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深度

每經網首頁 > 深度 > 正文

GDP被寧波趕超,無錫“搶人”來得及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3 12:39:19

曾經在經濟總量上壓過南京一頭的無錫,近年情況頗為尷尬。過去的2019年,其被寧波超越,成為長三角萬億俱樂部中的墊底成員。在人口紅利漸退,人才成為城市核心發展力的時代,暫居“鳳尾”的無錫想從人才戰中分一杯羹,該用什么留下人才?

 每經記者|朱玫潔    每經編輯|楊歡

____501608982.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杭州、南京、蘇州等一眾長三角明星城市之后,無錫終于出手“搶人”了。

5月15日,無錫“百企千才高校行”的引才活動在南京啟動。此次無錫整理出首批2.2萬多個崗位,意在吸引青年人才到無錫就業創業。

無錫市長杜小剛表示,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崛起的偉大時代,無錫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青年人才,也更能成就青年人才。

實際上,曾經在經濟總量上壓過南京一頭的無錫,近年情況頗為尷尬。過去的2019年,其被寧波超越,成為長三角萬億俱樂部中的墊底成員。

2019年長三角萬億俱樂部城市GDP排名

在人口紅利漸退,人才成為城市核心發展力的時代,暫居“鳳尾”的無錫想從人才戰中分一杯羹,該用什么留下人才?

沒落的“太湖明珠”

“今后5年,無錫必須習慣于被幾個省會城市一個個超過的過程。”這是不少網友的觀點。

2019年,無錫GDP 11852.32億,排在后面的省會城市鄭州、長沙與其差距均不足300億。而在最新擴容的準萬億城市中,濟南、合肥、福州、西安也在步步緊逼。

2019年部分萬億、準萬億城市GDP數據

現階段,不少省份都在實施“強省會”戰略,舉全省之力發展一個城市,然后再利用該城市拉動全省的經濟發展。在這種發展模式之下,無錫作為地級市,缺乏政策支持,難免有些乏力。

與省會城市相比,不占優勢,在省內,無錫的地位也并不穩固。近段時間,網友討論頗多的一個問題是“5年內,南通有無可能超越無錫”。2019年無錫GDP位居江蘇第三,南通排在其后,GDP相差2468.92億元。

差距不可謂不大,但隨著滬通長江大橋通車在即,昔日與上海隔著“天塹”長江的“難通”,成了“通江通海通上海”的南通。去年,南通建設“上海第三機場”的消息傳出,也讓其提出許久的上海“北大門”形象更為清晰。

南通的頻頻發力,讓省內經濟第一強市蘇州也生出了“不要等追兵踩到了腳后跟再努力”的危機感,更何況是無錫。近段時間,蘇錫兩地都在尋求與南通的合作,先后簽署了關于加強蘇通、錫通跨江融合發展的相關戰略合作協議。

回顧歷史,無錫也曾闊過。在上世紀80年代,無錫是江蘇發展勢頭最好的地級市,牢牢占據著江蘇第一名的位置。且不論省會南京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就連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深圳,都被無錫長期“碾壓”。

有人說,無錫的“轉折”始于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事發后,無錫先后轉移3000多家企業,重要經濟指標遭遇“滑鐵盧”——從2008年到2015年,無錫GDP增幅以年均約1個百分點的速度下滑,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6年在江蘇墊底。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面,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即“國家繁榮最關鍵的因素是其居民數量的增長”。哪里有人氣,哪里就會聚集資源、繁榮經濟、助推發展。

追兵漸近,無錫到了最需要人才的時候。

人才大戰的“后進者”

圖片來源:攝圖網

過去幾年轟轟烈烈的人才大戰,成就了一批熱門城市:2017年的西安,常住人口增加78.5萬;2018年深圳登頂,常住人口增加近50萬;2019年杭州增量達到55.4萬,成為最大贏家。

長三角萬億城市中,寧波、杭州表現突出,2018、2019年年均常住人口增長量在20萬人以上,并且入圍常住人口增量十強。南京略遜,兩年的人口增量也分別達到約10萬、7萬左右。

