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深度

每經網首頁 > 深度 > 正文

“萬億”邊緣的佛山,能否憑日企突圍?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9 21:26:44

今年頻繁因日企“出圈”的佛山,不出意外地亮相于一場名為“中日先進技術交流對接會”的論壇。在同場推介的無錫、威海等城市面前,佛山向在場日企傳遞一種信號:在大連、上海等老牌日企高地之后,佛山正在成為新的“入局者”。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進博會上,今年頻繁因日企“出圈”的佛山,不出意外地亮相于一場名為“中日先進技術交流對接會”的論壇。

佛山商務局副局長伍慧英在現場進行了長達20分鐘的推介,全日文的推介詞讓她的介紹顯得誠意頗足。

在同場推介的無錫、威海等城市面前,她向在場日企傳遞一種信號:在大連、上海等老牌日企高地之后,佛山正在成為新的“入局者”。

不久前,佛山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佛山GDP同比下降2.3%,仍未能實現轉正,令人為這座去年剛踏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捏一把汗”。

如今,加強與日企對接,能否為佛山帶來新的轉機?

日企新高地

△本田金屬技術(佛山)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佛山新聞網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復上海、蘇州、天津、青島、大連、成都等6座城市建設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在外界看來,這是目前已經落地的有關中日合作最高級別的合作載體。

7月,“老玩家”大連展開一波“攻勢”。本田與東軟集團投資3億元人民幣的合資企業在大連投入運行,負責開發車外通信的互聯汽車服務。加上多個正在推進中的中日合作項目,《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認為,與日本聯系緊密的大連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而作為新入局者,佛山則在多個層面上均表現出對日合作的積極態度。

8月,一場名為“2020年日本企業走進粵港澳大灣區(佛山)投資說明會”舉行。當天,與日資相關的四大項目舉行簽約儀式,總額約10億元人民幣。《南方日報》對此評價,佛山作為日企投資高地正在崛起。

數據更能說明問題。據伍慧英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日本對佛山市實際投資4.16億元,同比增長了1.8倍,對比今年上半年1.44倍的增幅,增長勢頭進一步擴大。

而根據佛山海關公布的數據,在同期佛山進出口總額下降4.7%的同時,佛山、日本雙方實現進出口總值196.7億元,增長12.2%。

伍慧英認為,今年兩地經貿合作的上升勢頭,源于長期的合作基礎。自上世紀90年代第一家日本企業進駐佛山以來,日本對佛山直接投資項目超過200家,投資總額超50億美元。

而對于日本企業,佛山專門在多個政府部門選用懂日語、懂日企的工作人員,伍慧英正是其中一員——這帶來的一個效果是,今年多個日本新項目為佛山已落地項目的增資項目。

不僅如此,一些新的合作風向也在文化層面出現。

今年9月,一條“打版”東京歌舞伎町一番街的“佛山版日本一番街”突然在網上走紅,讓人極易聯想到去年大連開街的“京都風情街”。盡管兩條街幾乎“照搬”日本街道的做法尚有待商榷,但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佛山對日合作的熱情,正深入到當地更廣闊的市場當中。

伍慧英指出,盡管目前佛山與大連、上海等城市在對日合作上還有一定距離,但相較于這些得益于地理位置接近的城市,來自市場的大量需求,正在推動其以新的形象進入日企的視野。

進一步“抱緊”廣州

△廣佛總體發展空間格局示意圖 圖片來源:《廣佛同城化發展規劃(2009-2020)》

居于中國東南側的佛山,為何對遠在亞洲東北角的日本如此青睞?一個原因在于,日企為佛山進一步“抱緊”廣州提供了可能。

前不久,廣佛同城全球聯合招商機制啟動大會舉行,簽署《關于建立廣佛同城全球聯合招商工作機制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兩市將根據各自產業基礎和發展重點,依托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協同開展先進裝備制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的互補招商。

據伍慧英分析,在落戶佛山的日企中,不少是汽車及其零配件制造和配套企業,其選擇佛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能夠與廣州的汽車制造業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關系。

比如,今年新簽約和增資的項目中,愛杰旭汽車玻璃(佛山)有限公司為日本AGC株式會社在中國投資的第二家全資汽車玻璃制造工廠,即將啟動二期工廠建設;本田汽車用品(廣東)有限公司亦將在佛山建設第三工廠,并定位為“本田改裝車的發源地”。

廣州對汽車業的再發力為日企加碼佛山提供了機會。

今年3月,廣州發布《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提出將通過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汽車加快更新換代、營造汽車消費環境等方面,拉動汽車行業總產值超過200億元;8月,廣州進一步發布《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并提出萬億汽車產業總體規劃藍圖。

注意到這一趨勢,伍慧英也提到,佛山在吸引日企時,廣佛同城的政策是重點推介的內容。“比如開通10年的廣佛地鐵、廣佛兩地‘政務同城化’政策等等。”她舉例說道。

換句話說,對日合作的背后,也是佛山在大灣區背景下,“廣佛極點”定位的進一步深化。

就在9月,廣州市和佛山市攜手編制的《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出爐,首次“官宣”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的具體內容;

而就在不久前,廣佛第二地鐵也對外露出了冰山一角——隨著佛山更多地區被納入同城化當中,廣佛“超級城市”的下一個十年也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身處“萬億”邊緣

△愛三(佛山)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佛山新聞網

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實現GDP7483.98億元,同比下降2.3%,其中,僅第三產業增加值由降轉升,同比增長0.2%,而占比最大的第二產業增加值仍下降4.0%。

在增速基本回正的萬億級城市中,這一成績單難言“好看”;而面對一眾準萬億城市的虎視眈眈,去年剛邁入“萬億俱樂部”門檻的佛山,似乎又增加了幾分今年再度跌出這一行列的隱憂。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

縱觀今年佛山的經濟表現,外貿一度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在疫情影響下,佛山第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019.9億,同比大增10.3%,增量貢獻高居全省第一,其中,出口增長47.7%。

據當地媒體分析,佛山作為家電產業重鎮,格蘭仕等民營家電企業在疫情陰霾下實現了海外訂單的逆勢上升,加之跨境電商等政策的加持,為佛山站上國際舞臺帶來了一線生機。

這也說明,佛山的進退,有賴于廣大民營經濟的進退。

伍慧英給出的一組數據也可以作證:目前,佛山有超過80萬的市場主體,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六成以上的GDP、七成以上稅收、八成以上的工業增長率和九成以上的企業數量。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曾分析指出,佛山的本土民營企業很多,要想保持萬億,首先要讓這些民營企業活下來,先解決生存問題。

但同時,佛山傳統產業比重較大,歷來支柱產業靠家電、服裝、陶瓷等,整體的產業結構處在轉型升級階段,新的業態、產業和技術尚未成形。經濟復蘇以后,還是要加快轉型升級力度,培育高技術產業。

對日合作的另一個目的,在于通過引進“外援”,推動本地產業向高端發展。

伍慧英發現,越來越多聚焦自動化、數字化的企業也開始對準佛山,推動佛山整體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這種變化突出體現在南海的日本中小企業園中——

以汽配業為基礎,日資企業不斷在此探索不同領域合作的可能性,并形成了以新材料為核心的新核心產業。日本中小企業在智能化轉型、工業互聯網方面的探索,也反過來推動了本地中小企業的新嘗試。

事實上,佛山此前就曾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形成兩個超萬億元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到2025年要培育形成兩個超5000億元、四個超3000億元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從傳統“專業鎮”模式脫胎,佛山面臨的挑戰并不小。

疫情之下轉型壓力加劇,對于佛山來說,這或許正是一次被動的“刮骨療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佛山 日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