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31 00:52:45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吳永久
3月30日晚,在港交所上市的中金公司發布了2019年年報。2019年中金公司合計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幣227.83億元,同比增長22.9%;實現凈利潤人民幣42.39億元,同比增長21.4%;每股收益為0.99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9.6%。盡管2017年、2018年因市場原因行業整體表現不佳,但2017年~2019年,中金公司已經連續三年實現業績正增長。
從收入結構來看,中金公司將其收入分為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利息收入和投資收益三大類。三者在2019年收入結構中占比分別為 47.7%、21.3%和30.9%。
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人民幣95.47億元,同比增長20.1%。具體又分為經紀業務、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投資咨詢業務、其他五大類。
經紀業務收入為人民幣38.78億元,同比增長16.7%,主要是由于2019年全年A股及港股市場主要股指先揚后抑,走勢震蕩,總體上漲,從而帶動傭金收入增加。
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為人民幣43.96億元,同比增長34.3%。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包括股權融資承銷與保薦收入、債務及結構化融資承銷與保薦收入及財務顧問業務收入。其中,承銷與保薦業務收入為人民幣37.21億元,同比增長37.2%。
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為人民幣20.01億元,同比增長12.5%,與資產管理規模 的增長趨勢保持一致。
投資咨詢業務收入為人民幣4.25億元,同比增長4.6%,主要是由于2019年, 客戶對于私募股權投資咨詢服務及大宗交易介紹服務需求增加。
上述只是濃縮的財務數據結構。從中可以看出,總體而言中金公司2019年各業務條線均衡增長。但其經營中,傳統的投行業務依然是最大亮點。
年報顯示,2019年中金公司在中資企業全球股本融資承銷規模排名第一。
A股市場方面,在全年融資規模前十大的A股IPO項目中,中金公司完成了8單。全年作為保薦人完成了A股IPO項目15單,主承銷金額650.16億元,承銷規模排名市場第一;作為主承銷商完成了A股IPO項目18單,主承銷金額402.62億元,承銷規模排名市場第二。
港股方面,2019年中金公司共保薦了港股IPO項目16單,承銷金額80.73億美元,保薦項目數量和承銷規模均排名第一;作為全球協調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23單,承銷金額 59.11億美元,項目數量和承銷規模均排名第一;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30單,承銷金額42.01億美元,承銷規模排名第一。典型案例包括阿里巴巴港交所二次上市、百威亞太港股IPO等。
此外, 2019年中金公司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中資企業赴美IPO項目10單,項目數量居市場第一,主承銷金額4.22億美元,承銷規模市場排名第二。
2019年中金公司布局財富管理亦受到了行業廣泛關注,特別是公司7月將子公司“中投證券”更名為“中金財富”。
年報中,中金公司表示,2019年是財富管理板塊全面整合和深入轉型的一 年,財富管理各項業務均實現了較好的增長,完成了「中金財富」的品牌統一和業務管理上的深度融合,并在網點和支持體系上進一步整合,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金公司財富管理客戶數量為327.13萬戶,可比口徑較2018年末增長8.6%。客戶賬戶資產總值達到人民幣18391.00億元,可比口徑較2018年末增長42.5%。其中,截至2019年12月 31日,高凈值個人客戶數量為19395戶,可比口徑較2018年末增長33.5%,高凈值個人客戶賬戶資產達到人民幣4602.83億元,可比口徑較2018年末增長 34.6%。
值得一提的是,中金公司目前已經官宣回A,擬申請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4.59億股。而在2019年年報中,公司管理層亦對資本市場和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剖析,并特別提到“金融機構應長線布局跨境業務”:
2019年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全面提速。全面取消在華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業務范圍限制、取消QFII和RQFII額度限制、取消券商等外資股比限制時點明確、進一步放寬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準入條件、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等等,都表明中國的開放進程不僅沒有停滯,反而在進一步加速,彰顯了加快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的決心。
展望2020年,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可能會進一步深化。在此背景下,中國金融機構應該努力把握金融開放的契機,長線布局跨境業務,尋找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另外,2019年9月,證監會提出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仍將繼續推進,結合2019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我們認為資本市場改革2020年重點落實方向可能包括繼續擴大注冊制改革范圍、完善和優化退出機制、 繼續發展衍生品市場、推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進一步深化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等。從中長期來看, 通過改革完善資本市場機制,有利于促進優勝劣汰,旨在推進建設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證券公司作為服務于資本市場的主要機構,將在資本市場改革中迎來戰略發展機遇。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