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A股還欠股民一個牛市?滬指年內93次沖過3000點,逢場作戲還是真心實意?到底該不該有"牛市情結"

券商中國 2019-09-22 06:45:49

上證指數真心和3000點纏綿悱惻93次了,得不到又放不下,簡直是折磨人的93次虐戀。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么多年來,3000點關口一直都是A股投資者心上的一道坎,看得比長城還重。不管是往上還是往下,只要大盤一靠近3000點,大家都格外緊張,不夸張地說,每天都是3000點定悲喜,得之彈冠相慶,失之“抱頭痛哭”。

有網友做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統計:截至到9月12日為止,上證指數已經向上突破3000點92次,加上上周五的1次,應該是93次了吧?

想想也挺好玩的,上證指數真心和3000點纏綿悱惻93次了,得不到又放不下,簡直是折磨人的93次虐戀。仔細分析,這些真真假假的突破可分為三種情形:

第一,假戲真做。前收盤在3000以下,當天收盤在3000以上,一共42次。

第二,虛情假意。前收和當天收都在3000以下,但盤中最高超過3000,一共26次。

第三,戲假情真。前收和當天收都在3000以上,但盤中最低低于3000,一共25次。

由于只統計日K線的原因,同一個交易日盤中多次突破3000點也只統計一次突破。

從2007年2月16日第一次見到3000開始,一共經歷了306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2926點,在3000以上有1263天,3000以下有1797天。

該網友表示,由于上證指數失真嚴重,受中石油和四大行影響太大,而四大行和中石油,尤其是中石油發行價過高,拖累了上千點指數,所以也沒什么太多的參考價值,也就是統計著玩玩。

不過,大爺我覺得這個統計還是有價值的,它至少可以幫助我們認清3000點的真實面目,3000點沒啥特別意義,不是萬里長江城,不過是一道門檻,股“腳”邁進邁出,如此而已,最終能學會將3000點放下,視3000點若等閑,練就“得之我幸,使之我命”的良好心態。

但是,即便投資者對3000點的得失看淡了,他們心底里的那份牛市情結,怕是一輩子都沒法釋懷。

過度“牛市情結”不可取,但牛市夢還要繼續

上周,在大盤躑躅3000點關前之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一篇題為《終結“牛市情結”——我們從2015年股市危機中學到了什么》的講話,激發了市場的熱議。

關于牛市情結,我覺得這不是A股所特有的東西,從廟堂到江湖,從總統到民工,從大鱷到韭菜,莫不以牛市為喜,以熊市為悲,有股市的地方恐怕就有牛市情結,或者說都有一個不愿醒來的“牛市夢”,只不過,A股的牛市情結要特別深厚一些,究其根本原因,還在于A股長時間牛短熊長的格局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還沒有出現過一次持續時間較長的真正意義上的牛市。

過往的幾次牛市,總是來去如風,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就匆匆結束了,高位參與的投資者反而經常被這樣的“牛市”套牢了。這種快牛或者瘋牛對投資者的傷害有時候比熊市還要大,所以,A股的投資者特別羨慕像美股歷史上出現過的那種可以持續數年甚至十幾年的大牛市,沒有得到過的東西,就特別想得到,沒有實現過的慢牛長牛夢,也就特別強烈。

當然,作為站位極高的前監管部門主席,肖鋼更多的是從市場健康發展以及投資者如何防范非理性行為帶來風險的角度來看牛市情結這個東西,高屋建瓴地闡述了過度牛市情結的危害。

但是,當我站在A股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位置上來思考的時候,對這種過于強烈的牛市情結,還是能夠理解,或者說同情。

肖鋼認為,在牛市情結下,政策以寬松基調為主,呈現激勵政策多,控制政策少的特征。股市泡沫往往發生在經濟轉型時期,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往往較為寬松,實體經濟回報較低,充裕的流動性就會沖擊各類金融資產,催生資產泡沫。比如,2015年我國股市危機的性質是由資金杠桿導致的流動性危機,引發了投資者大面積恐慌。與歷史上幾次股市大跌相比,危機情況非同尋常,極有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果斷出手救市,是完全有必要的、正確的,從當時實際情況看,也是唯一的現實選擇。

