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3 00:21:38
每經記者|鄭步春
上周,A股跌后反彈,全周滬綜指累計跌0.82%至3006.45點。深主板、中小、創三綜指周跌幅分別為0.35%、0.16%和0.27%。滬指表現明顯較弱,這與權重股近期始終低迷相關。
科技股主線仍比較清晰,上周五聞泰科技、圣邦股份、中國長城、滬電股份等大漲,再次吸引了市場眼球。若仔細觀察上述表現較強的品種,不難發現這些正是我之前提及的兩類股,即一是業績相對明朗的品種;一是硬核科技品種。
參與科技股的資金是比較雜亂的,游資及散戶的參與度遠較以往大白馬高,有些持中線投資的思路布局,但也有些仍采取以前那種短炒題材的思路,比如最近股票名中只要“東方”字樣就能成為上漲理由,這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投資者如果參與科技股,最好得認真分辯真假,要不然就更容易被人耍,最終被晾在山頂。辨別科技股不是僅看名稱,也不能僅看主營業務,得看實質科技含量及行業前景。如果投資者實在分不清,那在走勢上多少也能看出一些。
一般來說,個股連續漲停越多,其為假科技股的機會其實也就越大。真正的科技股質地優良,籌碼是很難集中的,質地差的籌碼更易被人震出。三個和尚沒水喝,質地越好籌碼越難集中,故越不易連板。
基于同樣道理,優質科技股也很難出現像樣的回調。不少科技股漲幅已大,投資者恐高十分正常,想逢低介入更正常,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不得不提醒投資者,貌似合情合理的想法在實戰中也許是行不通的,是容易落空的。投資者不妨看一下卓勝微走勢,或許就會有些感悟。
上周五為A股更多地納入相關國際指數的時間節點,尾市少數權重股急拉尾盤,如長江電力、美的集團之類。更多的權重股是砸尾盤,如中國國旅、上海機場、恒瑞醫藥、海天味業之類。
尾盤砸得最多的是中國國旅與上海機場。市場中各類猜測都有,也許漏了一個——這兩股上周一納入新華富時A50成份股。既然這兩股較其他權重股多了一件事,那么套利成分當然也會多一點。
我在上周五建議倉重者短線逢高減持,理由是被動資金進場節點之后買力會驟減。然而A股影響因素極多,所以其真正走勢始終存在變數,所以投資者還得不斷參考新消息,看看是助漲還是助跌。
在各類大消息中,近期較重要的是與貿易協商相關的消息。由上周末貿易相關消息來看,基本上屬于“平平淡淡”,只能勉強算中性,這就可能令一些樂觀者失望了。上周五夜間美股盤中忽然殺跌,人民幣匯率及新華富時A50期指也忽然走弱,這些盤面波動也許折射出市場的失望情緒。
投資者如果階段性減持些籌碼,大幅踏空風險應該不是很大,因為能漲的品種要么短線有些超買,要么中線相對位置偏高。
再由資金層面來看,當前市場資金面雖然整體上偏松,但其實也較克制,這樣的資金面或難以支持股市過猛上漲。上周五短端LPR利率小降5個基點,其實是人們能想到的“最低降幅”了。我相信未來資金面一時還難有太多變化,所以接下來能顯著影響股市的因素只能是中美貿易協商及上市公司三季度財報。
考慮到宏觀經濟指標不強,所以投資者更應提防部分提前炒高個股因業績增速不太匹配而殺跌。投資者若沒有扎實研究能力,那還有兩個辦法稍稍補救,一是不過度追漲;二是適度分散投資。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 +財經(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