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08 22:47:50
從一個最初只有十幾平方米的作坊式工廠,到如今發展成為國內煙標包裝印刷生產的龍頭企業,并成功登陸A股,創立于1983年的東風股份(601515,SH)給我們書寫了一篇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故事。東風股份的成功,得益于公司始終堅守包裝印刷主業。與此同時,公司并沒有墨守成規,而是砥礪奮進、力搏激流,通過“內生+外延“的策略持續推進業務發展。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全產業鏈等優勢保持煙標印刷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并積極拓展非煙標包裝印刷業務;另一方面,公司大力布局大消費領域,實現多元化經營。
今年9月,東風股份更是強勢推出“東風藥包”醫藥包裝產業五年發展戰略規劃(以下簡稱“東風藥包”產業規劃),力爭在醫藥包裝領域做出一番事業。伴隨著對重慶首鍵、常州華健等醫藥包裝企業并購的完成,也宣告東風股份的產業規劃初戰告捷,其“大包裝+大消費”雙輪驅動發展的戰略更進一步。
雙輪驅動格局已成形
東風股份的主營業務為煙標印刷包裝及相關材料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經過30多年來的發展,公司已經成為國內煙標印刷行業的領先企業,也是行業內產業鏈較完整的印刷包裝企業之一。公司目前已建立起覆蓋紙品、基膜、油墨、涂料、電化鋁、鐳射膜、鐳射轉移紙、包裝印刷設計與生產的全產業鏈條。從產品設計、紙品膜品加工、油墨制造到制版、印刷、燙金、模切與成品質檢,公司形成了統一的專業印刷包裝制造體系及生產流程閉環。
近年來,受國家控煙履約政策和各級中煙工業公司降本增效的影響,國內煙標市場規模的增長有所放緩。不過,憑借工藝、研發、設計能力等綜合優勢,且伴隨煙標行業逐步向高環保性、高工藝要求過渡的契機,東風股份通過并購等手段,加強全國范圍內的市場布局,反而穩定并逐步提升了市場占有率。
主業根基穩固,也給了東風股份走出去的底氣和資本。2016年,東風股份開始確立由“印刷包裝產業為核心”向“大包裝與大消費產業雙輪驅動發展”的戰略轉型方向,公司陸續拓展了包括藥包、酒包、食品包裝等在內的其他包裝印刷細分業務。
此外,東風股份在大消費領域也頗有建樹。公司參與發起的消費投資基金業務表現十分優異,浮盈不菲。2015年,公司投資開展乳制品業務,到2018年公司乳制品業務產業鏈已初步成型;2019年度,公司乳制品業務銷售收入達到1.56億元,同比增長13.80%。同時,東風股份還拓展了各類功能膜產品業務,基膜業務也呈現出明顯的增長勢頭。
藥包業務已成業績發力點
回頭來看,東風股份對藥包產業的布局堪稱是公司經營上畫龍點睛之舉。醫藥包裝行業是印刷包裝行業的細分領域,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我國逐漸成長為較大的新興醫藥市場體,醫藥包裝產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
去年4月,東風股份完成對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75%股權的收購。貴州千葉是一家專注于生產PVC硬片、固體和液體藥用瓶等藥包材料的企業。在東風股份看來,公司通過此次收購快速切入醫藥內包材行業,逐步探索完善在醫藥包裝細分領域內的整體布局,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大包裝產業板塊的整體規模及市場競爭力。
在將貴州千葉納入麾下后,東風股份利用自身的產業、資源、資本優勢,給貴州千葉的發展予以強大賦能。2019年,貴州千葉實現營收17090.16萬元,凈利潤1744.25萬元。而今年上半年,貴州千葉實現營收9838.47萬元,實現凈利潤2030.16萬元,同比大幅增長。
對于藥包業務,東風股份雄心不止于此。今年9月上旬,公司發布“東風藥包”產業規劃,在未來五年內要力爭成為中國醫藥包裝領域綜合性的龍頭生產企業,覆蓋國內外頭部醫藥企業客戶不低于20家,至2024年公司醫藥包裝產業營業收入不低于12億元,且營業收入規模占比不低于公司合并報表營業收入的25%,凈利潤不低于1.2億元。
對于如何實現“東風藥包”產業規劃,東風股份也給出了具體路徑,包括打造醫藥包裝事業戰略發展平臺、統籌資本規劃、投資并購等全面舉措。
說到做到,東風股份隨即宣布收購重慶首鍵藥用包裝材料有限公司75%股權以及常州市華健藥用包裝材料有限公司70%股權,與前期完成并購的貴州千葉形成合力,進一步做強做大公司的藥包業務板塊。目前,重慶首鍵及常州華健均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納入上市公司旗下,這也預示著“東風藥包”產業規劃邁出了成功的一步。文/江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