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23 00:08:36
本周二,A股普漲,量能稍有放大,暗示資金面相對稍好。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80%至3557.41點,深證綜指漲0.51%至2408.41點。科技股稍有走弱,創業板綜指漲0.36%,科創50指數跌0.31%。
北上資金全天凈流出24.13億元,已是連續第三天凈流出。近期美元因美聯儲轉鷹而顯著升值,人民幣有所回貶,也許就影響到北上資金的行為。
“兩桶油”、大型消費藍籌上漲,銀行、保險也有所上漲,中石油漲幅極大。周二中石油暴漲與隔夜油價暴漲相關,漲得合情合理,所以就不易誘發市場的無端猜忌。
當藍籌權重股漲時,小盤股就相對弱,周二正是這樣。小票、題材股漲跌互現,一部分科技股及鴻蒙概念股下跌,農業、水產品相關品種普漲。
三峽能源走勢極強,不僅天天“一字板”,難得地還不斷縮量。三峽能源的超強表現帶動了整個次新板塊,就連稍早上市的另一走勢頗為疲弱的大盤次新股和輝光電也收出了中陽。次新股中表現最妖的當屬鐵建重工,這股盤高居然是盤低的兩倍多,換手率近74%。
短期內大盤也許還能相對較強,既有下周百年慶典的因素,也有資金面稍稍寬松的因素。這幾天有關方面就流動性頗為含蓄地安撫了市場,相信多數人能心領神會。另外,虛擬貨幣被一再打擊也可能進一步有利于股市的流動性。
央行已約談了工、建、郵儲、興業銀行及支付寶等銀行和支付機構,要求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活動提供賬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產品或服務。不出意料,這些機構齊聲表態,將堅決服從央行要求。更早消息顯示,已有不少省份禁止挖礦。
種種跡象顯示,虛擬貨幣顯然已受到系統性、極嚴厲的打擊,可以說是釜底抽薪式打擊,所以最近各類幣走勢很慘,許多“幣”已腰斬,挖礦所需的高端顯卡也出現暴跌。當虛擬貨幣受到重錘時,股市中的資金來源也許會邊際寬松些,所以這條消息肯定屬于利好,雖然利好的程度很難量化。
短期內投資者可參與股市,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可尋找中小盤股的機會,但得注意倉位不宜過重,且應設定止損位。
最近市場風險偏好的確抬升得較快,應與政策風向相關,也與國際利率環境相關。只是這種風險偏好其實是不太穩定的,因此即使投資者在炒作題材股時暫時還比較順利,仍然不應忘乎所以。由長遠來說,投機的贏面是很小的!
對于承受力稍弱或資金風格偏于長線的投資者來說,不宜被市場牽著鼻子走,不能看到啥熱門就去追啥,這么操作十分被動,若錯過了熱點,仍然可以淡定地布局一二線藍籌股,仍堅持尋求穩健型收益。
不過,近期布局績優藍籌時得充分注意中報風險,周二疫苗股智飛生物就因業績不如投資者預期而殺跌,顯然是個教訓。普通投資者可考慮布局那些業績相對透明或天然不易出現意外的品種,或者索性等業績預告之后再入手。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