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動物園要刷臉入園,大學教授起訴:你采集我隱私,泄露誰負責?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3 14:08:06

 每經編輯|孫志成    

近日,發生在杭州的“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引發輿論關注。

據新京報報道,前不久,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收到了來自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一條短信,提示他的動物園年卡如果不進行人臉識別將無法正常使用。

郭兵不同意接受人臉識別,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于10月28日向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當地法院目前已經決定正式受理此案。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大學教授將動物園告上法庭

據新京報,2019年4月27日,郭兵花費1360元,購買了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年卡。該卡有效期為一年,不限次數,入園時要同時驗證卡和指紋。2019年10月17日,園區向他發來短信,稱“年卡系統已升級為人臉識別入園,原指紋識別已取消,即日起,未注冊人臉識別的用戶將無法正常入園。

據錢江晚報,郭兵認為,面部特征屬于個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者濫用,極易危害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9條,“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

據此,郭兵認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通過升級年卡系統,強制收集他的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嚴重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

“采指紋,我是同意的。但是采集人臉信息,我是拒絕的,難道因為我拒絕人臉信息采集,作為年卡用戶的我就不能享受入園的權利嗎?”郭兵說。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郭兵表示,自己對人臉識別在內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有一定研究,“像是之前很火爆的換臉軟件飽受爭議一樣,人臉信息采集我一直持保守態度的。比如,人臉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存在極不確定的安全風險,公安等政府部門出于一定的公共利益考慮采集人臉信息我還可以接受,但是一家動物娛樂游樂場也能采集人臉信息,安全性、隱私性我都表示懷疑,萬一信息泄露誰能負責?

2019年10月28日,郭兵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起訴至法院,請求對方退還1360元的卡費,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指紋打卡太慢才換成面部識別

據錢江晚報,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位于富陽區,是一座規模較大野生動物園,成人門票一次是220元。若你購買年卡,購買者可以在一年的有效期內無限次逛園。

“正是因為性價比比較劃算,年卡的購買量很多,用戶大約有1萬多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工作人員如是說。

年卡只能供購買者本人使用,檢票方式是通過年卡和本人指紋雙重確認。

雙重檢查方式,在實踐過程中,逐漸遇到了一些問題。“指紋打卡耗時較長,每逢節假日高峰期,年卡用戶扎堆指紋刷卡,有的人突然指紋刷不進去,或者是指紋機反應慢了,就會造成門口排長隊十分擁堵的狀況。

因此,有些年卡用戶會向工作人員抱怨:你們的指紋打卡太慢了,能不能換一種入園方式?事實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也正在謀劃“智慧旅游”,檢票和安檢模式的更新也在其中。

經過前期考察,他們選擇了人臉識別。今年7月,正式將人臉識別檢票系統引入,拆除了原來的指紋檢票閘門。

10月17日,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向年卡用戶發送信息表示:園區年卡系統已經升級為人臉識別入園,原指紋識別已取消。11月2日,據新京報,今日下午,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一名工作人員證實,目前指紋識別已取消,入園者只能到年卡中心錄入人臉信息,通過人臉識別入園。

人臉識別爭議不斷

據南方都市報,2010年,Facebook推出“標簽建議”(Tag Suggestions)功能,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找出用戶照片中的好友,提醒用戶對好友進行標注。但一些用戶對該功能提出異議,認為Facebook借此“非法”收集和存儲生物特征數據,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

2015年,美國伊利諾伊州公民Adam Pezen、Carlo Licata、Nimesh Patel分別針對Facebook提起訴訟。他們表示,Facebook在收集和存儲生物特征數據時沒有做到明確告知、沒有征得用戶的書面同意,也沒有說明數據的保存期限,違反了伊利諾伊州《生物特征信息隱私法》(BIPA)的要求。

事實上,“標簽建議”功能近年來一直深陷隱私爭端。今年7月,Facebook同意支付50億美元,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就相關隱私案達成和解。9月,Facebook宣布將該功能設為默認關閉。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據外媒報道,近日,Facebook的上訴請求被美國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拒絕。該案將進入審理程序,除非最高法院進行干預。美國第九巡回上訴法院一名法官認為,Facebook收集的人臉數據,可能被用于視頻監控中的人臉比對或是手機解鎖

與此前創紀錄的50億美元和解金相比,集體訴訟的罰金更大。按照BIPA的規定,每次過失違規行為的罰款為1000美元,每次故意違規行為的罰款為5000美元。這意味著,在該案中,對于伊利諾伊州的700萬用戶,Facebook可能會面臨每位用戶1000至5000美元的罰款,最高可達350億美元。

9月初,一款名為“ZAO”的AI換臉APP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作為國內第一個爆款級AI換臉應用,ZAO的換臉操作門檻很低,用戶在通過人臉識別完成肖像權驗證之后,就可以通過拍攝或上傳人臉照片來合成視頻。其將之前只是聽說的技術帶到現實生活中,引發了諸多爭議,例如收集人臉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未獲用戶明示同意、個人信息處理規則不清晰、過度索取肖像權、著作權侵權、數據泄露或濫用風險等。隨著相關爭議不斷發酵,ZAO對獲取用戶同意的方式和用戶協議、隱私政策中相關條款作出了調整。

ZAO的火爆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9月3日,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對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問詢約談,要求其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主管部門要求,組織開展自查整改,依法依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規范協議條款,強化網絡數據和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工信部同時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防范自有業務平臺被利用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等風險隱患。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京報、錢江晚報(記者:章然、肖菁)、南方都市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