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每經IPO周報第16期|IPO周過會率維持高位;投行人士:6月底或迎來申報高峰期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21 09:10:04

◎上周,總共有14家公司上會,其中,科創板八家,創業板五家,主板一家。除開一家暫緩表決之外,其余均順利過會。

◎6月最后一周共有8家企業上會,基本上集中在6月24日和6月25日。這8家企業合計募集資金79.7億,翱捷科技募集資金最高,青島食品募集資金最小。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陳俊杰    

一家公司從上市資料獲受理到發行,是一條漫漫長路。有的公司速度空前,20多天就過會;有的公司在半途就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打道回府;還有公司因各種不規范操作被曝光,最終被扯下畫皮……

目前,A股實行注冊制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一般來說,注冊制下,“問詢-回復”會經歷多輪反復,之后有倒在上市委會議上的,也有提交注冊不成功的,更有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終止上市路的。而對于適用核準制的公司來說,一般是“已受理-上會”,上會通過,招股;上會未通過,就重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6月15日~6月18日,下同),總共有14家公司上會,其中,科創板八家,創業板五家,主板一家。除開一家暫緩表決之外,其余均順利過會。

盡管上周沒有被否的IPO,但對科創屬性的重視度“有增無減”,即便是過會企業也屢屢被問及核心技術問題。

紅榜:科創板過會企業達7家

相比于前一周,目前IPO上會的節奏和過會的節奏都有所加快。上上周,有10家公司上會,9家公司過會。本周有端午節情況下有14家企業上會,周三(6月17日)就有7家公司上會。

上周,IPO過會率保持93%。最近幾周,IPO周過會率都很高。上一家被否的案例還要追溯到5月27日的蘇州林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總體看,6月是兩家取消審核,一家暫緩表決,IPO過會風向偏暖。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上周過會節奏較之前有所加快,但也算正常,“之前股東核查耽誤了時間。”

上周,證監會批準注冊企業共有,科創板批準注冊五家,創業板注冊五家。這一數據基本與本月前兩周的數據保持一致。

4月16日晚間,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決定》,體現出對IPO科創屬性的重視。

本周過會企業,仍有企業被問到科創屬性問題。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就被問到核心技術及其具有獨特創新性的具體依據。

從這點來看,科創屬性仍將是科創板IPO企業長期關注重點,已是科創板企業上市的必答題。

這家暫緩表決的企業是美埃(中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問題來看,該企業被重點問及科創屬性和內控問題。發行人科創屬性的具體體現及發行人核心技術的先進性。

其被問的第一個問題便是科創屬性,要求說明科創屬性的具體體現及核心技術的先進性。

不過關鍵問題還是美埃(中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內控和客戶問題。

根據申報文件,發行人與其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另一企業天加環境存在部分客戶、供應商、原材料、生產設備重合的情況。科創板上市委直接點出美埃(中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獨立性問題。

根據申報文件,發行人于2017~2019年度,因原始單據保存不善,造成部分驗收單丟失。特別是確認收入的重要依據客戶驗收單缺失比例偏高。

而在業內投行人士看來,業務獨立性和內控問題更是IPO發審環節關注的重點。

政策:股東人數核查穿透范圍縮小

本周的IPO事件中,有一件事的關注度很高,即IPO股東核查穿透。

6月15日,滬深兩市交易所向保薦機構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股東穿透核查的通知》,明確對于持股較少、不涉及違法違規“造富”等情形的,保薦機構會同發行人律師實事求是發表意見后,可不穿透核查。所謂持股較少,滬深交易所表示,原則上,直接或間接持有發行人股份數量少于10萬股或持股比例低于0.01%的,可認定為持股較少。

而在之前,有投行人士認為,對于持股比例很小,股東分散的發行人,股權穿透會帶來很大的工作量,且核查難度高。有保薦人把精力放在浮動核查,申報材料的節奏也有所放緩。王驥躍表示,核查范圍縮小會節省材料申報時間,但也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作用。

長期從事IPO業務的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王懷濤律師表示,比起之前籠統的要求穿透核查,本次通知中,證監會把股份核查比例縮小至0.01%,目的是減少中介機構的工作量。從通知的主要精神也可以看出,證監會要求本著實質重于形式的要求,避免免責式、簡單化的核查,結合持股數量、比例等因素綜合判斷。預計以后IPO申報過程中,投行穿透核查壓力會小很多。

趨勢:6月底或迎來季節性高峰

從上周的企業申報數量來看,IPO預披露(含更新)的家數呈現快速增長,數量達到46家。而整個6月的IPO預披露(含更新)家數達114家。

不過IPO預披露(含更新)數量增加并非完全和上述股東核查通知有關,當中存在季節性因素。

每年6月基本上都是IPO申報的高峰時期,主要和企業財務數據有效期滿半年有關。IPO申報企業財務數據有效期為“6 1”,即正常情況財務數據有效期是6個月。如果是IPO企業以去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過了6月需要補充最新一期數據,即今年上半年。

