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1 20:19:58
每經編輯|鄭直
今年3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的巡視整改進展情況顯示,國家電網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網友熱議。




而在昨日(8月10日),這項改革決心終于“落地”,曾經的“地產界黑馬”,國家電網旗下開展房產物業業務的全資子公司魯能集團宣布被整體劃歸中國綠發。
魯能集團被劃歸至中國綠發
8月10日,魯能集團官網發布消息稱,根據國資國企改革有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持有的魯能集團(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將整體轉劃至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綠發)。
據了解,中國綠發是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參股投資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劃轉后,中國綠發注冊資本金擬調增至400億元。中國綠發的經營范圍有投資及投資管理、房地產開發、酒店管理、物業管理等業務。

魯能集團官網截圖
魯能集團官網稱:“劃入中國綠發,有利于繼續發揮公司發展積累的管理、人才和市場等優勢,在保持職工隊伍穩定基礎上,通過改革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對于更好地發揮國有資本作用,推進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產生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目前在魯能的官網上,其公司簡介已經變為“是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8月10日晚間,魯能集團旗下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天津廣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也發布公告稱,魯能集團持有廣宇發展總股本的76.13%,本次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后,該公司將成為中國綠發下屬上市公司,魯能集團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廣宇發展公告截圖
突然隕落的地產界黑馬
說起“魯能”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首先會想到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
但其實,魯能集團于2002年成立,主營業務包括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文旅地產、及綠色能源。
官網介紹,魯能布局全國23個省市區,累計開發建筑面積1300萬平米,為30萬業主提供服務。其業務重點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和濟青、成渝、華中、海西、海南等五大區域中心。
在濟南的山東魯能亙富開發有限公司,資產規模巨大,在濟南有多個地產項目,比如魯能領秀城、魯能泰山七號等。

圖片來源:魯能集團官網
2015年,為推廣海南新項目“文昌山海天”,魯能還邀請著名球星貝克漢姆擔任戰略合作伙伴及形象大使。
2017年最巔峰的時刻,魯能銷售業績達到893億,在克而瑞發布的2017年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上,排名躍居第21名。然而在此之后,正當大家期待魯能地產沖進千億目標之時,魯能就未再公布任何房地產銷售數據。
2018年,魯能地產與廣宇發展重組,持有廣宇發展76.13%的股份。魯能的部分地產資產得以實現借殼上市,但遺憾的是,重組后的廣宇發展表現得并不理想,甚至有點“凄慘”。
今年3月17日,廣宇發展發布一則公告稱,旗下附屬子公司南京廣宇、南京硅谷、蘇州廣宇,向控股股東魯能尋求1.5億元財務資助。而在這則公告中,也透露出了魯能近3年的成績單。
893億之后,魯能銷售業績一路下滑,2018年的營收已對半折損到491.87億,凈利潤45.21億。2019年繼續下滑,上半年營收僅126億,同比下降33.46%;凈利潤22.68億,同比下降21%。
央企“退房令”早已發布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就發布了《中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關于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其中表示:“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堅守電網主責主業,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堅決按期完成深化集體企業改革任務。”
國家電網是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其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公司注冊資本8295億元,資產總額3.93萬億元,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
除電網主業外,目前國家電網的房產物業業務由魯能集團和國網中興公司承擔,控股1家上市公司天津廣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住宅產品開發、商業地產項目開發運營以及物業管理服務。
2010年,為規范央企大規模進軍房地產業的現象,國資委發布“退房令”,要求央企全面退出房地產,僅保留16家央企的房地產主業資質。次年,又有5家央企獲準保留這一資質,魯能集團就在此列。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記者:王佳飛)、北京日報、樂居財經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