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31 19:00:24
每經編輯|畢陸名
1丨我國將研究制定重大市場風險沖擊應對預案
每經AI快訊,1月31日,中辦、國辦印發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31日公布。根據方案,我國將加強對大宗商品、資本、技術、數據等重點市場交易的監測預測預警,研究制定重大市場風險沖擊應對預案。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提高通過大數據等方式認定競爭違法行為、預警識別市場運行風險的能力,強化市場預期管理。(新華視點)
2丨整點投資 | 88只業績大增個股遭機構席位搶籌
自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間的龍虎榜當中,506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其中247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狀態,機構凈賣出個股有259只。機構凈買入超過億元的個股達48只,凈買入前三名分別是牧原股份、云南白藥、華友鈷業,機構資金流入凈額分別是6.76億元、6.66億元、5.32億元。
在1031只2020年大幅增長(增幅在五成及以上)的個股中,自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間機構凈買入的共有88只,其中凈買入金額最大的個股有:牧原股份年度凈利潤增長357.94%,機構凈買入6.76億元;華友鈷業凈利潤增長880.76%,龍虎榜機構資金凈流入5.32億元;酒鬼酒業績同比增長58.6%,機構凈買入4.69億元。
另外,機構青睞的績優個股自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間市場表現不俗,*ST江特漲幅達155.39%,跑贏大盤154.48%,天齊鋰業上漲126.74%,超過大盤125.84%。(數據寶)
3丨央視財經評論:基金投資正本清源對資本市場有利
每經AI快訊,1月31日,央視財經評論指出,任何一種投資都應建立在理性冷靜的基礎上,當前資本市場上投資基金的狂熱現象值得警惕和深思。有些投資者像炒股一樣炒基金,追漲殺跌,頻繁申贖。許多投資者不了解基金市場,以為投資基金無風險穩賺,甚至能一夜暴富,基金收益好就追捧明星經理,凈值下跌則把基金經理罵上熱搜。有的投資者既不研究產品也不研究基金經理,看到機構和銀行推銷新基金,即跟風追熱點買爆款,今年眾多新發基金成了“日光基”,有些百億規模的新基金被炒到2300多億。盲目狂熱的投資行為不利于基金管理人對產品的管理,也不利于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正本清源,讓市場得以良性循環和健康平穩發展,才是資本市場之福,也是投資者之福。
4丨小米集團:已就相關清單事件起訴美國國防部和美國財政部
每經AI快訊,1月31日,小米集團公告稱,公司于美國東部時間1月29日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起訴美國國防部和美國財政部。本公司認為,上述兩機構在將本公司列入為NDAA認定的「中國軍方公司」的決定中,存在程序不公與事實認定錯誤,為了維護本公司全球用戶、合作伙伴、員工和股東的利益,要求法院宣告該決定違法并撤銷該決定。(e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