王驥躍表示,會有保薦人趕在6月30日之前加緊申報材料,這其實是行業慣例,所以6月底一般是申報高峰期。

本周有八家公司上會

6月最后一周共有8家企業上會,基本上集中在6月24日和6月25日。

這8家企業合計募集資金79.7億,翱捷科技募集資金最高,青島食品募集資金最小。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上會企業中,有兩家企業正處于資本市場的熱點。

一個是蘇州國芯。蘇州國芯是一家聚焦于國產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的芯片設計公司。主要應用于信息安全、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邊緣計算和網絡通信三大關鍵領域。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持有蘇州國芯8.63%的股份。

而在上一周,A股半導體板塊迎來一波炒作,芯片股狂歡。包括上游設備北方華創,設計瑞芯微等個股均迎來超過10%的周漲幅。而在科創板上市的華潤微股價也突破歷史新高。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個股身后都有大基金持股的身影。而在6月初,蘇州國芯也經歷了第二輪問詢,涉及問題包括研發費用、收入結構等。

而在首輪問詢中,其還是被問到科創屬性問題。

另一個是青島食品。上一周,次新股東鵬飲料刷新千億市值,食品概念股也被市場關注。本周,青島食品上會,其拳頭產品是“青食”牌鈣奶餅干。不過在上會前夕,青島食品因為產品質量、數據“打架”等被媒體質疑。

