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市短短4天、暴漲113%的“最牛轉債”被實控人清倉,投資者炸鍋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4 12:07:30

 每經編輯|畢陸名 趙云    

11月13日晚間,樂歌轉債(123072)被實控人清倉的消息讓持有該債券的投資者炸了鍋。

樂歌股份公告,公司于2020年11月13日收到實際控制人姜藝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麗晶國際的通知,姜藝女士、麗晶電子、麗晶國際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采用集中競價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樂歌轉債共計30萬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21.27%。

aa89733b.png

本次減持完成后,公司實際控制人項樂宏先生、姜藝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麗晶國際、聚才投資不再持有“樂歌轉債”。

值得注意的是,實控人如此迅速的“脫身”也引發了市場熱議。有股友在股吧直言:“股東可以這樣減持嗎?難道不違規嗎”,也有網友比較悲觀,稱“滿倉240元還有機會嗎,有多少難兄難弟240元左右的”。

2ca9abad.png

截至13日收盤,樂歌轉債報213.333元/股、下跌7.25%。

37fff8a1.png

d918a939.png

實控人清倉減持樂歌轉債

樂歌股份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已清倉減持樂歌轉債。公告稱,樂歌人體工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21日向不特定對象發行了142萬張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張面值為人民幣100元,發行總額人民幣1.42億元。其中,公司實際控制人項樂宏、姜藝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寧波麗晶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麗晶電子)、麗晶(香港)國際有限公司(麗晶國際)、寧波聚才投資有限公司(聚才投資)共計配售樂歌轉債896584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63.14%。

11月11日,姜藝及其一致行動人聚才投資減持其所持有的樂歌轉債共計157000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11.06%。

11月12日,姜藝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聚才投資減持其所持有的樂歌轉債共計437562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30.81%。

13日晚間,樂歌股份再度公告稱,姜藝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麗晶國際采用集中競價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樂歌轉債共計302022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21.27%。

減持完成后,項樂宏、姜藝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麗晶國際、聚才投資不再持有樂歌轉債。

公開資料顯示,樂歌轉債于11月10日上市,由樂歌股份發行,發行規模為1.42億,債券評級為A+,債券年限為6年,2026年10月21日到期。

值得一提的是,樂歌轉債迎來多日暴漲后,監管已適時出手。深交所13日通報,11月9日至11月13日,共對38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對多日漲跌幅異常的“智慧農業”“樂歌轉債”持續進行重點監控,并及時采取監管措施。

d918a939.png

存在較大估值風險

11月10日,剛上市的樂歌轉債開盤大漲30%,觸發深交所盤中臨時停牌新規,停牌至14時57分。當日僅三筆成交便將收盤價格封于132元的高位。

11月11日,樂歌轉債再度在開盤后迅速觸發“20%漲幅”臨停線,并在復牌后一度沖擊30%漲幅,最終全天收漲18.94%。

11月12日,樂歌轉債開盤后延續上漲,兩次臨停后,14時57分復牌的樂歌轉債價格在短短三分鐘內一路走高,最終收報230元,全天漲幅達46.50%,成交金額超38億元。

截至13日收盤,上市四天,樂歌轉債累計上漲113%。

a701536f.png

與轉債相反,正股樂歌股份卻節節走弱。截至13日收盤,報52.83元/股,市值73.38億元,4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下跌14.58%。

2ed3cde2.png

樂歌轉債炒作跡象明顯,公司隨即公告警示風險。

樂歌股份11月12日晚公告指出,11月12日,“樂歌轉債”日收盤價為230元,當日漲幅為46.50%,自2020年11月10日至公告披露日,累計漲幅為130%,轉股溢價率達207.04%,均處于較高水平。當日成交量為207.2萬手,換手率高達1459.24%,處于交易異常狀態。依據相關規則,可轉債交易不設置漲跌幅限制,可能存在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樂歌股份表示,資本市場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市場,公司可轉債價格可能受到來自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金融市場流動性、資本市場氛圍、短期技術指標、投資者心理等因素影響。通常情況下,股票價格與其可轉債價格高度正相關,且不存在超高溢價率的情況。近期,“樂歌轉債”價格較大偏離與公司股價之間的關聯,存在較大的估值風險。“樂歌轉債”的價格較高,主要系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流通量較少,可轉換公司債券價格易受市場資金影響。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畢陸名?趙云?肖勇 王嘉琦

