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16 14:15:36
每經編輯|盧祥勇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于6月17日9時22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人組成。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16日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的。
季啟明說,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發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人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駐留約3個月
航天員聶海勝參加過神舟六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劉伯明參加過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湯洪波是首次飛行。
季啟明說,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火箭將于16日上午進行推進劑加注。
季啟明表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有以下主要目的:
在軌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首次檢驗東風著陸場的航天員搜索救援能力;
開展多領域的空間應用及實(試)驗;
綜合評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和性能,進一步考核各系統間的匹配性和協調性,為后續任務積累經驗。
按計劃,神舟十二號飛船入軌后,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的前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執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工作生活,駐留約3個月后,搭乘飛船返回艙返回東風著陸場。

目前,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組合體狀態穩定,各項設備工作正常,具備交會對接與航天員進駐條件。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主要完成四項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16日上午介紹,根據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總體安排,三名航天員在軌期間將主要完成四個方面的工作,計劃開展兩次出艙活動及艙外作業。
這四項主要任務:
一是要開展核心艙組合體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艙在軌測試、再生生保系統驗證、機械臂測試與操作訓練,以及物資與廢棄物管理等;
二是要開展兩次出艙活動及艙外作業,包括艙外服在軌轉移、組裝、測試,開展艙外工具箱的組裝、全景攝像機抬升和擴展泵組的安裝等工作;
三是要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進行空間應用任務實驗設備的組裝和測試,按程序開展空間應用、航天醫學領域等實(試)驗,以及有關科普教育活動;
四是要進行航天員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計劃開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體鍛煉,定期監測、維持與評估自身健康狀態。
季啟明介紹,截至當日,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組合體已在軌運行17天,目前狀態良好,平臺設備工作正常,滿足與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交會對接以及航天員進駐的條件。
天和核心艙提供3倍于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航天員活動空間,配備了3個獨立臥室和1個衛生間;
配置了120余種營養均衡、口感良好、長保質期的航天食品;
鍛煉區配備有太空跑臺、太空自行車,用于航天員日常鍛煉;
通過天地通信鏈路和視頻通話設備,可實現空間站與地面的雙向視頻通話和收發電子郵件。

太空生活“劇透”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各艙段、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天舟系列貨運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制。那么,航天科技集團打造的“太空之家”舒適嗎?航天員在天上如何生活?
就是要大
從“筒子房”到“大平層”
“天宮一號”于2011年成功發射,發射重量8噸左右,提供給航天員的艙內活動空間為15立方米,可以滿足3名航天員同時在軌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這相對于神舟七號7立方米的艙內活動空間有了較大提升,但是依然比較局促。
當2021年我國開始建造空間站時,為了提高航天員太空生活的“舒適度”,設計師們為航天員預留了相對充裕的生活環境,艙內活動空間從天宮一號的15立方米提升到了整站110立方米,簡直是從“筒子間”搬進了“大平層”。

▲ 艙內景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功能分區
確保“私密性”“便利性”
中國空間站本著“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分別設置了生活區和工作區。生活區內有獨立的睡眠區、衛生區、鍛煉區,還配有太空廚房及就餐區。在設計上最大程度考慮到私密性和便利性,極大地提高了航天員的太空生活質量。
睡覺自由
醒來“元氣滿滿”
在太空中,航天員也能實現“睡覺自由”,能夠享受獨立的睡眠區,確保睡覺不受干擾。雖然依然要把自己“裝進睡袋”,但已經實現了從“站睡”到“躺睡”的變革了。獨立的睡眠區能夠讓航天員更放松,享受相對高質量的睡眠,讓他們的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元氣滿滿”。
噴槍清潔
“包裹式淋浴間”
航天員雖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樣的淋浴和泡澡,但每個人都能夠在一個“包裹式淋浴間”里,手持噴槍,把自己擦拭干凈,最大程度上解決了個人衛生問題。

▲ 艙內景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wifi覆蓋
全屋智能家居
除此之外,隨著10多年來我國無線通信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飛躍,設計師們在之前的總體設計方案上不斷升級,采用全新的信息技術,讓中國空間站有了“移動WiFi”,并創造了一個智能家居生活空間。
在中國空間站里,設計師們給每一個航天員準備了一個手持終端,航天員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通過App調節艙內照明環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運動模式……不同的艙內燈光,能夠調節航天員的情緒,避免長時間處于單調的環境所帶來的不適。
僅僅就艙內燈光環境和溫度環境,設計師們就進行了多次體驗,反復驗證和調整,盡最大可能讓長時間駐留太空的航天員有舒適的生活感受。
天地通話
還能和家人“私聊”
在以往的載人航天活動中,天地通話是“傳統項目”。在中國空間站運行中,設計師們會給航天員預留一條私密語音通道,航天員可以在這里和家人打電話“說悄悄話”,分享自己在太空生活的心情。
平時,航天員們都帶著骨傳導耳機,艙內的WiFi可以方便他們在站上各個艙段相互通話,而且他們在任何位置上也都可以與地面通話。