據《壹財信》發現,青島食品曝出產品不合格、大供應商頻遭處罰,并且與新成立供應商產生大訂單且價格較高;此外,還存在招股書與新三板年報數據"打架"現象等。

截至6月20日,科創板注冊生效企業329家,終止審核110家,已問詢55家,提交注冊41家,中止及財報更新19家,已受理17家,上市委會議通過11家。

本周14只新股迎來申購

本周,A股有14只個股將迎來申購。利元亨的發行價格為38.85元/股,算是當中比較有肉的新股了。利元亨是國內鋰電池制造裝備行業領先企業之一,算是當下鋰電熱門股。

上周A股共有13只新股發行上市。從這些新股上市周表現看,德邁仕的漲幅最高,其齊魯銀行漲幅最小。

截至6月18日,年內A股已有242家公司完成招股。

而從年內完成招股的公司地區分布來看,廣東、浙江、江蘇分別以50家、40家和38家分列前三甲,這三省年內完成IPO招股的企業數,占全國總數的53%以上。

從承銷機構的分布來看,242家年內招股的A股公司中,中信證券獨攬43家居首,海通證券23家居第二名。總體上,承銷機構仍然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一家公司從上市資料獲受理到發行,是一條漫漫長路。有的公司速度空前,20多天就過會;有的公司在半途就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打道回府;還有公司因各種不規范操作被曝光,最終被扯下畫皮…… 目前,A股實行注冊制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一般來說,注冊制下,“問詢-回復”會經歷多輪反復,之后有倒在上市委會議上的,也有提交注冊不成功的,更有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終止上市路的。而對于適用核準制的公司來說,一般是“已受理-上會”,上會通過,招股;上會未通過,就重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6月15日~6月18日,下同),總共有14家公司上會,其中,科創板八家,創業板五家,主板一家。除開一家暫緩表決之外,其余均順利過會。 盡管上周沒有被否的IPO,但對科創屬性的重視度“有增無減”,即便是過會企業也屢屢被問及核心技術問題。 紅榜:科創板過會企業達7家 相比于前一周,目前IPO上會的節奏和過會的節奏都有所加快。上上周,有10家公司上會,9家公司過會。本周有端午節情況下有14家企業上會,周三(6月17日)就有7家公司上會。 上周,IPO過會率保持93%。最近幾周,IPO周過會率都很高。上一家被否的案例還要追溯到5月27日的蘇州林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總體看,6月是兩家取消審核,一家暫緩表決,IPO過會風向偏暖。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上周過會節奏較之前有所加快,但也算正常,“之前股東核查耽誤了時間。” 上周,證監會批準注冊企業共有,科創板批準注冊五家,創業板注冊五家。這一數據基本與本月前兩周的數據保持一致。 4月16日晚間,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決定》,體現出對IPO科創屬性的重視。 本周過會企業,仍有企業被問到科創屬性問題。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就被問到核心技術及其具有獨特創新性的具體依據。 從這點來看,科創屬性仍將是科創板IPO企業長期關注重點,已是科創板企業上市的必答題。 這家暫緩表決的企業是美埃(中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問題來看,該企業被重點問及科創屬性和內控問題。發行人科創屬性的具體體現及發行人核心技術的先進性。 其被問的第一個問題便是科創屬性,要求說明科創屬性的具體體現及核心技術的先進性。 不過關鍵問題還是美埃(中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內控和客戶問題。 根據申報文件,發行人與其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另一企業天加環境存在部分客戶、供應商、原材料、生產設備重合的情況。科創板上市委直接點出美埃(中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獨立性問題。 根據申報文件,發行人于2017~2019年度,因原始單據保存不善,造成部分驗收單丟失。特別是確認收入的重要依據客戶驗收單缺失比例偏高。 而在業內投行人士看來,業務獨立性和內控問題更是IPO發審環節關注的重點。 政策:股東人數核查穿透范圍縮小 本周的IPO事件中,有一件事的關注度很高,即IPO股東核查穿透。 6月15日,滬深兩市交易所向保薦機構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股東穿透核查的通知》,明確對于持股較少、不涉及違法違規“造富”等情形的,保薦機構會同發行人律師實事求是發表意見后,可不穿透核查。所謂持股較少,滬深交易所表示,原則上,直接或間接持有發行人股份數量少于10萬股或持股比例低于0.01%的,可認定為持股較少。 而在之前,有投行人士認為,對于持股比例很小,股東分散的發行人,股權穿透會帶來很大的工作量,且核查難度高。有保薦人把精力放在浮動核查,申報材料的節奏也有所放緩。王驥躍表示,核查范圍縮小會節省材料申報時間,但也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作用。 長期從事IPO業務的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王懷濤律師表示,比起之前籠統的要求穿透核查,本次通知中,證監會把股份核查比例縮小至0.01%,目的是減少中介機構的工作量。從通知的主要精神也可以看出,證監會要求本著實質重于形式的要求,避免免責式、簡單化的核查,結合持股數量、比例等因素綜合判斷。預計以后IPO申報過程中,投行穿透核查壓力會小很多。 趨勢:6月底或迎來季節性高峰 從上周的企業申報數量來看,IPO預披露(含更新)的家數呈現快速增長,數量達到46家。而整個6月的IPO預披露(含更新)家數達114家。 不過IPO預披露(含更新)數量增加并非完全和上述股東核查通知有關,當中存在季節性因素。 每年6月基本上都是IPO申報的高峰時期,主要和企業財務數據有效期滿半年有關。IPO申報企業財務數據有效期為“61”,即正常情況財務數據有效期是6個月。如果是IPO企業以去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過了6月需要補充最新一期數據,即今年上半年。 王驥躍表示,會有保薦人趕在6月30日之前加緊申報材料,這其實是行業慣例,所以6月底一般是申報高峰期。 本周有八家公司上會 6月最后一周共有8家企業上會,基本上集中在6月24日和6月25日。 這8家企業合計募集資金79.7億,翱捷科技募集資金最高,青島食品募集資金最小。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上會企業中,有兩家企業正處于資本市場的熱點。 一個是蘇州國芯。蘇州國芯是一家聚焦于國產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的芯片設計公司。主要應用于信息安全、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邊緣計算和網絡通信三大關鍵領域。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持有蘇州國芯8.63%的股份。 而在上一周,A股半導體板塊迎來一波炒作,芯片股狂歡。包括上游設備北方華創,設計瑞芯微等個股均迎來超過10%的周漲幅。而在科創板上市的華潤微股價也突破歷史新高。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個股身后都有大基金持股的身影。而在6月初,蘇州國芯也經歷了第二輪問詢,涉及問題包括研發費用、收入結構等。 而在首輪問詢中,其還是被問到科創屬性問題。 另一個是青島食品。上一周,次新股東鵬飲料刷新千億市值,食品概念股也被市場關注。本周,青島食品上會,其拳頭產品是“青食”牌鈣奶餅干。不過在上會前夕,青島食品因為產品質量、數據“打架”等被媒體質疑。 據《壹財信》發現,青島食品曝出產品不合格、大供應商頻遭處罰,并且與新成立供應商產生大訂單且價格較高;此外,還存在招股書與新三板年報數據"打架"現象等。 截至6月20日,科創板注冊生效企業329家,終止審核110家,已問詢55家,提交注冊41家,中止及財報更新19家,已受理17家,上市委會議通過11家。 本周14只新股迎來申購 本周,A股有14只個股將迎來申購。利元亨的發行價格為38.85元/股,算是當中比較有肉的新股了。利元亨是國內鋰電池制造裝備行業領先企業之一,算是當下鋰電熱門股。 上周A股共有13只新股發行上市。從這些新股上市周表現看,德邁仕的漲幅最高,其齊魯銀行漲幅最小。 截至6月18日,年內A股已有242家公司完成招股。 而從年內完成招股的公司地區分布來看,廣東、浙江、江蘇分別以50家、40家和38家分列前三甲,這三省年內完成IPO招股的企業數,占全國總數的53%以上。 從承銷機構的分布來看,242家年內招股的A股公司中,中信證券獨攬43家居首,海通證券23家居第二名。總體上,承銷機構仍然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
IPO周報 申報高峰 注冊證 上會 過會 上市委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