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2019-11-19 13:42:23
最高法19日發布《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網絡犯罪特點和趨勢》(下稱《報告》)并召開新聞發布會。網絡詐騙案件方面,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孫福輝稱,去年微信超過QQ成為網絡詐騙犯罪中使用最為頻繁的犯罪工具,超半數網絡詐騙案件中均有涉及應用微信實施詐騙的犯罪情節。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孫福輝介紹,《報告》主要對2016年至2018年全國法院審理的網絡犯罪案件進行了分析,在內容上分為兩部分,一是網絡犯罪案件基本情況和特征分析,二是網絡詐騙案件基本情況和特征分析。
網絡犯罪案件方面,2016年至2018年網絡犯罪案件已結4.8萬余件,案件量及在全部刑事案件總量中的占比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8年案件量顯著增加,同比升幅為50.91%。
分區域看,大部分案件分布于東南沿海,京、滬、津、渝地區法院審結網絡犯罪案件合計總量僅占6.81%;福建、浙江、山西等十地利用網絡手段實施犯罪的案件占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分年齡看,四分之三的網絡犯罪案件被告人年齡在20至40周歲之間,年齡為28周歲的被告人最多;未滿18周歲的被告人占比逐年降低。
網絡詐騙案件方面,以網絡為工具實施詐騙的情況愈發嚴重,2017年網絡詐騙案件僅占全部詐騙案件的7.67%,2018年占比猛增至17.61%。
分地區看,東南沿海地區以網絡為工具實施詐騙的情況最為嚴重,全國人民法院審結網絡詐騙案件自東南向北部、中部、西部地區逐步減少。
需要一提的是,2018年,微信超過QQ成為網絡詐騙犯罪中使用最為頻繁的犯罪工具,超半數網絡詐騙案件中均有涉及應用微信實施詐騙的犯罪情節;近20%的網絡詐騙案件是在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后進行的詐騙。
來源:中新經緯APP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