出征前,三名航天員答記者問
今天上午11時許,即將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三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與中外記者見面。三名航天員身穿航天服,精神抖擻,向中外記者揮手致意,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他們實行三級醫學隔離(最高級別隔離防護),幾次載人航天都是如此。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見面會,航天員由“坐著”改為“站著”接受采訪。
聶海勝:
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
完成好任務
聶海勝曾經圓滿完成了神舟六號、神舟十號兩次航天飛行任務,這次,他又將搭乘神舟十二號飛船再度出征。作為首批航天員,聶海勝參與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全過程,也親身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之路。

聶海勝表示,能夠代表祖國飛天我始終帶有強烈神圣的使命感和榮譽感,這次飛行任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第一次載人飛行,我有幸能夠開跑空間站建設的第一棒,我是有很多的期待。
這次任務也很多,首先我們要把空間站核心艙太空家園布置好,還要開展一系列的關鍵技術的驗證試驗,任務也是很艱巨的,挑戰也很多。我和伯明、洪波我們三個人一起會密切的配合,精心的操作,克服一切困難,我想有全國人民的美好祝福,有工程全體的支持,以及我們前期打下的堅實基礎,我們有底氣、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好這次任務。
因為空間站很大,時間也很長,我們確實帶了一些私人物品,這里面包括的東西很多,不管是娛樂的、消遣的,還有家庭的一些東西很多,到時候我們在閑暇時候肯定會拿出來給大家展示,與大家一起來分享。
劉伯明:
我們乘組三位帥哥
滿懷信心迎接一切挑戰
劉伯明是我國首批航天員,他曾于2008年9月25日與航天員翟志剛、景海鵬搭乘神舟七號飛船飛向太空,并在那次任務中,協助翟志剛完成了出艙。在首次太空之旅之后的13年中,他帶著再次飛天的夢想一直堅持訓練。這次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55歲的劉伯明即將再度問鼎蒼穹。

劉伯明說,能夠共同完成中國首次出艙行走,是我們無上的光榮。神七任務時,我們經歷了一些險情、一些困難,當時我們只有一個信念,就是無論如何,都要堅決完成任務,一定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最終,我們做到了。這里,向我們親密的戰友——志剛、海鵬致敬!正如你所說,這次任務出艙時間大幅增加,而且是多次出艙,任務變得極其復雜、艱難,我相信挑戰和考驗也不會缺席。
為此,我們進行了嚴格、系統、全面的訓練,無論困難多大、風險多高、任務多重,我堅信有專業人員的地面支持,有我們乘組三位帥哥的默契配合,我們一定滿懷信心,迎接一切挑戰,特別是身著我國研制的新一代艙外航天服,我們會完成好每次出艙任務。
浩瀚太空,必將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當我站上機械臂,面向茫茫宇宙,極目璀璨的銀河,環繞光艷奪目的天宮,我期待億萬國人隨同我們一起體驗,我心飛翔!
湯洪波:
壓力肯定有
但對自己充滿信心
湯洪波是我國的第二批航天員,在加入航天員隊伍之后的11年里,他一直為了飛天這一刻準備著。

今年已經46歲的湯洪波在2010年5月經過層層選拔,成為我國第二批預備航天員,也是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此前,他從航校畢業之后,來到新疆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經過8年的飛行訓練,他憑著出色的成績成為飛行大隊的大隊長。
湯洪波說,能夠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我非常的驕傲和自豪。首先,要感謝航天員教員和科研人員的付出,感謝戰友們的幫助,感謝家人的支持!我1995年入選飛行員,2010年入選航天員,航空與航天,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完成這個轉變,是一個艱苦而又難忘的經歷。要想向上生長,先要向下扎根,多年來,我一刻不曾松懈,按照大綱要求,從難從嚴訓練。因為只有訓練到位,才能勝任任務、完成任務。我將堅決圓滿地完成好任務,不辜負事業、不辜負國家。
第一次執行任務,壓力難免是有的,因為神秘的太空充滿著許多未知,空間站任務也充滿著風險和挑戰,但我堅信壓力就是動力,信心保證成功。經過11年的學習訓練和磨礪考驗,我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我們團隊充滿信心。此時此刻我即將帶著祖國和人民的重托出征太空,心情十分激動,我們一定會乘組一心、團結協作,建設好我們的太空家園。在此也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也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航天員一起遨游“天宮”!
飛行乘組航天員簡歷 ↓↓
聶海勝簡歷
聶海勝,男,漢族,籍貫湖北棗陽,中共黨員,博士學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4年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現為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專業技術少將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入選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3年9月,入選神舟五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2005年10月,執行神舟六號飛行任務,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獲“航天功勛獎章”。2008年5月,入選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2013年6月,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擔任指令長,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二級航天功勛獎章”。2019年12月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擔任指令長。

劉伯明簡歷
劉伯明,男,漢族,籍貫黑龍江依安,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中隊長,安全飛行10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入選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行任務備份乘組。2008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獲“航天功勛獎章”。2019年12月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

湯洪波簡歷
湯洪波,男,漢族,籍貫湖南湘潭,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大隊長,安全飛行1159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10年5月入選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2016年5月,入選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2019年12月,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

編輯| 盧祥勇?杜恒峰 肖勇
校對| 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