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5 19:39:57
國泰君安資管表示,在整個春節假期中疫情進一步發酵,節后的A股市場面臨一定壓力,但我們認為從一年的視角來看,A股指數的點位應基本不會受此次疫情影響,短期或有的指數大概率創造一次中期買點。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吳永久
這兩天,私募、公募紛紛出手,用自有資金發起自購行動!作為大資管成員的券商資管,也同樣使出“殺手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到,截至2月5日,東證資管、廣發資管、國泰君安資管、興證資管均發布消息稱,使用自有資金投資旗下產品,四家分別擬動用自有資金1億元、不低于3000萬元、3億元和約2000萬元。
東證資管就表示,短期疫情的沖擊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中長期的增長要素和轉型升級趨勢,不會改變資本市場的高度定位和穩健發展態勢。市場的短期調整為長線資金提供了布局優質資產的較好機會。國泰君安資管更指出,此次疫情帶來的恐慌下跌可能帶來2020年最重要的擇時機會。
2月4日,東證資管發布消息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將以自有資金申購公司旗下部分產品。公司出資1億元自有資金申購旗下10只偏股基金和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每只基金及大集合申購1000萬元。東證資管還表示,公司全體高管、全體基金經理和投資經理也主動出資申購公司旗下產品,申購總金額超過千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述10只產品包括東方紅新動力混合基金、東方紅產業升級混合基金、東方紅中國優勢混合基金、東方紅滬港深混合基金、東方紅優享紅利混合基金、東方紅睿豐混合基金、東方紅睿華混合基金、東方紅中證競爭力指數基金、東方紅內需增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東方紅穩健成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其中,對東方紅新動力混合、東方紅中國優勢混合、東方紅優享紅利混合、東方紅中證競爭力指數基金的申購將于2月4日完成。對其余產品的申購將待恢復大額申購后完成。
同日,廣發資管也官網發布消息表示,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充滿信心,將繼續持有已投資的本公司旗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同時為保障資本市場和產品流動性平穩,本公司決定新增不低于3000萬元自有資金投資旗下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2月5日,國泰君安資管也緊隨其后并表示,作為一次“黑天鵝”事件,此次疫情或對市場短期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同時也為我們所關注的優質公司,尤其是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公司提供了非常好的買點,我們將繼續優中選優,挖掘企業的合理價值,為投資人創造更大的價值。國泰君安資管近期擬按照有關監管規定,出資3億元自購旗下權益類產品。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興證資管獲悉,興證資管已于2月5日運用公司自有資金約2000萬元認購公司旗下權益類產品。
對于此次自購偏股型產品,東方紅資產管理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股票市場出現了短期較大幅度下跌,這種恐慌下跌是不理性的。短期疫情的沖擊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中長期的增長要素和轉型升級趨勢,不會改變資本市場的高度定位和穩健發展態勢。市場的短期調整為長線資金提供了布局優質資產的較好機會。此次經歷短期大幅下跌,不少行業和個股的估值回到了2018年的底部水平,提供了較好的中長期投資機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東證資管計劃自購的10只產品,截至去年末,有8只產品持有伊利股份、美的集團和海康威視,有7只產品持有分眾傳媒,6只產品持有萬科A,5只產品持有華域汽車。
“疫情對經濟將造成一定沖擊,但這種沖擊是短期的、階段性的,主要體現在一季度,相信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政策的周密部署和有力應對,經濟有望從二季度開始逐步企穩回升。全年來看,疫情對經濟運行的節奏有一定影響,但不改變經濟從2019年四季度以來企穩復蘇的良好局面。”國泰君安資管進一步指出:“疫情爆發期與春節假期重疊,對春節消費造成了負面影響,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受到沖擊相對較大,其中交運、餐飲、旅游等產業受影響較大,但對投資、外貿的影響相對較小,國民經濟的韌性仍在,宏觀回旋余地較大,總體經濟依然穩健。”
回到股票市場,國泰君安資管表示,在整個春節假期中疫情進一步發酵,節后的A股市場面臨一定壓力,但我們認為從一年的視角來看,A股指數的點位應基本不會受此次疫情影響,短期或有的指數大概率創造一次中期買點。A股趨勢上漲的核心邏輯在長期看均不會受到疫情擾動,因此一旦疫情勢頭得到遏制,屆時開放的格局、有吸引力的估值、海內外機構投資者的紛至沓來,A股仍將是全球投資者最為矚目的市場。
“此次疫情帶來的恐慌下跌可能帶來2020年最重要的擇時機會。方向方面,繼續看好消費電子、5G、新能源車、游戲、半導體和軍工等泛科技行業。”國泰君安資管表示道。
聯儲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全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月3日,在鼠年A股開盤首個交易日,滬深交易所股票普跌,但該交易日一些公募、私募、券商,包括部分外資金融機構,均宣布以自有資金認購旗下產品,當日各家機構共自購逾20多億元。分析這些自購行為的背景,有助于機構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看好的長期規劃,也有基于對自身產品贖回并引致風險的短期行為,但不論怎樣,自購產生的效果是顯著的,不僅僅避免了A股市場的持續下跌可能引發的市場風險,更在舉國防疫之時增加了市場信心。”
在政策和市場積極因素的作用下,2月4日,A股則出現止跌反彈,當日滬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收漲1.34%、3.67%和4.84%,兩市成交額9064億元,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49.2億元。2月5日繼續大漲,創業板指漲逾3%,截至收盤近180家上市公司漲停。
“基于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利好,中國資本市場短期內再出現較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較小,但短期內繼續大幅上漲甚至走出一波大行情的可能性也較小。當前疫情短期雖對經濟和資本市場造成一定沖擊,但國家正以舉全國之力對疫情進行防控,基于疫情的階段性和短期性特征,其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有限,資本市場也會隨著疫情的消退而逐步回暖,并最終會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進程而步入長期穩健的發展路徑。”李全教授進一步表示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