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24 20:09:04
每經編輯|王曉波
據“海關發布”微信公號消息,6月24日,上海海關召開“6.26”國際禁毒日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近期上海海關查獲的五大毒品走私案。
圖片來源:海關發布
在發布會上,上海海關緝私局副局長李清通報了上海海關禁毒工作整體情況。今年上半年立案偵辦走私毒品案件34起。李清副局長介紹:“今年我關查獲的毒品案件主要增長點來自于精神類和麻醉類藥品以及大麻類制品,涉及海洛因、可卡因等傳統毒品類案件有明顯的回落。”
五大毒品走私案:
1、棉服內膽混藏毒品案
2019年7月31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通過高風險篩查法鎖定一名從津巴布韋經埃塞俄比亞入境的白俄羅斯籍旅客。在對其攜帶的行李箱開箱檢查時,發現內裝4件類似款式的棉服外套。因時值仲夏,攜帶多件棉服入境較為可疑,遂對棉服作進一步拆解檢查。拆開4件外套的夾層后均發現可疑粉末,經現場毒品滴定管測試,呈陽性反應。后經鑒定上述粉末為可卡因2011.43克。該案系全國海關首次查獲的將可卡因粉末在濕潤狀態封入棉服內膽,再縫制在棉服外套內的走私毒品案件。該走私毒品手法在我國內地亦屬首次查獲。
2、失業人員有償“帶貨”走私毒品案
2019年12月13日,中國香港籍男子吳某從智利利馬出發經法國巴黎轉機飛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境時選走無申報通道。海關關員在其攜帶的兩個行李箱和一個手提包內均發現夾層,內藏白色粉末共7包。經上海市毒品檢驗中心檢驗,均含可卡因成分,重量為4392.17克。吳某稱其失業后在網上看到有償找人帶“珠寶”至中國的招募信息,主動與招募人聯系。在招募人安排下該吳于11月底從上海出發前往秘魯。12月11日,該吳在接到對方交給其的三件裝有“珠寶”的行李后,從利馬出發經巴黎轉機于12月13日飛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當即被抓獲。
3、泰國兩女性親戚共同人體藏毒案
2019年12月20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關員發現自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飛抵上海入境的兩名泰國籍女性形跡可疑,經過現場X光機及浦東新區人民醫院CT檢查,確認其體內有規則顆粒狀可疑物體,遂對該兩名女子采取了刑事拘留強制措施并送至監獄醫院監控排毒,分別排出100粒和98粒毒丸,分別內為793.3克、769.9克,經鑒定均為可卡因。經進一步偵查發現,該兩名犯罪嫌疑人為親戚關系,在泰國曼谷受同一男子指示,在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吞服毒品并欲走私至香港。
4、破獲境外郵寄毒品案
2020年3月12日,上海郵局海關發現由美國寄往上海的國際郵件內藏匿毒品大麻油47支。3月24日,上海海關緝私局抓獲一名前來收取該郵件的烏克蘭籍男子。該男子自稱對郵件內容并不知情,系受一美國籍女性友人委托代收。通過偵查員的勸導,該男子表示愿意配合開展下步工作。3月31日,該男子配合偵查人員再次實施,成功抓獲該郵包實際收件人袁某。
5、毒癮難戒郵寄走私大麻案
2020年4月20日,青島海關緝私局聯合青島流亭機場海關快件現場查獲入境疑似大麻郵包1件,4月24日上海海關緝私局受理該案,并于4月27日在上海市寶山區某小區抓獲實際收件人龍某。該龍稱包裹中的大麻是其購買所得,只因其曾在境外大麻合法化的國家短期居住時吸食過毒品并產生了毒癮,回國后難以戒除,在明知從境外郵寄大麻入境是違法行為的情況下,仍然通過telegram(手機聊天軟件)向境外購買大麻,用于自己吸食。經上海市毒品檢驗中心鑒定,上述疑似毒品確系大麻,重45.55克。
封面圖片來源:海關發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