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新能源

每經網首頁 > 新能源 > 正文

前9月業績預增 安進:江淮從未迷失方向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3 17:11:29

 每經記者|叢剛 李星    每經編輯|段思瑤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商用車企業轉型乘用車化發展,成功者寥寥。

江淮汽車,這家有著55年歷史的安徽地方國企,正在遭遇轉型發展的陣痛。商用車銷量保持著在細分市場的領先,乘用車業績卻一路走低,業界的質疑逐漸增多,甚至直指企業掌門人安進,讓這位已經在企業服役44年的“江淮老兵”備感壓力。

“我預演了好多次,你們今天是不是來審問我。”已經執掌七年帥印的江淮掌門人,一直低調面對媒體,“如果不是接受采訪,這個時間我就去車間了。”

掉皮的沙發,破舊的木門,年銷售額超過500億元的江淮汽車集團管理層仍然集中在“老廠區”辦公,雖然十幾公里之外嶄新的新港基地早已投入使用,但工程師出身的安進始終保持著江淮汽車的創業傳統,低調務實、艱苦樸素。

一直低頭走,是不是忘記抬頭看路了?

“江淮什么時候都沒有迷失方向。”安進看了一眼記者,然后把自己對行業發展、市場變化以及江淮的戰略想法一一道出。

從最高點跌落

2016年,江淮汽車產銷量達到歷史最高峰,當年完成銷量64.33萬輛,同比增長9.4%。此時,安進已經接任董事長職位四年時間,此前他在總經理的位置上干了12年。

從2002年瑞風上市開始,江淮邁出了向乘用車轉型的步伐,該車型一度占據國內MPV市場60%以上的份額。2008年,順風順水的江淮推出了首款轎車賓悅,標志著江淮汽車全面進入乘用車領域。

從開始生產乘用車到2016年的巔峰時刻,依托市場的整體高速增長,江淮也一路高歌猛進,年產銷量邁過50萬輛門檻之后,甚至也設想過百萬輛的產銷計劃。但是,整體市場高速增長的戛然而止,讓大部分企業措手不及。

此后兩年,江淮銷量急轉直下,2017年,江淮汽車銷量下降超過20%,僅完成51萬輛,2018年再度縮水至46.2萬輛。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江淮乘用車累計銷量約為12.72萬輛,商用車累計銷量約為19.35萬輛,商用車在江淮汽車的銷量占比仍超50%。“這是因為江淮汽車在乘用車領域起步較晚,缺少相關核心技術與平臺,以及能夠參與市場競爭的乘用車產品。”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

“中國汽車的發展與改革開發,GDP的增長相關聯,高速增長了28年”安進說,當時都能跟得上,但是當需求下降,產能還在增長的時候,問題就會到來。

而此時,商用車企業的轉型乘用車的企業基本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多年的高速增長隱藏了“商轉乘”的風險,江鈴、福田、東風柳汽等企業雖然都抓住了市場的機遇期,但是在市場下行的大趨勢下,短期變現能力卻又變成了發展的負擔。

戰略轉型初見成效

從2017年開始的增速放緩,甚至開始下滑,安進并不是沒有預見。他始終認為,江淮的乘用車實力尚待加強,還是商用車更有底蘊。

但是轉型又是必須堅持的,因為它關乎到江淮的未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是要堅定地去轉型,去改變,不能遇困難就退縮。”安進說,江淮要由傳統造車企業向新能源汽車轉型。

從2017年開始,江淮汽車從乘用車產品平臺化、營銷數字化、渠道便利化等方面進行了重點調整。平臺化成為江淮在乘用車突圍的戰略選擇,江淮自主開發的全新模塊化平臺JE-GS,能覆蓋從A0級到B級SUV、轎車和MPV等不同車身形式,同步匹配搭載純電動、燃油車及混合動力等多種動力。

兩年6款新產品,是江淮乘用車給自己布置的任務,囊括小型到中大型SUV和轎車產品。安進談到,江淮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去轉型,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在能源方式上,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其次是在產銷比例上,要加快國際化轉型;第三,在合作模式上,要加快從封閉的自我到開放合作的轉型。

“在當前形勢下,江淮汽車以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為抓手,全方位推動產品轉型、市場轉型、經營轉型。”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江淮要做的是“穩”,然后在“穩”中求進。“江淮汽車首先要做的是不成為客戶的負擔,想辦法給股民創造更多獲利機會,不讓股民們擔驚受怕。”

從江淮汽車發布的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來看,江淮汽車實行的戰略轉型升級策略已初見成效。10月16日,江淮汽車發布2019年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預計今年1-9月份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4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約0.76億元,同比增長約1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0.48億元。

江淮汽車方面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公司主動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嚴格加強成本費用管控,從而提升了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

對外合作逐步落地

在乘用車上,除了對產品、市場、渠道進行調整外,江淮汽車還希望通過對外合作的方式提升品牌力和技術實力。如,2016年4月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為蔚來汽車“代工”生產企業。

這是江淮主動擁抱互聯網的一次試驗,希望通過導入“互聯網+”模式,與用戶建立起最有效的聯系,可全程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逐步實現2B向2C的轉變,實現從制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截至2019年9月,江淮蔚來ES8及ES6已交付22000多輛。

除了與蔚來汽車合作外,2017年6月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該項目是中外合資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首個項目。值得注意的是,江淮汽車新推出的車型嘉悅A5將與江淮大眾共線生產。

此外,江淮汽車與康明斯于2018年年底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安徽康明斯動力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合資公司將對江淮汽車現有的產品線進行優化,同時引入康明斯全新B系列產品平臺。

通過合資合作讓江淮知道了自己哪里不行,未來江淮汽車將保持“油+電”并行的技術路線。安進說,今天的江淮,絕對不會在乘用車上追求大規模,但是要在細分市場有規模,未來A、A+車型將是我們重點布局的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