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名下公司申請上市,施一公有望躋身十億富豪!網友:讓科學家都成為大富豪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8 22:21:04

 每經編輯|何小桃     

施一公,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有很多標簽: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施一公還有一個身份:生物醫藥公司的創始人。昨天(10月17日),施一公擔任聯合創始人的諾誠健華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諾誠健華在上市前的最后一輪融資估值為8.8億美元,約合62億元人民幣。據此計算,施一公夫婦持有的15.34%股份價值近10億元。上市后,此部分股權價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最新估值8.8億美元,產品尚未商業銷售

上市申請書顯示,諾誠健華由崔霽松博士及施一公博士于2015年共同創辦,是一家處于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專注于研究治療癌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療法。

公司介紹稱,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團隊發現并研發了九種候選藥物,包括一種處于注冊性試驗的候選藥物、兩種處于I/II期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及六種處于IND準備階段的候選藥物。

公司管線中三種處于臨床階段并涵蓋了主要癌癥適應癥且具有潛力成為同類最佳及首創的腫瘤候選藥物包括:奧布替尼(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ICP-192(泛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泛FGFR)抑制劑)及ICP-105(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4(FGFR4)抑制劑)。

財務資料顯示,目前,諾誠健華的產品尚未獲準進行商業銷售,尚未從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益。自成立以來的各年度內持續產生經營虧損,截至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諾誠健華分別實現營收10.2萬、161.7萬和59.3萬元人民幣,對應凈虧損3.42 億、5.54 億與3.22 億元人民幣;研發開支分別為6290萬元、1.497億元與9480萬元。

2016年至今,諾誠健華類似獲得融資額超過2.7億美元,其中單筆最大的為逾1.6億美元,最新估值8.8億美元。

施一公任諾誠健華董事,夫婦持股15.34%

諾誠健華主要股東為崔霽松、趙仁濱、Hebert Pang Kee Chan、林利軍、GIC、Vivo Capital。

其中,趙仁濱持股15.34%。趙仁濱為施一公配偶,是諾誠健華生物學及臨床開發策略執行總監,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博士,超過15年新藥研發經驗,前PPD旗下保諾科技藥研生物學總監、前美國強生公司主任研究員。

諾誠健華官網截圖

雖然作為聯合創始人的施一公并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但因為他和趙仁濱為配偶關系,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的規則,施一公博士被視為于該等相同數量的股份中擁有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的一場演講中施一公稱表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勵科學家創業。”

那么,施一公在諾誠健華擔任怎樣的角色?

申請書顯示,施一公同時為諾誠健華的非執行董事,參與如策略等重大事宜的決策,也是公司的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諾誠健華稱,公司內部研發能力由全球知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博士及癌癥基因組學專家張澤民博士(科學顧問)提供支持。公司已分別與施一公及張澤民訂立獨家戰略合作協議。

諾誠健華官網截圖

根據各有關協議,施一公及張澤民對公司研發活動提供若干協助和指導,合作費用視乎具體項目而單獨確定。合作產生的知識產權將分配予負責開發該知識產權的一方,而共同或利用公司提供的關鍵資源所開發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將通過雙方協定或依法確定。兩份協議訂有專有條文限制施一公及張澤民與任何第三方訂立類似合作。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查詢啟信寶發現,施一公參與過的公司共3家,除了諾誠健華之外,他曾是北京青耕貝達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股東、董事長,北京創研杏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股東、執行董事、經理。不過,諾誠健華之外的其余兩家公司都已注銷。

啟信寶截圖

施一公有多牛?

施一公出生于1967年5月,父母親給他取名“一公”,希望他“一心為公”。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華生物系,成為生物系復系后的首屆本科生。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1997年4月,他還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課題,就被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聘為助理教授。短短9年間,他就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最高級別的教授職位,并很快成為學校分子生物學系的領軍人物。

2008年,施一公放棄美國優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條件,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作為享譽世界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的回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學術界引起震動,《紐約時報》在頭版進行專門報道,探求其中原因。

“其實,我的動機再簡單不過:報效生我養我的祖國,這是每個中國人深入骨髓里的使命感與歸屬感。”施一公表示,“我希望能在自己年富力強的時候回來為祖國健康工作至少30年。”

2009年,施一公開始主持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后,積極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工作體制機制,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核心,大力提升清華大學生命學科水平。

2013年,當選中科院院士;2014年,掛職北京市衛計委,任副主任;2015年,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在施一公之前,發國際頂級期刊CNS(Cell,Nature和Science)對于中國學者來說非常困難。而施一公發CNS易如反掌,不僅一年能發很多篇,2016年8月26日更是有兩篇姊妹論文在Science上同時發表。此外,他還能在這些期刊上發一個主題(剪接體)的連載。

2017年,施一公摘取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100萬美元獎金,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復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2018年,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創立西湖大學并任首任校長。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學的目的“一定是保障中國的科技未來”,“我想有二三十年,西湖大學一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等學府”。

網友評論:讓科學家成為大富豪

@但斌:施一公所創公司申請上市!有望躋身十億富豪,曾是清華副校長,后又創西湖大學,學問做得好就應該有錢。

@manmanbabi:希望中國所有有本事的科學家都變成富豪。

@狙擊CB98:讓科學家都成為大富豪才是對科學家最大的尊重!

@南國閑夢:科技應該轉化為生產力,造福人類

@此生平凡亦是福:讓科研人員富起來,又不影響科研,豈不美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施一公 公司 申請上市 富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