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揭秘“一個年入百萬的野路子”——“可轉債套利”的真相!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3 15:25:26

“可轉債投資,再不參與就晚了”,有微信公眾號的文章用這個做標題。一位博主,寫下帖子: “一個年入百萬的野路子——可轉債套利”。說得油爆爆的,仿佛2020年的重大投資機會已經降臨。

 每經記者|唐宗全    每經編輯|何劍嶺    

____500510830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最近可轉債很火,成交放巨量,價格大幅上漲,關注的人也越來越多。

“可轉債投資,再不參與就晚了”,有微信公眾號的文章用這個做標題。一位博主,寫下帖子: “一個年入百萬的野路子——可轉債套利”。

說得油爆爆的,仿佛2020年的重大投資機會已經降臨。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個有趣的現象,天天跟可轉債打交道的券商分析師卻明顯淡定不少,寫報告寫得中規中矩,幾乎對市場的熱情完全無動于衷。華創證券還在關注“擇券關注正股阿爾法”;招商證券關注“基建”;申萬宏源關注“PE估值溢價率”……好像他們馬上就要錯失機會了!

怎么才能賺到100萬?野路子到底是什么?記者充滿了好奇,立即行動驗證。

白撿,開個空賬戶去年收益5500?

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只需要開個股票賬戶,不需要買股票,只需要每天動動手,“打新”可轉債,如果中簽,用萬吧塊的投資2019年平均可以獲得5500元的收益。

“假定你有一個空的證券賬戶,由于轉債網上申購無需市值、無需資產,0資產可頂格申購1萬張。假設你每天堅持參與可轉債網上打新,上市首日就賣出,前11個月轉債打新的絕對收益期望值為4230元。而你付出的僅僅是每天點擊一下的時間和單月最高1萬元的現金用于繳款。”這段話出自一位叫“大師”的網絡意見領袖,看得出來此人應該有券商經紀業務背景。

2月20日,“大師”把這個“期望收益值”刷新為一年5500元:“2019年共有120只可轉債網上發行,假設投資者在每一只可轉債中都頂格申購1萬張,獲配后上市第一天就賣出,2019年投資者的平均期望收益是5518.26元。”“大師”的話很有誘惑力。

準備好1萬塊錢,一年能賺5500元,55%的收益率,關鍵是沒有風險,典型的空手套白狼,記者心動了……

開戶,“1個空賬戶”和“1.6億投資者”

“空證券賬戶”能掙5500元,約嗎?《每日經紀新聞》記者約了。

2月21日,記者去小方證券(化名)體驗了一把開戶,準備也玩一把“空賬戶打新”,不中簽不給錢,萬一運氣好呢?

“歡迎開戶”,小方證券的小慶(化名)很客氣。

“空戶可以打可轉債,中簽才交款。下周二就有一只可轉債。”網上的傳言,得到了證券從業人員的證實。

疫情期間,券商不再現場開戶,記者下載了個“小方”,開始了自拍模式……一頓操作之后,不費什么功夫,“小方證券”多了我這么個客戶。

據小方證券的工作人員小慶介紹,現在每個人可以在三家券商開戶。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中國“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的自然人是16045.17萬,非自然人是36.4萬。

當然,記者也知道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有1.6億的A股股民,只是有這么多個賬戶。

登記結算公司在數據的“注”中表示:“期末投資者數量指持有未注銷、未休眠的A股、B股、信用賬戶、衍生品合約賬戶的一碼通賬戶數量。”

最近這段時間,股市特別火,新入市的股民應該很多吧?記者試圖求證最近營業部的開戶情況,小慶告訴記者:“也不是特別多,但比12月份要多一些。”

記者查詢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2019年12月,新增投資者數量是80.93萬個賬戶。2020年2月,新增投資者數量是89.54萬戶,這其中就包括了記者的一個空賬戶。

噱頭,證券公司發展客戶的新招數

“可轉債打新可不是忽悠,是實實在在的,有歷史數據。去年有一個賬戶,三個月的時間賺了1200塊錢。”小慶回答。

“但是現在打新的有點多,收益應該要降,因為現在證券公司宣傳得太多了。”

想必,很多人都和記者當初想法一致:“多注冊幾個賬戶,每個賬戶定格申購,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中簽率,中簽就意味著撿錢。”

一個賬戶一年賺5000元,把家人的股票賬戶都開通就能賺幾萬,把親戚朋友的賬戶都開通就能賺幾十萬,把全村的人都拉來幫你開戶就能賺百萬……

可是,小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每個身份證對應的自然人,同時在幾家券商處申購新股或可轉債,只會產生一個有效申購。以時間為順序,有效申購之后的申購都是廢單。

