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3 23:22:14
每經記者|鄭步春
本周四,A股普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71%至2906.07點,深證綜指跌0.77%至1771.61點。中小板綜指跌0.81%,創業板綜指跌0.89%。
由盤面看,多數個股下跌或表現平平,久未表現的芯片類個股卻強勢,如卓勝微、北京君正等。權重股依然平淡,暫時未有明顯護盤動作。盤后數據顯示,北上資金凈買入33億元,雖略多于前兩天,但絕對量仍然相對較小。
周四早間,MSCI確認季度股票調整名單,并首次納入了科創板標的。MSCI在最新的調整中將科創板股票中流通市值最大的金山辦公分別納入“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和“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不過,金山辦公周四不漲反跌。近期金山辦公累計漲幅很大,主力或趁利好進行策略性反手操作。
周四個股多數下跌,一方面與之前連續多日上漲積累了較多短線獲利盤相關;另一方面與早上新公布的全國新增病例大幅增加相關。雖然異常大增是因為診斷方法更多依賴于“臨床”表現(即不僅依賴于測試試劑),但畢竟絕大多數投資者并非醫學專家,他們看到異常高的數據后暫時有些不安也蠻正常。
個人覺得投資者不該對疫情數據波動不安,主要原因是疫情數據的異常波動是“完全看得懂的”。
投資者不妨由另一積極角度來思考此事,當處理了前期積壓的疑似病例后,接下來的數據就很有可能趨于平穩。更重要的是,當病人更易被確診后,其實是有利于控制傳染的,延遲確診只會增加病人在外活動的機會,顯然對控制疫情不利。
周四另有一條大消息,就是湖北及武漢主要領導人已更換。個人覺得人事調整至少能說明一件事,就是國家對疫情的重視度進一步提升。
今日為周五,由上周五情況看,似乎周末前投資者會相對更緊張,也許仍有投資者會選擇落袋為安。個人覺得投資者該怎么操作仍可怎么操作,不必因為周末而特意改變操作行為。雖然周末疫情的變數會多些,但這既是風險又是機遇。由現在的情況看,個人覺得疫情向好的機會顯著大于向壞的機會。
如果未來疫情轉好,投資者要重點尋機回補前期超跌品種,回補時,在參考一季度或上半年業績預期時,不宜過分執著于業績預測。這場疫情也許對絕大多數公司構成沖擊,受益的企業少之又少,占比也許不到百分之一。既然大家都受沖擊,那么受沖擊相對較少的差不多就可視為未受沖擊。
由另一角度看,投資者可將業績下滑視為“非經常性損失”,即不妨看淡,只要上市公司遠景平穩,那么即期業績差不多就可忽略。
還有,投資者在具體擇股時,最好選受疫情沖擊持續時間較短,且損失主要體現在上半年的公司,比如電影、旅游等行業,盡可能少碰損失有機會延后才體現出來的公司,比如銀行業。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財經(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