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追究失信責任 讓經營貸回歸“經營”本質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1 09:38:38

無論是為了控制樓市“灰犀牛”,還是為了金融資源的公平配置,經營貸違規使用的積弊都應該被立即革除,收回貸款是重要的第一步,但對破壞合約的不誠信行為還應有其他懲戒措施:如享受了優惠利率,當退還這部分優惠;對于違約主體,還應計入征信報告,限制其獲得金融支持的能力。當套利者的潛在風險大于潛在收益,套利空間自然也不再存在,經營貸方能真正回歸到“經營”本質。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近日,“500萬元經營貸因違反貸款用途被提前收回”的報道引發極大關注。報道稱,一份歸屬地為上海的《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顯示,由于被查出“未按約履行借款合同第四條貸款用途的相關約定”,一股份制銀行宣布一筆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在3月底之前歸還全部貸款本息。若未在限定時間內歸還,將構成逾期并產生罰息。

沒按照約定使用貸款,那就是違約,銀行本就該收回貸款,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如此簡單的邏輯,在現實世界中卻并不是總能奏效——經營貸挪用于炒房在實際情況中確實存在,此前也有媒體多次進行報道,但銀行直接收回貸款的案例還是首次公開。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對銀行來說,約定貸款用途是為滿足風險控制和監管要求,但最終真正考核的是貸款能否按時收回本息、貸款分類是否正常,對很多極為分散的小額貸款來說,要真正厘清每筆貸款、每一元錢的用途成本很高、難度很大,如果還要收回不符合規定的貸款,就意味著損失已有的收入,造成部分資金閑置,對銀行來說也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具體到經營貸,這類貸款主體多為個人和小微企業,通常都需要足值的抵押品,銀行只要做好了抵押品管理就等于守住了風險底線,本該更為重要的第一還款來源(利潤或現金流)反而成了次要指標。無論是貸款從借款人賬戶出去,經過他人/企業在其他銀行的賬戶過手一遍,或是通過“注冊殼公司-民間借貸全款買房-房產抵押給銀行做經營貸-貸款用于償還民間借貸”這樣的操作,銀行都很難掌握貸款的具體流向。

房產是過去20年表現最好的大類資產,以至于炒房被不少人視為穩賺不賠的買賣。但房產價值大,交易環節成本高,只有配合較高的杠桿放大收益,才能獲得理想回報,所以歷來房產調控都離不開金融調控的配合。除了常規的首付比例、差異化利率等手段,去年以來,房抵貸、經營貸、消費貸等也被多地納入嚴監管范疇,比如今年1月,上海銀保監局明確要求,轄內銀行要倒查半年相關業務,對去年6月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全面自查,并首次公開提出攔截機制,而這一政策也被視為上述貸款被收回的大背景。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表示,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問題還是泡沫比較大,是金融體系最大灰犀牛。

去年疫情期間,為了支持實體經濟,不少銀行推出了低息的經營貸產品,一些地方則推出了經營貸貼息政策,優惠后的經營貸年利率低至3.8%左右,而房貸利率普遍在5%以上,低息經營貸流入樓市本質上是對公共資源的掠奪。無論是為了控制樓市“灰犀牛”,還是為了金融資源的公平配置,經營貸違規使用的積弊都應該被立即革除,收回貸款是重要的第一步,但對破壞合約的不誠信行為還應有其他懲戒措施:如享受了優惠利率,當退還這部分優惠;對于違約主體,還應計入征信報告,限制其獲得金融支持的能力。當套利者的潛在風險大于潛在收益,套利空間自然也不再存在,經營貸方能真正回歸到“經營”本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