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31 19:46:59
每經編輯|張弩
每經特約評論員曹中銘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無情,人間有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各方的心,越來越多的企業或個人加入到支援隊伍中來。其中,上市公司又成為個中的焦點。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面前,更應勇于承擔肩上的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和員工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上市公司作為各行各業中的排頭兵、領軍者,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理應走在前列。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鼠年春節開始,呈現出愈發嚴重的態勢。確診人數、疑似病例、死亡人數都開始出現大幅上升。如截至2020年1月31日11時26分,全國確診人數已達到9685人,疑似病例人數上升至15238人,死亡213人。雖然治愈人數也達到了176人,但顯然不及公眾的預期。而在重災區湖北,包括省會武漢在內的眾多城市都采取了“封城”的舉措,本人農村老家也采取了“封村”、“封路”的措施,目的是為了防止病毒的傳播與感染更多人。
受疫情的影響,國務院決定春節假期延長三天,而湖北本地,則要求企業在2月13日24時前不要復工,學校、幼兒園等則需要根據疫情調整開學時間。這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對于控制疫情將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此次疫情何時會出現拐點,何時才會徹底結束,目前還不得而知。疫情爆發后,在重災區湖北本地,則出現了醫療物資短缺,醫護人員不足等方面的問題,這一現象,在其他省份也相繼出現。在此背景下,眾多上市公司紛紛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以捐款或捐物等方式,支援各地方抗擊疫情。比如有上市公司捐出巨資的,有無償支援防護服的,有捐出醫用口罩的,也有捐贈醫療設備或其他方面物資的。
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社會各方提供的助力,對于抑制疫情的發展與蔓延,對于維護社會大眾的健康,特別是對于維護處于抗擊疫情一線廣大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對于提振感染者與醫護人員的信心等方面,顯然都是大有裨益的。
比如1月27日,新華保險宣布通過新華人壽保險公益基金會,向在武漢地區抗擊疫情的近20萬名醫護人員每人贈送30萬元保額的保險保障,總風險保額約600億元。處于一線的醫護人員所面臨的感染風險,其實是非常大的,而目前已有醫護人員感染的病例出現。又如招商銀行,在1月25日就決定向武漢慈善總會捐款2億元,成為截至目前為止捐款最多的A股上市公司。而在除夕夜,招行武漢分行的工作人員還趕往網點,為武漢某醫院奮戰在新型肺炎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加急發放春節特別慰問金。再如復星醫藥,其在海外采購且符合醫用防護標準的五萬套防護服、10萬只防護口罩已運抵國內,并相繼投入使用。截至25日夜,復星在全球范圍已確認購得醫療物資共計近60萬件,其中,醫療口罩超33萬個,防護服超27萬件。這些上市公司的捐款捐物,以及為醫護人員提供保險保障的行為,能夠讓醫護人員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對于抗擊疫情將產生積極影響,并為最終取得勝利提供支持。
事實上,在重大災害、災難面前,我們都能看到上市公司的身影。2003年的“非典”如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如是,此次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亦如是。這也凸顯出眾多上市公司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其實,上市公司承擔的社會責任,并不局限于投資者責任、資本市場責任等,還包括環保責任、員工責任、市場責任、區域責任,此外,像發生此次的疫情等,上市公司都應該綜合考慮自身的企業特色、行業地位、業績狀況、能力大小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
而且,上市公司勇于承擔社會責任,自身其實也會是受益方。當年的“非典”,曾經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眾多上市公司也深受其害。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如果任由其發展,后果顯然也是不可想象的,最終無疑會影響到整個經濟的運行,上市公司無形中也會被波及。而早日戰勝疫情,無論是對于社會,對于普通老百姓,對于上市公司等各方,將產生多贏的格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