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22 17:37:15
每經記者在《航天通信45億驚天巨雷背后:深喉揭露神秘“C單業務”造假》一文中曾介紹過*ST航通收購智慧海派的背景。在*ST航通1月21日發布的21條公告中,首次披露了智慧海派虛構業務的金額以及主要交易對方。而上交所同日火速下發問詢函,再次追問原子公司關聯關系等相關問題。
每經記者|劉玲 每經編輯|魏官紅
圖片來源:攝圖網
1月21日,航天通信連發21個公告,不僅承認了原子公司智慧海派存在“一條龍”造假鏈條,還對2016年至2018年度的業績進行追溯重述,重述后經審計的歸母凈利潤連續三年為負值。
根據相關規定,航天通信股票將在會計差錯更正公告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的特別處理,股票簡稱變更為“*ST航通”(600677,SH)。22日復牌后,*ST航通開盤跌停,報收8.4元/股。
同日,上交所再次下發問詢函,重點關注了智慧海派虛構業務的交易對方問題,要求公司詳細說明就造假所涉業務、資金、客戶、供應商、關聯關系等采取的核查手段或審計程序是否充分適當;要求相關律師對智慧海派與其主要客戶和供應商是否存在實質性關聯關系再次發表意見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月6日發布的文章《航天通信45億驚天巨雷背后:深喉揭露神秘“C單業務”造假》中曾介紹過*ST航通收購智慧海派的背景。
2015年3月,歸母凈利潤虧損近2.5億元的航天通信,看上了一個“重振業績”的絕佳標的——知名手機ODM/OEM廠商智慧海派。上市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作價10.65億元收購智慧海派51%股權。
而彼時智慧海派的股東鄒永杭、朱漢坤、張奕以及萬和宜家承諾,若收購事宜未能在2015年底實施完成,則將承諾智慧海派利潤相應調整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實際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5億元、3億元、3.2億元。
如今,智慧海派業績造假舞弊行為已被“實錘”。*ST航通在公告中也表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智慧海派2016年至2018年度財務報表進行重述,重述后智慧海派2016年至2018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7億元、-7.33億元和-21.77億元。
要知道,自完成收購以來,智慧海派一直是*ST航通的主要利潤來源。如今航天通信稱,智慧海派2016年至2018年分別虛增收入21.3億元、23.7億元、28.1億元,分別虛增利潤總額7.2億元、10.44億元、28.53億元。
經追溯調整,*ST航通連續3年大額虧損,歸母凈利潤分別-11.15億元、-5.12億元、-14.70億元。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3.2.4條的規定,*ST航通股票于會計差錯更正公告披露當日(2020年1月21日)停牌一天,于2020年1月22日開市復牌之日起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截至目前,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尚未結束,鑒于*ST航通2016年至2018年度會計差錯進行更正后連續虧損,如其因上述立案調查事項被中國證監會予以行政處罰,且依據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將面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風險。
在*ST航通1月21日發布的21條公告中,其對上交所下發的智慧海派擔保履約有關事項問詢函、智慧海派相關事項問詢函等進行了回復,首次披露了智慧海派虛構業務的金額以及主要交易對方。
不過,上交所同日火速下發了《關于對航天通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業績事項的問詢函》,重點關注了智慧海派虛構業務的交易對方關聯關系問題,以及*ST航通財務處理問題。
在*ST航通披露的問詢函回復中,披露了智慧海派虛構業務的交易對方名單。上交所對此表示,針對涉及其中多家客戶和供應商的關聯關系、交易實質等異常情況,已于前期多次通過監管函件要求公司及中介機構充分核查。現在,請*ST航通再次詳細說明就造假所涉業務、資金、客戶、供應商、關聯關系等采取的核查手段或審計程序,相關程序和證據是否充分適當,是否已發現異常情況及應對措施,是否存在刻意隱瞞,并論證勤勉履責情況。
并且,上交所要求*ST航通重組審計機構、財務顧問等相關中介機構,說明重組期間實施的審計程序和核查手段,是否發現異常,是否客觀公正發表意見,是否勤勉盡責。請相關律師對智慧海派與其主要客戶和供應商是否存在實質性關聯關系再次發表意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文提到,業績追溯重述后,智慧海派未能完成2016年至2018年度業績承諾。事實上,早在2016年,*ST航通2016年度會計師就認為智慧海派當年業績承諾未達標,但經2017年會計師重新審計,認為智慧海派2016年、2017年業績承諾均達標,并且在回復上交所2017年年報事后審核問詢函中,表示對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判斷審慎、合理。
對此,上交所要求后任會計師和重組財務顧問說明對智慧海派業績承諾實現情況履行的核查程序、與此次公告內容出現重大差異原因、是否勤勉履職及相關依據。
上交所還稱,自收購智慧海派以來,*ST航通長期未能發現其大規模造假、未能接觸到其真實情況。請公司充分說明收購后公司能否對智慧海派實施有效的實質控制,是否有能力主導智慧海派的相關活動,是否存在行使權利的財務、信息、運營等方面的障礙,是否存在形式上控股而實質上不控權的情形。請歷任會計師、財務顧問明確發表意見,充分論述依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