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醫美概念股火爆引來券商分析師“跨界出圈”:零售、服裝、房地產、食品飲料行業團隊都來“蹭熱點”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25 15:05:34

◎為了緊跟去年下半年以來橫空出世的醫美概念股的市場機會,各大券商研究所也紛紛做出了相關部署,例如一些大型券商近來成立了專門研究化妝品、醫美行業的團隊。如果說零售、紡織服裝、社會服務等行業的分析師過去也是“跨界”研究的常客,那么牛股扎堆的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跨界”研究醫美就顯得不太尋常了。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何劍嶺    

500333954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A股市場的這輪結構性行情已經持續了兩年多時間,每逢市場有階段性熱點,各券商的賣方分析師們總是不會放過這樣的“展業良機”,有些行業分析師為了吸引流量甚至不惜“出圈”薦股。

為了緊跟去年下半年以來橫空出世的醫美概念股的市場機會,各大券商研究所也紛紛做出了相關部署,例如一些大型券商近來成立了專門研究化妝品、醫美行業的團隊,而這樣的團隊大多脫胎于原來的零售、紡織服裝等研究團隊。

如果說零售、紡織服裝、社會服務等行業的分析師過去也是“跨界”研究的常客,那么牛股扎堆的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跨界”研究醫美就顯得不太尋常了。

多個醫美行業專場策略會舉行

近期,券商行業的中期策略會扎堆舉行,醫美行業作為時下A股最熱門的幾條賽道之一,自然成了這些策略會的關鍵詞。

例如近日,國信證券在上海舉辦的2021年中期策略會上,就邀請了某專家發表主題為《醫美美妝行業的發展前景》的演講。

而一些不滿足于中期策略會這樣的“常規動作”且研究所實力較強的券商,也紛紛開始策劃一些醫美行業專場策略會。

據了解,今天(5月25日),一場由海通證券醫藥、批零行業聯合舉辦的醫美行業策略會將在深圳舉行。此次策略會邀請了十余家醫美行業上市公司及資深行業專家。

另據了解,5月末,興業證券將在北京舉辦“消費升級+健康美麗”專題策略會,多家醫美、醫藥消費品、醫療服務、連鎖藥店公司及行業專家將參會。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注意到,最近還有一些券商針對客戶專門建立了所謂的“醫美群”。例如,據了解,浙商證券研究所最近就專門成立了“醫美群”,為研究所客戶提供服務。

而這一切都源于在近一年的時間里,醫美行業在A股市場的熱度持續上升。以機構調研為例,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4月以來有多達248家機構對奧園美谷進行了調研;此外還有189家機構調研了另一只醫美概念股華東醫藥,而這兩只醫美概念股今年4月以來的機構接待量都擠進了全部A股的前40位。相比之下,在2020年全年,僅有7家機構調研了奧園美谷。

分析師紛紛跨行業蹭醫美熱點

為了緊跟去年下半年以來橫空出世的醫美概念股的市場機會,各大券商研究所也紛紛做出了相關部署。例如國泰君安、申萬宏源等券商近來都成立了專門研究化妝品、醫美行業的團隊,而這樣的團隊大多脫胎于原來的零售、紡織服裝等研究團隊。

還有一些券商研究所的零售、社會服務等行業的分析師干脆“兼職”研究起了醫美行業。例如今年來,安信證券社會服務團隊發布了多篇有關醫美行業的深度報告,這些報告除了涉及對醫美產業鏈的深度剖析外,還覆蓋了醫美行業的多個核心上市公司,如華熙生物、貝泰妮等。

另外,本周東吳證券召開的中期策略會上,在大消費專場,東吳證券零售&教育團隊首席分析師吳勁草就將率先發布一場關于“顏值經濟”、內容涉及醫美和化妝品的主題演講。

圖片來源:東吳證券零售&教育團隊微信公眾號

值得一提的是,東吳證券近期發布的一篇關于奧園美谷醫美業務的深度研究報告,甚至還出現了零售&教育團隊、醫藥團隊、社服團隊三個團隊共同覆蓋的情況。

對此,業內人士許先生向記者表示,在券商研究所內部,一些熱門的上市公司往往會出現多個行業團隊爭搶覆蓋的情況,如果某個團隊或者團隊首席在公司內部的話語權較強,那么他就有可能把對熱門公司的覆蓋全給搶過來。


