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3 18:47:38
每經小編盤點了關于疫情的10大最新網絡謠言,為你逐一擊破。
每經編輯|盧祥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在全國多地區發生,隨著病情的擴散,很多謠言開始在網上泛濫傳播起來,造成了社會恐慌,擾亂了抗擊疫情的公共秩序。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盤點了關于疫情的10大最新網絡謠言,為你逐一擊破。
圖片來源:攝圖網
謠言一,美國為中國豁免治療新冠肺炎藥物專利?
從昨天下午開始,一則宣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中國豁免了一種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專利,令中國可以直接仿制這種藥物治病救人”的消息,開始在中國的社交網絡瘋狂傳播起來。
有人稱消息來自“彭博”,還有人宣稱這個消息來自“白宮官網”。但“彭博”和“白宮官網”上,并沒有這些內容。
另外,消息中所宣稱的“緊急公開藥物分子結構至4月27日”,就是一個很暴露“智商”的話。因為瑞德西韋的分子式早就公開了,網上隨處都可以查到。而且公開分子式也根本不等于什么“專利豁免”,也不等于就能“仿制”出藥物。
謠言二,談戀愛可以預防肺炎?
2月3日,網絡上流傳一張截圖,截圖上顯示,有官方媒體微博報道稱,李蘭娟院士表示,談戀愛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有效手段。
據錢江晚報,此為網友P圖惡搞,非常時期,不傳謠,不造謠。
每經小編在微博搜索發現,該媒體并未發布過類似微博。
有網友發現,同一時間段該媒體發布的微博是另外一條內容。
謠言三,新冠病毒通過眼神對視傳播?
在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而眼神對視不屬于前述任何一種。
另外,造謠網民已被依法處罰。
謠言四,中國被列入“疫區國”?
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對此,近日網上出現了一些謠言:中國有可能會被列為疫區國,為期三年,中國經濟要倒退20年。
實際上,這些都是謠言!
“疫區國”這個說法并不存在,WHO從來沒有將整個國家劃為“疫區”。另外,PHEIC和“疫區”是兩碼事,PHEIC是對一個衛生事件的判定,看此事件是否對其他地區的衛生構成了威脅。
謠言五,暫免武漢紅十字會救災物資管理
一張“人民日報報道截圖”在網上流傳,該截圖顯示:“ 1月31日,國務院在京召開專門視頻會議,研究并決定暫停武漢紅十字會接收社會捐贈物資并管理發放的工作……”從圖片中看,這篇報道刊發于2020年2月1日人民日報第三版。
記者查閱了2月1日《人民日報》第三版的內容,并沒有發現這篇題為《暫免武漢紅十字會救災物資管理》的新聞。
仔細辨別的話,截圖相關內容新聞要素大量缺失,所擬標題沒有主語,文章第一行有明顯的格式錯誤。且規范的稱呼,應為武漢市紅十字會,而不是武漢紅十字會。
謠言六,南京自來水氯氣消毒已用最上限標準
網上熱傳“南京自來水氯氣消毒已用最上限標準”“建議家中喝的水、燒飯的水,先開蓋露置在空氣中讓其揮發一下后再用”,這則消息1月30日在南京熱傳,引發市民擔憂。
1月31日早晨7點31分,南京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官方微博辟謠稱,南京市自來水水質優良,市民可以放心飲用。
謠言七,“吃XXX可防止冠狀病毒肺炎”
流傳版本:吃辣椒、香蕉、草莓、大蒜、喝茶、酒、陳皮水、大蒜水等。流傳中多借用“鐘南山建議”或是某位營養專家、權威媒體等名號。
均衡飲食,有助身體健康,但是說“某種特定食物可以抑制/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都是謠言。
謠言八,洗熱水澡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1月28日,一則名為“勸君洗一熱水澡,新型病毒大減少——致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的建議書”在不少微信群里轉發,一名免疫學博士建議通過洗熱水澡保護新型冠狀病毒易感人群。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1月28日向廣州日報記者表示,“在家里洗(泡)熱水澡和高溫消毒是兩碼事,洗熱水澡保護易感人群不宜宣傳”,高溫消毒是專業的事情,跟在家里洗熱水澡不一樣。
謠言九,“病毒沒那么厲害,感染的都是老年人,年輕人沒事”
全部年齡段的人都需要做防護。
不易感≠不會感染,年輕是資本,可是也別拿命去賭。
厲害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目前的流行病學而言,兒童、年輕人對病毒不易感,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家可以掉以輕心。
謠言十,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口罩厚度不等同于防護效果,醫用外科口罩摸上去比較薄,但過濾效果卻很高。
另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群不是私密空間。群員隨意散布未經核實的謠言,要擔責。同時,群主也應積極履行責任,不讓微信群成為不實信息的“發酵池”。因微信群里出現有關疫情的不實信息,近期已有多名群主被約談、批評。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環球時報、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央廣網、上海科普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