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5 19:28:02
在微信大數據支持下,我們制作了一份城市復蘇數據圖,一窺復工前后人們的生活、工作。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劉艷美
疫情防控阻擊戰之外,另一條戰線日漸清晰——恢復經濟正常運行。
在微信大數據支持下,《每日經濟新聞·城市進化論》制作了一份城市復蘇數據圖,一窺復工前后人們的生活、工作。
宅在家,“生鮮配送”“搜索疫情”“網絡問診”成了習慣;復工后,“云日子”依舊,尤其是工作的部分,用企業微信線上辦公,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人,開了很多很多線上會議。
當快遞小哥能準時送來快遞,當人們安心地坐著公交、地鐵出行,當孩子回到學校、大人回到辦公室,當爸媽又可以逛逛菜市場……我們知道,久別的城市生活,正在回歸。
2月10日是個分水嶺。
之前是長長的春節假期,我們宅在家里。餓了,用小程序買菜;病了,在網上問診。當然,我們最關心的疫情動態,可以通過微信城市服務疫情專區跟進。
再回顧一下那段不出門的日子。



之后,企業陸續復工、社會逐漸復蘇。
我們又接到了快遞小哥的電話,又見到了久違的堵車,早晚高峰又回來了,地鐵發車時間又回到常態。原來,人聲鼎沸、車水馬龍才是國泰民安。

疫情防控、復產復工同步推進。
經此一疫,我們的生活有了變化,云開會、云上課、云復工,線上經濟加速擴張。


中國經濟正在“回血”,我們期待它滿血復活,并為之努力著。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