而蘇錫兩市,尤其是無錫,在這場大戰中,似乎沒占到什么優勢。2018、2019年兩年,無錫常住人口增長均為2萬人上下。這個體量基本也是人口自然增長的水平了。

不同于蘇州,蘇州當下人口超過1000萬,已經擁有較大體量。無錫目前仍在600萬這一層級,自身體量與長三角其他幾位萬億城市相比已顯“嬌小”。

而根據數據統計,到2018年底,無錫市城區常住人口為367萬,也才剛邁過Ⅰ型大城市(300萬—500萬)的門檻不遠。

把時間拉長,無錫人口增長緩慢,對外來人口欠缺吸引力,也不是近兩三年的事情。

從2013年開始,無錫的年常住人口增量(包括自然增長)沒有再超過3萬人。從2010到2019年,無錫共增長21.7萬人,甚至不如個別城市一年的增量。

也因此,當下升級的引才措施、補貼政策,對無錫來說,更顯重要。今年4月,無錫已推出《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來錫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加大人才補貼力度。

例如,對于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提高租房補貼額度,并拓展享受范圍,每年給予本科(技師)1萬元、碩士1.5萬元、博士2萬元,累計支持兩年;

同時為研究生來錫科研實踐創造條件,給予一次性最高1500元的交通補貼、380元的住宿補貼和200元的用餐補貼等。

橫向比較而言,對于一座地級市來說,無錫的政策力度頗有優勢。但在長三角,先不談上海,無錫還面臨著一眾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比鄰蘇州的競爭。

早在2017年,杭州對新引進的符合條件的碩士研究生給予每人2萬元,博士研究生每人3萬元的補貼,均為一次性發放。經過迭代,今年其補貼標準已拓展到本科畢業生每人1萬,碩士研究生3萬,博士研究生5萬。

還有南京、蘇州、寧波的補貼政策,有的開展比無錫早,有的力度比無錫大。整體而言,在無錫身處的長三角萬億俱樂部,這類人才補貼刺激措施,只能算常規操作。

如果補貼政策并無明顯優勢,那么在長三角的競爭中,無錫引人則更需考驗城市的內在吸引力。

城市的內在引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

“騰籠換鳥”是近年來許多城市產業升級的一大要點。對于無錫來說,這種騰退早在太湖藍藻事件之后就已經發生,且規模更大。某種意義上,這也推動了無錫新產業的培育。

2019年無錫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加到2794家,雛鷹、瞪羚及準獨角獸入庫企業分別達到807家、563家和39家。

在此次無錫“百企千才高校行”的引才活動現場,杜小剛通過視頻“喊話”,中國那么大,請一定要來無錫看看。在他的描述中,無錫是“全國萬家名企公認的‘營商環境十佳城市’”。

據統計,在2019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三個榜單中,無錫企業上榜數量均居于江蘇省首位。

有影響力的企業無疑是吸引畢業生前來生活工作的最基本要素。在此次的引才活動上,遠景科技集團、紅豆集團、阿斯利康、卓勝微等重點企業都來到現場依次推介。

不過想要大量吸引人才,僅靠一些還不錯的企業是不夠的。有觀點指出,無錫的經濟模式主要是江浙滬的城鎮企業特色模式,大多是靠技術已經成熟的生產線發家,從人才結構上屬于幾個技術管理人才,打理成規模的生產體系。

未來的經濟模式,利潤和資本會更加向研發上游轉移,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互通交流,而無錫似乎還沒有形成這樣聚集大規模高端人才的城市氛圍。

現在,放在無錫面前的一個機會是物聯網。

根據此前《BOSS直聘人才吸引力報告》,物聯網工程師、云計算工程師和5G網絡工程師需求量大增,人才池和流動性都具備了一定基礎。“這批新職業以前沿技術崗位為最大特色,人才需求已經滲透全行業。”

早在2009年底,無錫獲批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經過十年發展,無錫聚集物聯網相關企業超2000家,物聯網產業營業收入超2600億元,其產值規模接近江蘇全省一半,在全國亦有一席之地。

去年,無錫獲批建設全國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點領域,無錫抓住了新興產業的牛鼻子。”

“中國那么大,請一定要來無錫看看”,這是杜小剛在視頻中的開場白。在尖子生云集的長三角,無錫開始發力,希望為時不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無錫 寧波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