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7 01:07:49
每經記者|鄭步春
本周四,A股下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60%至2764.91點,深主板、小、創三綜指分別跌0.77%、1.04%、0.82%。滬綜指跌得稍少的主要原因是銀行股逆勢走強。
隔夜美股漲跌有限,對A股的支撐暫時消失。美國在最近一天內新增大約1.5萬例病例,全球增加了4萬多例新病例,均較前一天更壞,對A股構成壓制。
北上資金周四相對平穩,并無明顯流入或流出傾向。一.兩天北上資金流入或流出并不足以說明問題,投資者得觀察一段時期的流向才可以得出結論。前幾周外資連續大幅拋售A股,不等于就是看空A股。當時外盤太慘且發生了“美元荒”,一些國際機構或被迫在全球范圍內騰挪資金,這樣的拋售并非純粹因基本面而拋,很可能只是“剛性”拋售。而現在情況顯然是不一樣的,美國已與部分國家貨幣互換,美聯儲實施了“無上限量寬”,所以現在外圍市場的流動性壓力已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這種情況下外資在考慮A股時勢必會重新回歸基本面。
雖然受全球疫情影響,但A股的基本面在全球范圍內來說仍然相對占優,畢竟海外疫情處于上半場,我們已到了掃尾階段,故外資對A股整體上是有理由樂觀的。
與外資相比,內資似乎悲觀一些,部分表現在周四港股是高開的,而A股卻低開。個人感覺內地投資者也許過度悲觀了,可能不用多久,內地機構就會轉為樂觀。
股票定價影響因素中有3個最主要的因素:一是上市公司業績或回報;二是市場流動性;三是風險偏好。在上市公司業績或回報方面,A股中許多個股的確存在一些問題,但許多個股股價中已包含一部分利空。另外,投資者也可通過選股來部分回避那些“受疫情影響較持久”的公司。在流動性方面肯定沒啥問題,美國寬松無底限,這個不用多說。我們央行雖然較克制,可留有后手未必就不是一種好事。在風險偏好方面,現在市場情緒仍悲觀。投資者實際上只需要判斷“悲觀度何時見頂”。在我看來,現在市場其實也只需判斷“美國疫情何時見頂”。
美國是最大的經濟體。而美國疫情數據根本沒辦法看,不規則跳動太多,因其目前正在補測前期檢測材料缺失積壓的病例。未來等美國疫情檢測相對平穩時,屆時每天的新增確診數據才更具可參考性。一般來說,當哪天美國的單日新增病例少于治愈數時,市場不安情緒應該就能達到頂點,其后市場受情緒沖擊的機會將大幅減少,大概率會形成顯著反彈。
我猜測美國疫情見頂也許還得兩三周時間。如果一兩周內意大利先行見頂,那么我關于美國的猜測會變得更為可靠。
投資者無需看清所有情況才動手,我覺得現在可逢低補倉,操作中不過分追漲即可。另外,也不必一次性打光“子彈”,分批慢慢低吸即可。
股票操作中,不能等所有人均瞧出便宜的后才動手,得有些前瞻性。無論疫情如何兇猛,早晚都會過去!黑夜無論多么黑,黎明都會到來!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財經(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