校對|何小桃

c86dae8f.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市公司公告、市場數據等

91152e7a.p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1月13日晚間,樂歌轉債(123072)被實控人清倉的消息讓持有該債券的投資者炸了鍋。 樂歌股份公告,公司于2020年11月13日收到實際控制人姜藝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麗晶國際的通知,姜藝女士、麗晶電子、麗晶國際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采用集中競價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樂歌轉債共計30萬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21.27%。 本次減持完成后,公司實際控制人項樂宏先生、姜藝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麗晶國際、聚才投資不再持有“樂歌轉債”。 值得注意的是,實控人如此迅速的“脫身”也引發了市場熱議。有股友在股吧直言:“股東可以這樣減持嗎?難道不違規嗎”,也有網友比較悲觀,稱“滿倉240元還有機會嗎,有多少難兄難弟240元左右的”。 截至13日收盤,樂歌轉債報213.333元/股、下跌7.25%。 實控人清倉減持樂歌轉債 樂歌股份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已清倉減持樂歌轉債。公告稱,樂歌人體工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21日向不特定對象發行了142萬張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張面值為人民幣100元,發行總額人民幣1.42億元。其中,公司實際控制人項樂宏、姜藝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寧波麗晶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麗晶電子)、麗晶(香港)國際有限公司(麗晶國際)、寧波聚才投資有限公司(聚才投資)共計配售樂歌轉債896584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63.14%。 11月11日,姜藝及其一致行動人聚才投資減持其所持有的樂歌轉債共計157000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11.06%。 11月12日,姜藝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聚才投資減持其所持有的樂歌轉債共計437562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30.81%。 13日晚間,樂歌股份再度公告稱,姜藝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麗晶國際采用集中競價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樂歌轉債共計302022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21.27%。 減持完成后,項樂宏、姜藝及其一致行動人麗晶電子、麗晶國際、聚才投資不再持有樂歌轉債。 公開資料顯示,樂歌轉債于11月10日上市,由樂歌股份發行,發行規模為1.42億,債券評級為A+,債券年限為6年,2026年10月21日到期。 值得一提的是,樂歌轉債迎來多日暴漲后,監管已適時出手。深交所13日通報,11月9日至11月13日,共對38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對多日漲跌幅異常的“智慧農業”“樂歌轉債”持續進行重點監控,并及時采取監管措施。 存在較大估值風險 11月10日,剛上市的樂歌轉債開盤大漲30%,觸發深交所盤中臨時停牌新規,停牌至14時57分。當日僅三筆成交便將收盤價格封于132元的高位。 11月11日,樂歌轉債再度在開盤后迅速觸發“20%漲幅”臨停線,并在復牌后一度沖擊30%漲幅,最終全天收漲18.94%。 11月12日,樂歌轉債開盤后延續上漲,兩次臨停后,14時57分復牌的樂歌轉債價格在短短三分鐘內一路走高,最終收報230元,全天漲幅達46.50%,成交金額超38億元。 截至13日收盤,上市四天,樂歌轉債累計上漲113%。 與轉債相反,正股樂歌股份卻節節走弱。截至13日收盤,報52.83元/股,市值73.38億元,4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下跌14.58%。 樂歌轉債炒作跡象明顯,公司隨即公告警示風險。 樂歌股份11月12日晚公告指出,11月12日,“樂歌轉債”日收盤價為230元,當日漲幅為46.50%,自2020年11月10日至公告披露日,累計漲幅為130%,轉股溢價率達207.04%,均處于較高水平。當日成交量為207.2萬手,換手率高達1459.24%,處于交易異常狀態。依據相關規則,可轉債交易不設置漲跌幅限制,可能存在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樂歌股份表示,資本市場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市場,公司可轉債價格可能受到來自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金融市場流動性、資本市場氛圍、短期技術指標、投資者心理等因素影響。通常情況下,股票價格與其可轉債價格高度正相關,且不存在超高溢價率的情況。近期,“樂歌轉債”價格較大偏離與公司股價之間的關聯,存在較大的估值風險。“樂歌轉債”的價格較高,主要系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流通量較少,可轉換公司債券價格易受市場資金影響。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畢陸名趙云肖勇王嘉琦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市公司公告、市場數據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