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 2020-01-15 06:14:23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等國內外科研團隊聯合發布的最新海洋觀測數據顯示,繼2017、2018年海洋創紀錄變暖之后,2019年海洋升溫又創新高: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

圖片來源:攝圖網
觀測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溫度比1981-2010年的平均狀態高了0.075攝氏度。從溫度看起來是一個較小的增量,但由于海水巨大的比熱容,0.075攝氏度的增溫意味著海洋已吸收了巨大的熱量。2019年海洋上層2000米熱含量比2018年高了25*1021焦耳,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

自1960年到2019年,全球四大洋中,不同緯度帶上的0-2000米溫度變化趨勢(單位:攝氏度/百年)。紅色為變暖、藍色為變冷。灰色線為氣候平均態溫度(單位:攝氏度)。
數據同時顯示:1987-2019年期間,海洋平均增暖速率是1955-1986期間的450%,顯示出持續的海洋加速暖化趨勢。從海表到2000米的深海、從大西洋到印度洋和太平洋 、從北極到南極海域,均已觀測到的海水變暖的信號。

研究團隊介紹,全球變暖主要是由于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加,使地球系統不斷累積能量導致,海洋累積了全球變暖的主要信號。由于能量失衡,包括海洋、大氣、陸地和冰雪圈的氣候系統被持續“加熱”。海水持續增暖帶來了一系列海洋生物化學要素的變化,包括溶解氧降低、生物種群遷移、海洋生態多樣性下降、珊瑚礁系統白化、海平面上升等等。海洋變暖也為臺風等極端天氣提供了更為充足的“燃料”(能量來源),使得臺風更強、降水更多。這一系列海洋環境變化為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由于海洋對全球變暖的滯后響應,本世紀海洋變化將持續。但是,相對于高溫室氣體排放,施行積極主動的氣候政策,會有效的降低海洋變化帶來的風險。因此,全球各國都應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探尋氣候變化的適應和減緩對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呵護人類和其余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園。
(央視記者 帥俊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