申請多個賬號打新,記者看來是“想多了”,賺一百萬的夢想開始破滅了。

最近可轉債的中簽率越來越低,因為參與打新的人越來越多,每次中簽也就賺幾十塊錢而已。真相大白之后,記者哭笑不得,操作方法都大同小異,“野路子”套路依然是打新。

以前,證券公司為了獲得新開客戶,通常會去高等院校辦個講座,去社區擺張桌子,街上發發傳單……現在學會玩噱頭了,拿可轉債申購作由頭成為新招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最近可轉債很火,成交放巨量,價格大幅上漲,關注的人也越來越多。 “可轉債投資,再不參與就晚了”,有微信公眾號的文章用這個做標題。一位博主,寫下帖子:“一個年入百萬的野路子——可轉債套利”。 說得油爆爆的,仿佛2020年的重大投資機會已經降臨。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個有趣的現象,天天跟可轉債打交道的券商分析師卻明顯淡定不少,寫報告寫得中規中矩,幾乎對市場的熱情完全無動于衷。華創證券還在關注“擇券關注正股阿爾法”;招商證券關注“基建”;申萬宏源關注“PE估值溢價率”……好像他們馬上就要錯失機會了! 怎么才能賺到100萬?野路子到底是什么?記者充滿了好奇,立即行動驗證。 白撿,開個空賬戶去年收益5500? 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只需要開個股票賬戶,不需要買股票,只需要每天動動手,“打新”可轉債,如果中簽,用萬吧塊的投資2019年平均可以獲得5500元的收益。 “假定你有一個空的證券賬戶,由于轉債網上申購無需市值、無需資產,0資產可頂格申購1萬張。假設你每天堅持參與可轉債網上打新,上市首日就賣出,前11個月轉債打新的絕對收益期望值為4230元。而你付出的僅僅是每天點擊一下的時間和單月最高1萬元的現金用于繳款。”這段話出自一位叫“大師”的網絡意見領袖,看得出來此人應該有券商經紀業務背景。 2月20日,“大師”把這個“期望收益值”刷新為一年5500元:“2019年共有120只可轉債網上發行,假設投資者在每一只可轉債中都頂格申購1萬張,獲配后上市第一天就賣出,2019年投資者的平均期望收益是5518.26元。”“大師”的話很有誘惑力。 準備好1萬塊錢,一年能賺5500元,55%的收益率,關鍵是沒有風險,典型的空手套白狼,記者心動了…… 開戶,“1個空賬戶”和“1.6億投資者” “空證券賬戶”能掙5500元,約嗎?《每日經紀新聞》記者約了。 2月21日,記者去小方證券(化名)體驗了一把開戶,準備也玩一把“空賬戶打新”,不中簽不給錢,萬一運氣好呢? “歡迎開戶”,小方證券的小慶(化名)很客氣。 “空戶可以打可轉債,中簽才交款。下周二就有一只可轉債。”網上的傳言,得到了證券從業人員的證實。 疫情期間,券商不再現場開戶,記者下載了個“小方”,開始了自拍模式……一頓操作之后,不費什么功夫,“小方證券”多了我這么個客戶。 據小方證券的工作人員小慶介紹,現在每個人可以在三家券商開戶。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中國“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的自然人是16045.17萬,非自然人是36.4萬。 當然,記者也知道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有1.6億的A股股民,只是有這么多個賬戶。 登記結算公司在數據的“注”中表示:“期末投資者數量指持有未注銷、未休眠的A股、B股、信用賬戶、衍生品合約賬戶的一碼通賬戶數量。” 最近這段時間,股市特別火,新入市的股民應該很多吧?記者試圖求證最近營業部的開戶情況,小慶告訴記者:“也不是特別多,但比12月份要多一些。” 記者查詢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2019年12月,新增投資者數量是80.93萬個賬戶。2020年2月,新增投資者數量是89.54萬戶,這其中就包括了記者的一個空賬戶。 噱頭,證券公司發展客戶的新招數 “可轉債打新可不是忽悠,是實實在在的,有歷史數據。去年有一個賬戶,三個月的時間賺了1200塊錢。”小慶回答。 “但是現在打新的有點多,收益應該要降,因為現在證券公司宣傳得太多了。” 想必,很多人都和記者當初想法一致:“多注冊幾個賬戶,每個賬戶定格申購,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中簽率,中簽就意味著撿錢。” 一個賬戶一年賺5000元,把家人的股票賬戶都開通就能賺幾萬,把親戚朋友的賬戶都開通就能賺幾十萬,把全村的人都拉來幫你開戶就能賺百萬…… 可是,小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每個身份證對應的自然人,同時在幾家券商處申購新股或可轉債,只會產生一個有效申購。以時間為順序,有效申購之后的申購都是廢單。 申請多個賬號打新,記者看來是“想多了”,賺一百萬的夢想開始破滅了。 最近可轉債的中簽率越來越低,因為參與打新的人越來越多,每次中簽也就賺幾十塊錢而已。真相大白之后,記者哭笑不得,操作方法都大同小異,“野路子”套路依然是打新。 以前,證券公司為了獲得新開客戶,通常會去高等院校辦個講座,去社區擺張桌子,街上發發傳單……現在學會玩噱頭了,拿可轉債申購作由頭成為新招數。
股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