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宇宙大開發!地月空間經濟區聽說過嗎?

上證報 2019-11-02 14:53:38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國有很多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還有很多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

但是,你聽過地月空間經濟區嗎?

這不是天方夜譚!中國科學家已經提出,2049年要建成地月空間經濟區了。

據《科技日報》11月1日報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日前在北京透露,我國力爭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地月空間經濟區。

產值可達10萬億美元以上

在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科技委成立40周年之際,一院科技委首屆科技年會暨2019年CALT論壇于30日在北京舉行。多位院士、專家學者圍繞“擁抱航天新時代、發展航天新經濟”主題,聚焦地月空間、智能航天、商業航天等話題開展交流探討。

包為民在《關于開發地月空間的若干思考》報告中表示,未來我國地月空間的經濟總產值潛力巨大。在巨大的經濟效益面前,我國要開展高可靠、低成本、航班化的進出空間運輸系統研究,力爭在2030年完成基礎問題研究,突破關鍵技術;2040年建成高可靠、低成本、航班化的航天運輸系統;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地月空間經濟區。

據了解,地月空間經濟區的范圍主要集中在近地空間、月球引力空間和地月轉移空間,其業態包括基礎產業、應用產業、開發與利用產業、拓展產業,將由航班化地月空間運輸體系、空間資源探測與開發體系、空間基礎設施體系三大體系組成。

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前后,我國每年在地月空間經濟區的總產值可達10萬億美元以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譚永華表示,幾十年來,中國航天氫能應用掌握了一系列主要核心技術,包括制氫、儲運、液氫加氫站、氫燃燒、氫安全應用規范等。目前,這些經驗、成果、技術正逐步推廣應用到民用方面。

他認為,氫能在未來的太空探索中也將大有可為。未來在地外太空探索中,可由氫氧發動機輸出動力、氫氧燃料電池提供能源,實施“地外動力—能源—生保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滿足地外生存、生活、生產需要。屆時,地外金屬礦開采也指日可待。

各國掘金太空經濟

航天產業已經進入包括地月空間在內的太空經濟新時代。

北京時間10月28日晚,“太空旅游第一股”維珍銀河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載人航行到100公里的高空,在失重狀態下漂浮10分鐘,票價25萬美元,目前已有603名客戶排隊等候。此外,大約3000名客戶表達了潛在意向。

2004年,理查德•布蘭森創立維珍銀河,希望進行商業領域的太空探索。過去數月,維珍銀河已經將5人送上太空,足以載入商業載人航天領域的史冊。

同樣瘋狂的還有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創辦人馬斯克。他在今年9月底召開的發布會上宣布了公司生產的全球首架民用載客太空船星艦的資料。

公司希望,星艦能夠同時帶100人前往太空旅游,前往月球、火星或其他目的地,并可讓乘客平安返回地球。馬斯克預料,星艦的初型會在未來6個月內,試飛到地球軌道(2000公里)。

未來第一位搭乘星艦太空船的旅客,或是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預料他的繞月之旅會在2023年成行。

上證報 梁敏 李苑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編 郭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宇宙開發 地月空間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