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基協報告:63.7%的基金個人投資者信賴基金,超4成會在大盤下跌時購買基金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0 08:17:33

每經編輯|周宇翔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官方微信3月9日消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近日發布《2019年度全國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報告稱,基于對5萬多名基金個人投資者的調查顯示,63.7%的投資者信賴基金,40.2 %的基金個人投資者會在大盤下跌時購買基金,上述2項數據較2018年、2017年均有明顯上升。

以下為全文:

自2007年起,中國證券業協會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證監會的指導下組織開展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調查工作,至今已進入到第十三個年頭。在行業機構的支持與配合下,開展編撰《全國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收集了諸多詳實有效的數據信息,為促進行業監督管理和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協會通過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獨立基金銷售和基金代銷機構等154家會員單位向基金個人投資者,及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保險機構、商業銀行、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發放調查問卷。較往年相比,本報告增加公募基金機構投資者篇章,主要從機構投資者類型、機構的資金規模以及投資品類、機構投資策略、機構投資周期、機構投資風格以及市場互動方式等方面開展分析,填補了機構投資者投資公募基金調研分析的空白。

該報告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我國公募基金投資者全樣本客觀基礎數據。第二部分包括我國公募基金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抽樣調查結果。

個人投資者客觀基礎數據來源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公募基金投資者的登記數據和基于基金交易形成的交易數據。該數據分別從場內和場外市場兩個維度,刻畫了我國公募基金市場投資者的全貌。具體統計指標包括,場內外各類別投資者的總數量、持倉額、交易總額、交易活躍度、投資基金種類及市值大小等持倉情況。對于自然人投資者,我們進一步統計了投資者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投資經驗等。

個人投資者調查中共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個人背景資料、金融資產及配置情況、基金投資以及配置情況、基金投資者教育。與往年不同的是,《公募基金個人投資者投資狀況調查(2019年度)》題目數量由100道縮減為52道,內容更加聚焦基金投資配置及收益情況,首次對基金個人投資者基金總體收益、投資決策方式、止損/止盈策略展開分析比較,對客觀理解與認識個人投資者選擇公募基金的標準進行了精準畫像。

課題組采取分層抽樣的統計方法,對每一家參與調研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按照投資者的年齡(16(含)-30歲、30(含)-45歲、45(含)-60歲、60歲及以上)和性別(男、女),將該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資者分成8個抽樣層(4*2),然后在每一個抽樣層中進行簡單隨機抽樣。根據參與調研的基金個人投資者的回答,課題組計算每個抽樣層樣本的選項比例,然后以屬于每個抽樣層的基金個人投資者賬戶數量作為權重,對選項比例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基金個人投資者選擇各個選項比例。課題組收到了來自114家會員機構提供的基金個人投資者賬戶數據及75610份樣本調查問卷。但由于少數機構未提供準確的總體客戶數據,無法計算抽樣權重,最終使用問卷樣本數量為51430份。在此統計數據的基礎上,課題組完成了《公募基金個人投資者投資狀況調查(2019年度)》分析報告。本次回收的問卷中包括1143份來自螞蟻金服平臺投資者的問卷。考慮到螞蟻金服作為互聯網基金銷售普惠性的重要代表,課題組針對螞蟻基金與樣本總體數據具有一定差異的信息進行了分析比對。

個人投資者畫像:從投資者受教育程度來看,與2018年和2017年調查結果相比,高學歷投資者比例有所提高。53%的基金個人投資者在學校中接受過與金融相關的教育。螞蟻基金投資者學歷水平略低于總體情況,螞蟻基金的客戶接受金融教育的水平也相對更低。從投資者收入情況來看,螞蟻基金的客戶年收入水平較樣本數據(傳統基金直銷客戶和代銷渠道客戶)整體偏低。從金融投資的年限來看,2019年投資者整體投資年限比2018年更長。

金融資產配置情況:近四成投資者金融資產規模超過50萬。2019年度投資者的金融資產規模數據與2018年和2017年相比基本一致。螞蟻基金金融資產規模主要呈現規模小的特征,金融資產總規模小于5萬的個人投資者占比為44.6%,所占比重最高。有93.2%的投資者投資了兩到三類金融產品。2019年數據表明,投資者關注收益率的比重明顯下降,或將側面證明我國投資者教育工作初現成效,價值投資與長期投資理念漸入人心。

基金投資及配置情況:32.8%的基金個人投資者將“獲得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作為最重要的投資目的,其次有25.6%和22.9%的投資者投資公募基金的首要目的是分散投資風險與養老儲備。近八成的個人投資者以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作為主要交易方式。28%的基金個人投資者最主要的基金購買品種是股票型基金。更多的投資者選擇信任基金,更多的投資者認為基金具有優勢。根據調查問卷數據顯示,63.7%的投資者信賴基金,并將繼續以基金投資為主,相比2018年的48.8%和2017年的38.9%有顯著上升。40.2 %的基金個人投資者會在大盤下跌時購買基金,比2018年的34.8%上升了5.2個百分點,比2017年上升了16.6個百分點。

投資者教育情況: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迭代升級,投資者偏好的教育形式由線下轉移為線上方式。近六成個人投資者希望了解到場內貨幣基金、REITs ,MOM基金、FOF基金、量化中性基金的深度信息。隨著科創板紅利的逐步釋放,個人投資者參與意愿高漲。36%的基金個人投資者最希望了解我國養老理財產品介紹及購買信息。

機構投資者調查共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機構投資者類型、機構的資金規模以及投資品類、機構投資策略、機構投資周期、機構投資風格以及市場互動方式。課題組收到了來自72家基金機構投資者的數據。經核查,最終使用問卷樣本數量為63份。根據《基金機構投資者投資情況調查(2019年度)》分析報告,2019年度基金機構投資者主要呈現以下特征:

公募基金機構投資者主要以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為主,主要投向二級市場債券、股票以及公募基金。機構投資者投資策略主要是固定收益、絕對收益和權益類相對收益,而另類投資和非標投資策略占比較少;超過五成機構投資者持有單只公募基金的期限在半年到兩年之間。此外,機構投資者主要通過基金經理投資能力、基金管理人綜合實力以及產品收益率等方面篩選基金產品。95%的機構投資者基于國內宏觀經濟預期進行研判,同時面對風險釋放、大幅下跌時主要采取份額贖回的應對措施。

此項工作得到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等證監會系統內單位的大力支持,為基金投資者客觀基礎數據統計分析、拓展調查問卷發放渠道及完善調查問卷內容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與幫助。

本報告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廖理主持,具體由陽光互聯網金融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偉強團隊負責編撰工作。雖然本報告已廣泛征求行業機構、高校專家學者和協會相關部門的意見與建議,但仍有諸多不足之處。敬請諸位讀者批評指正。

【聲明】本報告統計結果僅基于有效樣本,相關結論不宜引申為對全部投資者的判斷。本報告首發于www.amac.org.cn,所有版權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AMAC)所有,AMAC保留所有權利。對本報告全文或部分內容的任何轉載、引用或再次傳播須注明來源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AMAC)。AMAC不對任何片面、不當引用或延伸性結論負責。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二〇二一年一月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