能會讓市場對券商的價值賦予重新審視的眼光并給予重新的估值。

“牛市旗手”爆發,8只漲停

今日正逢各大券商的“8.18理財節”,而“牛市旗手”券商股也全線爆發。

今日兩市成交金額近1.2萬億元,持續突破萬億大關。爆發的券商股中,廣發證券、興業證券、東方證券、西南證券、中信建投、財達證券等8只券商股強勢漲停,表現最弱的西部證券當日漲幅也超過了3.6%。兩市49只券商概念股全部飄紅。

券商股的集體躁動,也讓券商行業今日成為吸金的主力。按照申萬三級行業分類,券商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137億元,東方財富凈流入金額最高,接近20億元。

與此同時,券商類ETF也是大舉上漲,不少證券ETF單日漲幅在7%左右。數據顯示,近一個月東方證券漲幅已經超45%,廣發證券、東吳證券漲幅均超30%。

財富管理風口已起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傳統券商股中,股價漲幅居前的依次為東方證券、東方財富、廣發證券和興業證券,漲幅分別為36.83%、28.76%、26%和23.96%。它們也是兩市僅有的4只漲幅超過20%的券商股。

有意思的是,東方證券、廣發證券和興業證券,也被市場定義為2021年券商“三劍客”和券商“三大金剛”。

事實上,之所以它們有著這樣強勢的市場表現,與券商呼喊多年的財富管理轉型密切相關。

2020年,早已開啟存量競爭模式的券商經紀業務迎來一抹亮色。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證券行業實現代理銷售金融產品凈收入134.38億元,同比增長148.76%;實現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48.03億元。可見券商服務居民的財富管理能力在進一步提升,財富管理轉型初見成效。

有投資者在雪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證券‘三大金剛’是東方證券、興業證券和廣發證券,且它們的走勢比較特別。而這種相對其他券商股較為獨立的走勢,其背后的邏輯是:有資管牌照,可以進行新的業務財富管理,相對其他券商有了新的邏輯驅動。”

某券商財富財富管理人士則表示:“以前券商提到的財富管理轉型,從經紀業務收入上來看,真正做到的沒多少。不過,從2020年開始起,財富管理轉型具備了可以講故事的前提,你會發現經紀業務中金融產品的代銷收入有了明顯增加。當一個行業有了踏實的故事,又開始有了財務數據支撐時,也就會有了關注度。

重新審視券商財富管理

國內私人財富市場穩健發展,2020年,中國高凈值人群(個人可投資資產1千萬元人民幣以上)數量達到262萬人;高凈值人群的可投資資產規模達到了84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速達到17%。

在國信證券非銀行金融業分析師戴丹苗看來,我國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已歷經三個階段:一是,2003年~2009年的萌芽階段,該階段券商開始加快研發,銷售理財產品;二是,2010年~2012年的初步轉型階段,該階段券商開始成立財富管理中心,根據客戶需要提供投資顧問服務;三是,2012年以來,券商加快從通道的服務向財富管理轉型的步伐,積極探索和實踐針對高凈值客戶的服務模式。

有投資者表示:“一批頭部基金經理殺出了重圍,公募基金翻倍增長,私募基金也爆發,大資管時代來了,這一波券商上漲就是這個邏輯。最重要的是資本市場蓬勃發展,注冊制試點以及新證券法推出,資本市場的基礎日益牢固,券商的價值也會在市場的偏見中慢慢地扭轉。”

前述券商財富管理人士表示:“以往券商的估值比較低,這里面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同質化和特色化,二是估值眼光的問題。以前券商的同質化太嚴重了,大家的差別無非就是收入多少、盈利高低等指標,沒有特色。現在,其實大家可能都看得到某些券商的特色化體現,投資者會覺得它們跟以前不一樣。如果說某些券商沒有這些嶄露頭角的東西,自然漲幅肯定也比不上有這類東西券商,大家還是在用傳統估值的眼光來看待。”

證券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139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24.14億元,同比增長8.9%。從公布數據上看,券商行業業績持續向好。

天風證券非銀金融團隊重新定義了券商的“大財富管理”業務,將其視為“代銷金融產品+基金投顧+券商資管+券商系公募基金+券商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其中,“券商資管+券商系公募基金+券商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又可被定義為“大資管業務”。

該團隊認為,2020年,來自于券商大資管業務(包括旗下公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券商資管)大發展,已成為券商業績增長點。因此,我們對券商大資管業務的合理估值做估算。假設公募基金的PE分別為20X~30X;資管子公司PE為18X;私募股權的PE為20X。則2020年,券商的大資管業務占總市值比重排名前五的券商為:東方證券(97%)、廣發證券(77%)、華泰證券(65%)、興業證券(47%)、海通證券(46%)。

戴丹苗指出,從當前來看,有三大因素促進券商財富管理轉型,一是券商發展基金代銷業務,在公募基金銷售追求保有量的時代,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這個賽道,龍頭券商和互聯網券商依然表現強勁,其保有量規模超過了大量銀行;二是基金投顧模式推出,券商可以開展管理型基金投顧服務,而這將打開券商財富管理服務的發展空間;三,是券商不斷加碼金融科技投入,而財富管理業務是金融科技在證券行業最主要的應用領域,隨著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服務效率將不斷提升。在財富管理競爭格局中,龍頭券商和特色券商各有所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券商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