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4 20:34:49
◎打開正強股份這份招股書,投資者只能一頁一頁瀏覽,無法通過關鍵詞查找關鍵信息,其背后的用意為何?
◎不管公司的出發點是什么,客觀來看,這種做法加大了社會公眾對招股材料深入解讀和研究的困難
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編輯|文多
“招股書的初心是給投資者看的,結果現在卻變了味,對投資者很不友好。”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王驥躍是在與記者交流杭州正強傳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強股份)招股書(上會稿)時,說出這番話的。作為一家瞄準創業板的公司,正強股份對招股文件進行“加鎖”,以至于投資者只能查看,而不能對內文進行查找和打印,對公眾研讀招股書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王驥躍此前在國內知名機構——華泰證券投行部工作多年,也曾頻頻為行業發聲。而對于正強股份這種對招股書(上會稿)進行“加鎖”的做法,王驥躍也認為不妥,應該批評。
此次IPO,正強股份瞄準的是創業板。目前,創業板實行的是注冊制,注冊制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在充分信披的背后,信息的充分流動和傳播,只有這樣才能讓公眾,充分理解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然而,正強股份似乎并不這樣想,在其披露的招股書(上會稿),進行了大量的人為設置限制,被重重“加鎖”。

圖片來源:截圖
4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深交所官網上,下載了正強股份的招股書(上會稿)。這份招股書的PDF版本文件達到了164兆,相比之下,一般公司的招股書都只有10多兆、甚至是幾兆。
打開正強股份這份招股書,投資者只能一頁一頁瀏覽,無法通過關鍵詞查找關鍵信息,更不用說復制和粘貼任何信息了,即使想要打印出來,也是不允許的。
正強股份明知道招股書是給公眾投資者看的,反而設置障礙,其背后的用意為何?4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并發送采訪問題至正強股份方面,均未獲回復。
事實上,正強股份這種近乎于干擾信息披露的手段,在圈內并不是秘密。不過,其他的擬IPO公司往往只做一點簡單的限制,比如不允許復制和粘貼(但是可以查找)等。這種簡單的“鎖定”限制,只要通過一些軟件進行簡單處理后,便可以恢復。
而正強股份的問題在于,因其“鎖定”手段復雜,通過軟件已經無法解鎖,必須通過一些付費手段才能解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咨詢相關服務發現,要付費幾百元,才能實現可查找、可復制、可粘貼的功能。
“正強股份這份招股書(上會稿)應該先是將其圖片化,然后再將其PDF化。”王驥躍向記者表示。
正強股份對招股書(上會稿)做出的限制,加大了社會公眾對招股材料深入解讀和研究的困難,并使得信息披露中如果隱含了風險亦更難暴露。這是否符合創業板注冊制的精神?
一位投行人士認為,正強股份這份對外的招股書(上會稿)絕對不敢擺在監管的案頭。實際上,擬IPO企業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招股書都是Word版,而且肯定是可以查找。“因為審核員也是要通過查找功能來進行搜索”。
正強股份為何要這么干?王驥躍認為,這可能是為了給一些媒體、自媒體以及寫舉報信的人制造一些障礙。他建議,監管部門應該對招股書的信披格式提出更為細致的要求,特別是在實施注冊制的創業板和科創板,“此風不可長”。
“對于招股書的信披格式,深交所是有相關規定的,但應該沒有規定到那么細致。”一位接近深交所的人士表示,也可能是顯示問題。
沖刺創業板的正強股份,在招股書(上會稿)中處處設限。而這背后,正強股份自身實力,也相對不夠硬。
正強股份位于杭州,主要生產十字軸萬向節總成等汽車零部件產品。在杭州,萬向集團旗下的萬向錢潮(000559.SZ)是其競爭對手。
去年,正強股份的營收不到3億元,而行業龍頭萬向錢潮營收約109億元,正強股份連后者的零頭都不到。去年,體量是正強股份幾十倍的萬向錢潮,營收實現了正增長,反而正強股份營收連年下滑。2019年和2020年,正強股份營收分別下滑了4.5%和7.55%,歸母凈利潤基本也是止步不前(如下圖)。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上會稿)截圖
4月16日,正強股份將接受創業板上市委的審議。在營收連續兩年下滑的情況下,正強股份是否符合“高成長性創新創業公司”的創業板定位呢?
除面臨業績疲軟的風險外,今年2月,正強股份前五大內銷客戶之一的四川綿陽三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綿陽三力),還因為污水排放超標被當地監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一個月的處罰。
綿陽三力是正強股份的重要客戶,近年來,綿陽三力每年為正強股份都貢獻了1300萬元以上的收入。綿陽三力被當地環保部門限制生產,對正強股份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圖片來源:綿陽市生態環境局官網下載文件截圖
此次IPO,正強股份前后經過了多輪問詢,包括公司技術的先進性、與競爭對手萬向錢潮的競爭對比以及公司毛利率等諸多問題。
正強股份在回復中稱,自身具有技術研發、專業化和規模化生產的優勢。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其營收規模不足萬向錢潮的零頭,且萬向錢潮去年營收還在增長,而正強股份營收已連續兩年下滑。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