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鄭眼看盤:報表、資金特點、換手率 三個要點布局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3 22:51:33

 每經記者|鄭步春    

10月末最后幾天,A股連跌,11月1日(上周五)終于展開反彈,當天各大股指大多上漲1%以上,其中上證綜指稍弱,上周五漲0.99%至2958.20點。總結全周,上證綜指一周累計微漲0.11%,深證綜指周漲0.28%。

上周,權重股表現分化,“兩桶油”表現明顯較弱,銀行股漲跌互現,保險股相對強勢。此外,醫藥、電器股表現強勢。上周公布的PMI指數較弱,預示經濟短期內難以見底,投資者需作好戰線拉長的準備。其實對于經濟情況,投資者即使沒看到經濟指標也應能評估個大概,比如看“兩桶油”業績下滑就能初步估計宏觀面低迷了。

考慮到股指調整時間已較長,考慮到逆周期政策有望加碼,再考慮到外資不斷入場,估計年內余下時間股指漲跌幅度可能較有限,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極難獲取系統性收益,即很難享受因大盤暴漲帶來的“陽光普照”機會。

在股指波動較小前提下,獲利途徑也只能是“輕大盤、重個股”了,而這勢必又以研究個股為前提。本周股價仍將受業績影響而出現分化,市場在見到報表那一刻,并不必然就能充分反映報表情況,有些深層的東西會反映較長時間。

普通投資者很難對報表作出較精確解讀,所以近期應多看些研報,幾乎是唯一解決的辦法了。三季報不像半年報及年報有文字性說明,幾乎全是表格,所以會為普通投資者帶來巨大的閱讀障礙,甚至不排除某些季報反而會起些誤導作用。機構研究部門的信息來源較普通投資者充裕得多,也會與上市公司保持較密切的聯系,故其研報恰好能部分地彌補三季報中缺失的文字性說明。

話雖如此,普通投資者在研讀機構研報時也要多長心眼。就本人長期研究報表經驗來說,應多關注文字中的那些事實性描述、財務數據拆分等,相對漠視他們對于未來業績的預測。

11月既有A股入摩權重提高有利因素,也有大型股密集擴容因素,在這種矛盾情況下,我覺得投資者適度抱團是不得已的辦法。一般來說,在密集擴容時,高換手率的個股相對最易受到沖擊,因為這類個股每天均需大量買盤來維持股價,最經不起有資金抽離。

股價波動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拔河,換手率高意味著多空雙方均使足了力氣,故分出勝負后慣性會較大,即所謂兵敗如山倒。換手率低意味著雙方出力均有限,或者說只是派出小部隊作戰,所以即使分出勝負對大局也不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低換手率品種其實也是有區分的,相對高換手率品種更復雜,辨別的要點是:需分清低換手率是“無套牢盤的低換手”,還是“深套后的低換手”。我覺得前者才是應對密集擴容的相對安全品種,而后者并不安全,因無人關注的冷門品種只要拋盤略增加,就有機會出現超低空跳水。

每年四季度,機構投資者更傾向于結賬、競爭排名等,使其行為較難預測,即極難純由個股基本面來推測行為,為普通投資者操作帶來一些困難。相比較而言,外資這方面特征稍弱。普通投資者在布局時也要考慮上述內外資區別。

綜上所述,投資者在深入研究報表的前提下,如果再能結合各路資金特點,然后再適度考慮到換手率等技術面特征,主要通過這三點思考后,一般就可安全布局了。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財經(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