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12 15:53:51
每經編輯|李凈翰
綏芬河,一座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的邊境小城,連日來因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頻頻出現在新聞報道里。這個被當地居民戲稱為“連病毒都找不到的地方”,以這種方式被全國人民關注,恐怕誰都未曾想到。

這是4月10日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拍攝的由辦公樓改建的方艙醫院(無人機照片,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齊泓鑫 攝)
根據黑龍江省衛健委4月12日通報,4月11日0—24時,綏芬河口岸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1例(全部中國籍),新增無癥狀感染者5例(全部中國籍),新增疑似病例3例(全部中國籍)。截至4月11日24時,累計報告綏芬河口岸入境確診病例194例,現有綏芬河口岸入境無癥狀感染者121例;現有疑似病例6例。
就在12日,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通知:即日起,對全域實行“九嚴一保”管控辦法,即嚴把國門、嚴把城門、嚴守邊境、嚴管社區、嚴格隔離、嚴控交通、嚴防聚集、嚴肅執法、嚴抓督戰、保障民生,對邊境線實行24小時無死角、全覆蓋、常態化巡邏。
國內的醫療資源也在向綏芬河集聚。近日,在武漢戰斗了60天后歸來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管向東與華西醫院第三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康焰,經過短暫幾天休整后,又將奔赴綏芬河支援。管向東與康焰均為中國重癥領域的頂級專家。
近日,央視記者對黑龍江省委赴綏芬河疫情防控工作組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于凱江進行了專訪。

于凱江,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目前從綏芬河入境的境外輸入病例有什么特點?
于凱江: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很大,這里面分兩點,第一個飛行的時間九個小時就比較長;第二,從海參崴到綏芬河口岸坐公共汽車也得八九個小時。已經時間這么長這么疲勞,其實是完全有可能使病情加重,應該就地治療可能會更好。那么我們看到整個重患的比例不高,百分之二左右,危重的比例占百分之一左右。普遍的年齡偏輕,30-40歲這個范圍。
如何正確認識無癥狀感染者?
于凱江:關于無癥狀感染者,大家重視是應該的。從疾病傳播來講,危險性要大于有癥狀感染者。其實無癥狀感染者是新冠病例的一個特點,它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他就在整個接觸病毒之后的潛伏期14天內沒有任何的癥狀和我們能查到的體征。那么第二種情況他是整個新冠病例潛伏期的一個階段,他可能某一天轉變成有癥狀了,他變成了一個輕型的,普通型的,甚至是重型的,危重型的病例了。
是否存在入境的無癥狀感染者沒有被發現,流入外界的可能?
于凱江:所以現在可能有一種恐慌。目前的政策,嚴管的措施來講,應該說幾乎沒有這個可能性。因為所有的貫徹“六個百分之百”的原則,所有的輸入,進來的都要做核酸檢測,化驗檢查,CT檢查,都要做完全的隔離,不可能成為一個失控的狀態。
下一步的醫療救治方案是什么?
于凱江:綏芬河只收無癥狀感染者,確診的病例,無論是輕型的,普通型的還是重型和危重型的都要轉到牡丹江相應的定點醫院。
綏芬河距離牡丹江市畢竟還有150公里的距離,那在這個長途轉運過程當中會不會存在風險?
于凱江:現在經過我們認真的準備,把所有的風險降到了最低的程度。第一,黑龍江省有8臺負壓轉運車來負責轉運這些病人,負壓發生傳播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第二,轉運前對病人進行評估,轉運過程中有專職的醫生和護士對他們進行照護。
據中國新聞網,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于12日發布通知,該市對全域實行“九嚴一保”管控辦法。要求嚴把國門、嚴守邊境,對邊境線實行24小時無死角、全覆蓋、常態化巡邏。

為打贏陸地邊境疫情跨境輸入阻擊戰,綏芬河對全域實行“九嚴一保”管控辦法,即嚴把國門、嚴把城門、嚴守邊境、嚴管社區、嚴格隔離、嚴控交通、嚴防聚集、嚴肅執法、嚴抓督戰、保障民生。
作為毗鄰俄羅斯的中國邊城,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在近期的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壓力巨大。此次公布的管控辦法要求“嚴把國門”,嚴格實行入境人員體溫檢測、核檢健康申明卡、流調等“三查三排一轉運”檢疫措施,入境人員一律注冊“龍江健康碼”,并認定為紅碼。
“嚴守邊境”一條提出加大邊境管控力度,抽調特警、交警、社區民警和邊境管理民警等多警種,全面排查邊境轄區與俄相通的小道、便道等重點地段,對邊境線實行24小時無死角、全覆蓋、常態化巡邏。加強聯檢大廳內外圍的封控管制和應急處置,設置必要的硬隔離設施,依法打擊非法越境等違法行為。
“嚴格隔離”一條中提出,所有入境人員一律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2次核酸檢測+1次血清抗體檢測”的管控措施。“嚴控交通”中指出,要嚴控跨境運輸,對俄籍車輛實行甩掛運輸、定點換裝,對俄籍司機實行專車轉運、集中住宿,全程閉環管理,防止與外界接觸。
涉及當地市民生活的其中一條為“嚴管社區”,對轄區內村屯、社區(住宅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格執行“通行證登記+掃碼+測溫+戴口罩”出入制度,嚴格做到“二人二查三問”,即每個卡口至少二人值守,查體溫、查通行證,詢問“到哪里去”為什么去”“預計何時回”,并做好記錄。
據微信公號“中山大學”消息,4月11日,受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委派,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我校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管向東教授作為國家級專家組成員緊急奔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芬河,指導當地疫情防控工作。

管向東教授在機場準備登機出發(圖片來源:中山大學)
管向東,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擅長重癥救治、重癥感染、膿毒癥、血流動力學管理、重癥生命支持等。4月7日,管向東教授剛剛結束了60多天的武漢抗疫戰斗,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隊友一起返粵休整,他還沒來得及與家人團聚,即再次披掛上陣,奔赴綏芬河。
管向東教授再出征
同在4月11日,接國家衛健委指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康焰教授將赴黑龍江綏芬河支援。 康焰是華西醫院第三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在武漢戰斗了60天后,4月7日從武漢回到成都,剛休整了3天就又整裝出發。

康焰(左)與英雄機長劉傳健(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據紅星新聞,在武漢疫情嚴峻期間,來自全國多家重量級醫療機構的醫療隊撐起了武漢的晴天,其中就有中國重癥領域的頂配陣容: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癥醫學科主任杜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管向東、東部戰區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趙蓓蕾、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康焰、北京宣武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姜利、蘇北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鄭瑞強。
上述8位專家組成員進駐7家重癥定點醫院,與各醫療隊一起,在武漢攻堅最后的“重癥堡壘”,他們被稱為“重癥八仙”。
另據人民日報,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4月12日派出15名專家組成的實驗室檢測隊從北京啟程,奔赴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援助當地開展新冠肺炎輸入病例防控工作。這支隊伍到達后,中國疾控中心將有督導、流調、消殺、實驗室檢測22名專家在綏芬河市參與疫情處置。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紅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