肖鋼表示,證券監管定位是“兩維護、一促進”: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他指出,縱觀全球股票市場發展歷程,每次股災后,各方面都會對暴露的問題進行反思,出臺法規推動市場改革與發展。從境內外的實踐中可以看出,監管部門都認真總結,出臺了改革舉措,不斷完善市場治理,他本人也是很有信心,相信經過2015年股市危機過后,我國在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促進金融脫虛向實、回歸本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些改革必將推動中國股市的發展,中國股市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肖鋼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期間,對建設健康穩定的資本市場發表了不少真知灼見,現在看來,有不少講話其實也是在為股市打氣,顯然他也是希望股市走牛的。比如,肖鋼曾說資本市場二十余年發展由小及大,正加快形成多層次的市場體系,成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載體。我國資本市場充滿活力,青年人應當成為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發展的生力軍,為“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還比如,肖鋼曾經還提出,改革牛理論成立,市場不差錢,實體經濟越差股市越漲的判斷沒道理,牛市建立在政府有能力保7%的預期基礎上。

由此可見,肖鋼上周的演講,雖然主張終結“牛市情結”,但他并沒有拋棄“牛市夢”,他說,“我是主張有牛市的,不是不要牛市。”

圖片來源:攝圖網

A股還欠股民一個牛市

牛市夢看起來是投資者的夢,實際上,這個夢想的實現,需要一個不斷邁向健康、成熟的市場環境,而這需要政府監管部門的努力。

從歐美成熟市場對待金融市場的監管體系來看,政府既要敬畏市場,也要在必要的時候,伸出有形之手,特別是當市場出現嚴重危機的時候,坐待市場出清往往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高度崇尚市場經濟體制的美國政府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經過權衡利弊之后,最終還是選擇了直接干預。事實證明是明智的,很快,在次貸危機的廢墟之上,美股展開了長達十年的大牛市。

肖鋼認為“監管部門把股市上漲看成政績是不應當有的情結!”,我理解的是,在市場處于相對穩定狀態下,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就好了,這個時候,監管部門確實沒有必要去過度關注股市的漲跌。

但是,當股市處于危機狀態,信心缺失推動股市非理性下跌,而且這種下跌負反饋鏈條沒有辦法通過市場自己的手去扯斷之時,有形之手就需要干預。假如監管部門通過有力措施,恢復了市場信心,讓股市回到上漲趨勢上來了,這個時候,股市上漲是不是也可以算是監管部門的政績呢?

在市場出現信心危機的同時,政府主管部門和金融高官出面進行信心喊話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提振信心、化解危機,是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做法。2018年10月底,多重因素導致A股市場加速下跌,令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融資風險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以副總理劉鶴為代表的金融高官出面進行信心喊話,監管部門快速反應,出臺的一系列穩定市場的措施,政策底終于出現,信心回歸,市場止跌回升,質押融資風險得到了有效化解。

監管部門需要打造一個體現“三公”原則的健康的股市,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而一個健康的市場,絕對不應該是原地踏步的市場,絕對不應該是與經濟發展趨勢背道而馳的市場,股市上漲,發揮經濟發展晴雨表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優化資源配置與價格發現的功能,這正是健康市場的重要特征。歐美發達國家,監管部門甚至政府金融部門的高管以及總統都是以股市上漲為傲,以股市下跌為恥的,特朗普甚至將美股迭創新高當作自己的政績和競選連任的本錢,去年圣誕節前后,美股暴跌,特朗普和財長都急著跑出來進行信心喊話,財長甚至打電話給各大金融機構CEO,問他們要不要錢,都是希望股市上漲的。

回到A股,如果沒有牛市,那如何滿足人民群眾財富保值增值的訴求呢?所以,為A股營造一個可持續的健康的慢牛格局,符合國際慣例,也符合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畢竟,目前股權資產只占了我國居民資產總額的3%,日本是6%,美國是32%,中國股市應該容納更多的居民財富!

