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5 14:39:18
不少類似智元匯的智慧型企業擁有城市交通場景基于視覺人工智能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及系統開發、投資等經驗,且和許多城市交通職能部門有著合作和信任的基礎,這有助于企業第一時間覺察到自身能貢獻什么,應如何行動,也確保能夠在最短時間里有針對性地將產品和技術送到有需要的人手里,避免了因信息不暢、水土不服等造成的時間浪費。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梁梟
在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各城市的智慧水平表現層次不齊,有的廣受好評,有的頗受質疑。而在不少投資人士看來,疫情結束后,智慧城市建設可能會有新變化。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成都智元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匯)創始人、董事長鄧波。鄧波認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所有人、所有企業在極端環境下的壓力測試,但同時也是一次重新審視自身生存和增長的難得機會。
在鄧波看來,“此次疫情之后,智慧城市建設將進入深水區,各地可能會給予更高的重視程度。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發展戰略將深度融合,更高質量助力經濟轉型創新發展,更高效率提高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水平。”
“新冠病毒具有極強傳染性,人群大量堆積的地方都存在巨大風險。春節前有返鄉潮,節后又是全國性大規模的返工潮,毫無疑問,交通場站是高密度人群聚集和流動場所。面對疫情防控,智元匯能做些什么?我們一開始便在思考這個問題。”鄧波表示。
說起智元匯,這家創建于2010年的企業,業務主要涉及城市公共交通領域,已在智能終端、智能集成、智慧出行等領域沉淀多年。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估值超過50億元。去年,公司A輪獲商湯科技億元級投資。
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智元匯也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
據鄧波介紹,智元匯較快完成“智惠行小助手”工具的開發,并于1月29日推出。這款工具將地鐵乘客憑身份證登記入站的時間單位由5分鐘降為5秒,并可以實現乘客信息溯源,身份證通過檢查人員手機自動掃描、登記,特定敏感省份、城市的提示,登記地點定位,電話號碼與身份證信息綁定,數據倒查溯源等功能。公司將此工具軟件交付給有需要的所有部門、單位、團體無償使用,并在疫情期間提供免費維護升級。
同時,針對疫情中可能爆發的其他風險點,智元匯在原有已成形的產品體系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發布了“智惠行AI健康信息采集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可通過遠紅外溫度采集檢測+人臉識別且支持戴口罩人臉識別+定位信息實現溫度檢測與身份識別關聯。公司正在加快加急,爭取提前完成疫前就已經開始實施的公安部試點的“地鐵公交智慧安檢安防試點建設項目”,并增項開發了防疫布控系統功能,最大限度滿足疫情防控各環節的需求。
目前,智元匯的相關“戰疫”產品和系統正全部或部分在西安、石家莊、鄭州等城市落地,也即將在成都投入使用。其中,部分系統已被納入成都高新區新經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用場景城市機會清單向社會發布。
在鄧波看來,不少類似智元匯的智慧型企業,在這場疫情防控中可發揮獨特優勢。這些企業擁有城市交通場景基于視覺人工智能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及系統開發、投資等經驗,且和許多城市交通職能部門有著合作和信任的基礎,這有助于企業第一時間覺察到自身能貢獻什么,應如何行動,也確保能夠在最短時間里有針對性地將產品和技術送到有需要的人手里,避免了因信息不暢、水土不服等造成的時間浪費。
對企業自身經營來說,此次疫情爆發后,除緊急調動開發的“戰疫”項目外,智元匯在全國的多項業務陷入停滯,公司自投、自建的全國地鐵電子媒體停刊,所面形勢也較嚴峻。鄧波也坦言:“現在和接下來會比較難”。
對此,智元匯在2月10日對外發布的“戰疫”書中,公開承諾“疫情期間不裁一人、不減一薪”。
鄧波進而說明,當前疫情為重,智元匯只有先把自己的“難”吞進肚子,利用自身專長和價值,同心同德解決大家的“難”。同時在行動中敏銳捕捉當前極端經濟環境下隱含的未來市場趨勢,研判“后疫情時代”的行業規律,才能夠轉危為機,才能夠對自身、對員工負責。
在困難之下,生機也在萌發。鄧波認為,在此次疫情下,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各類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應用系統,在防疫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因此,疫情后,智慧城市、智慧出行建設必將迎來更多關注與投入,這種變化便是機遇。
鄧波指出,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或將在全盤洞察城市數據,對數據收集真實性與實時性有更高要求,對多源數據匯總分析,各類城市運行系統互聯互通,一體化建設城市運行體系,為決策精準化,科學化提供支撐。
“在智元匯所處賽道里,我們認為‘后疫情時代’會有多個場景加速落地。”鄧波表示。
具體來看,一是城市級的信息感知平臺建設與數據共享;二是基于上述平臺需要,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為行業建設更全面、更立體地輸出生產資料;三是公共安全綜合治理;四是網絡空間安全與輿情治理。
“或許未來某天,當我們回看今日,會發現某些‘拐點’正在就此發生。我們都不是旁觀者,而是切切實實身在其中。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打不倒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加強大。”鄧波說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