圖片來源:西南證券研究報告

此外記者注意到,近期部分傳統周期行業的分析師也開始“染指”醫美,例如一些券商的房地產行業研究員相繼開始把目光聚焦于與房地產行業本身關系不大的醫美行業。

興業證券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在今年4月下旬曾發布觀點稱:“醫美機構行業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產業鏈價值中最差的環節將迎來盈利能力歷史性的向上改善,且不可逆轉。因為上游競爭加劇,下游營銷費用降低,龍頭由投放流量到深耕會員的趨勢不可逆轉。這是一個萬億空間,卻沒有1%份額的公司的賽道,龍頭成長空間巨大!”此外,之前興業證券房地產團隊還曾關注過行業內上市公司魯商發展轉型醫美的相關情況。事實上,從2019年年底以來,各券商針對魯商發展所發布的研報中,“化妝品”“醫美”一直就是關鍵詞。

無獨有偶,西南證券地產團隊在今年5月16日發布了一篇有關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蘇寧環球的公司深度研究報告,其中的主要推薦邏輯為:公司將醫美產業作為核心戰略轉型方向。中信建投房地產團隊最近也針對蘇寧環球發布了一篇類似的研報。

雖然從這些研報來看,蘇寧環球從2016年就開始轉型醫美,不過截至目前仍然還是一家典型的房地產公司。據2020年年報披露,在蘇寧環球全年42.87億的營業收入中,來自房地產的有40.4億,占比高達94%。

零售、紡織服裝、社會服務等行業的分析師過去是“跨界”研究的常客,隨著近年來諸如網紅帶貨、MCN等熱門概念的出現,一些券商的零售、社會服務行業分析師也會快速“轉型”,轉而研究這些風口上的新興行業,而房地產分析師跨界研究醫美則有行業受關注度低被迫“轉型”的意味。這么看來,牛股扎堆的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跨界”研究醫美就顯得不太尋常了。

圖片來源:長城證券食品飲料團隊微信公眾號

今年5月12日,長城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劉鵬針對金達威發布了一篇題為《積極布局醫美領域,打造增長新引擎》的研報。

金達威是全球維生素A、輔酶Q10主要供應商之一,并試圖進軍保健品。根據劉鵬發布的這份研報,金達威逐步開展玻尿酸口服液、軟糖等營養保健食品、玻尿酸醫美系列及NMN面膜、NAD面膜、Q10面膜、玻尿酸系列美容護膚產品的前期開發工作,已有部分產品推出市場。不過從金達威2020年的年報來看,相關醫美產品占公司營收的比例還很低。而在之前近一年的時間內,長城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團隊曾發布了近20篇關于金達威的研報,這些研報均沒有涉及與醫美相關的內容。

對于上述種種行業分析師“跨界”研究醫美的現象,許先生認為:“從我的角度來看,這些分析師覺得這個行業確實是有機會,一個是需求有黏性,還就是醫美這個行業空間足夠大,成長的路徑又可以看得比較長遠,所以他們會盡量往這方面去靠。但是醫美行業的核心公司,他們可能又夠不到,所以如果自己研究的行業里面有一些邊緣的公司正好在轉型做醫美,那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切入進去了。”

據他介紹,由于A股市場有的熱門行業市場機會多,而有些傳統周期性行業的市場機會則偏少,所以券商研究所內部各行業團隊之間對某些熱點行業上市公司的覆蓋存在競爭關系。如果傳統行業分析師要想覆蓋一些熱點行業的上市公司,可能有這樣幾種方式,“第一就是自己行業里面的公司向某個熱點行業轉型,比如有一些房地產公司向醫美行業轉型,房地產行業的研究員正好就可以覆蓋。第二是其他團隊挑剩下的、不想覆蓋的公司,經過內部協調之后,他們這個組覺得公司還可以,愿意覆蓋。另外,如果某個團隊在公司內部的話語權足夠強,那也可以在競爭中占得優勢去覆蓋一些比較熱門的公司、行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股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