記得肖鋼曾經說過,市場上不少觀點認為,投資交易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兩廂情愿”的事情,投資虧損是投資者“愿賭服輸”或“自作自受”的結果。這些觀點貌似有理,實則漠視投資者,是政府監管不作為的表現,也是股權文化不健康的反映,有違正義原則和契約精神。

肖鋼在主席任上還說過,資本市場是一個資金場、信息場和名利場,因而必須是法治市場,要高度依賴健全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

在肖鋼看來,只有依法治市,才能有效地保護投資者,中國的股市才會有未來。

圖片來源:攝圖網

牛市夢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現階段,中國正步入后工業化時代,A股將在后工業時代中迎來巨大的機遇,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牛市夢離“好夢成真”應該越來越近了。

據民生信托的一份研報分析,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變化,按照工業化發展速度,人類社會可以分為前工業化、工業化和后工業化3個階段。新千年以來,我國工業化進程加速,已經提前實現黨的十六大所提出的2020年基本工業化核心目標和主要指標。當前,中國作為世界最大工業生產國,已經出現了后工業化時代的基本特征。

具體而言,完成工業化進入后工業化階段的主要標志是:人均GDP超過9910美元;農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比重低于10%,并且工業比重低于服務業;制造業增加值比重大于60%;農業就業比重低于10%;城市化水平大于70%。按照此標準,美國、英國、德國與日本大約在1975年至1985年完成工業化并進入后工業化階段,韓國大約在1985至1995年完成該階段轉換。而根據現有數據與增速的測算,我國將分別于2020至2022年達到上述各項指標的標準。我們正在逐漸步入后工業化時代!

在后工業化時代里,實體經濟增速減緩,無風險收益率下降,以權益為代表的風險資產估值中樞上行,權益市場將迎來巨大機遇。

第一,在工業化階段,居民收入隨經濟發展保持高速增長,其可投資收入得到快速積累,將成為一筆巨大的可投資財富。而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后,伴隨著雇員收入增速下行和財產性收入需求提升,居民權益性投資的動力日益增強。

第二,后工業化時代權益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占比大幅提升,價值投資理念逐漸占據主流,非理性博弈和波動減少。與此同時,金融創新措施持續推進,各項政策積極引導權益資產配置,權益市場不但趨于積極有序,而且市場活力明顯提升,風險收益水平得到顯著改善。

第三,后工業化時代行業結構進一步改善,龍頭崛起。因為行業增速放緩,盈利平下行,具有品牌、技術和成本等優勢的龍頭企業優勢凸顯,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往往通過并購整合、產業升級和國際化戰略尋求發展,保持增速的同時提升估值。在證券市場中則體現為龍頭企業盈利能力抬升、穩定性加強、周期性減弱,權益資產享受超額回報率。

正是如此,在后工業化時代股市通常會進入甜蜜期。根據發達國家的歷史發展經驗,在工業化完成之后,美國、英國與日本股票市場指數分別抬升了28倍、26倍和6倍,而其核心指數估值分別擴張了2.9倍、1.6倍和6倍。

據民生信托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在目前市場資產配置中,房產資產占比65%,現金及存款占比28%,保險類資產占4%,股票類權益資產僅占總資產的3%。而美國、德國與日本的國家居民股票類權益資產占比分別為32%、10%與6%,僅市場體量這一方面,A股市場的市場就已經具有成倍增長的巨大空間。從產能周期方面看,繼2007年至2015年持續去產能之后,國內產能周期見底回升,供需關系開始改善,硬資產已經具備盈利持續改善的基本面支持。因此,可以預期,未來中國股市將進入長達10年以上的高收益甜蜜期。現階段,A股已經準備跨入甜蜜期的門檻,即將迎來嶄新的階段,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站在歷史性的關口,并將共同見證下一個輝煌的時代。由此看來.,A股市場的牛市夢真的有可能實現哦。

但愿未來,上證指數終有一次向上突破3000點是真心實意而不再是逢場作戲,太長時間的等待,總有圓夢的一天吧。

《淮南子·道應訓》中有句名言,“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意思是說,取得勝利并不是最難的,保持勝利、鞏固勝利成果更艱難。

快牛瘋牛易,慢牛長牛難,惟其難,才值得向往。

券商中國 程大爺

聲明: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編 郭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股 牛市 牛市情節 3000點 股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