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民法典繼承編草案——切實尊重遺囑人真實意愿 增加多種遺囑形式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5 23:29:07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    

1985年我國現行繼承法通過以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財產日益增多,因繼承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情形也越來越復雜。

根據我國社會家庭結構、繼承觀念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民法典繼承編草案修改完善了繼承制度,以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促進家庭和睦,推進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我國現行繼承法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這一法律條文意味著如果多份內容沖突的遺囑存在,以公證遺囑內容為準。撤銷、變更公證過的遺囑,必須要遺囑的訂立人再立一個新的公證遺囑。 

為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民法典繼承編草案對遺囑效力規則進行修改,刪除了現行繼承法中關于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僅保留“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的規定,切實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愿。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謝鴻飛指出:“遺囑自由是繼承法的重要理念。如果機械規定公證遺囑優先,在公證遺囑和最后遺囑發生沖突時,可能損害遺囑自由。遺囑應體現當事人的真實意愿。 

此外,為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草案還增加了打印、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草案明確:打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注明年、月、日;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所擁有的財產種類、財產形式日趨多樣,使財產狀態變得不穩定的因素和風險也越來越多。為確保遺產得到妥善管理、順利分割,更好地維護繼承人、債權人利益,避免和減少糾紛,民法典繼承編草案增加了遺產管理人制度。

草案明確了遺產管理人的產生方式、職責和權利等內容。這些具體規定,增強了遺產管理人制度的可操作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民法典 繼承編 遺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