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瞄準“一帶一路”紅利 西安入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9 23:23:36

 每經記者|陳嘉偉    每經編輯|楊 翼    

▲2019年8月,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白白胖胖”的智能掃地機器人上崗 視覺中國圖

今年8月底,西安市有關會議提出:下半年將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此前,西安印發了《西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力爭5~7年內,將西安建成歷史文化與現代時尚交相輝映的國際性消費城市。

進入2019年,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為國內城市發展的新方向。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紛紛入局,西安也不例外。

作為我國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隨著絲路經濟的日益繁榮,在城市消費領域,西安正構建歷史文化與時尚相結合的獨特優勢。

西安的底氣:迅速增長的數據

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西安的動作并不慢。

今年初,商務部明確提出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試點建設。在此后陜西兩會上,“支持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到今年7月中旬,上述《方案》即印發。

在當地一位零售研究學者看來,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是發展的必然。

一方面,在城市定位上,西安此前已經被賦予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兩項職能。國際消費中心正是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同時,這也是中心城市資源聚集、消費凝聚、對外服務、區域輻射力的直接體現。

另一方面,他認為,消費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已尤為明顯。擴大消費影響力,即是我國經濟當下發展的重要策略,也是城市競爭的必然內容。不斷擴大的國際影響力,日益繁榮的絲路經濟,均為西安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西安近年來不斷提升的數據,也在支撐著它向這一方向邁進。據西安市統計局:2018年,西安全年接待境內外游客2.4億人次,旅游總收入2554億元,增長幅度達56%;另據攜程與第三方共同發布的《2018年度出入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顯示,國內二線城市境外旅客增速,西安去年排名第一,高達163%。

增長的另一個熱點在會展。據西安市商務局一位相關人士介紹,2018年,西安全年共舉辦各類會展230個,其中國際性會展62個(2018年為46個),參展參會人數達到322萬人次。

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近年來,西安在文旅、物流等方面與中亞及歐洲等國家的經濟合作越來越頻繁,國際化步伐逐漸加快。

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積累的影響力,成為其對外交往名片的同時,也正在成為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獨有優勢。

未來城市消費的構建中,歷史文化與時尚相結合,是西安為自己找到的獨特路徑。

歷史與時尚:西安已嘗甜頭

歷史文化與時尚相結合,西安事實上早已嘗到甜頭。

今年初,商務部下發《關于開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選定11條步行街進行改造提升試點工作,其中就包括西安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步行街。

據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報道顯示:僅2019年春節7天時間,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接待游客達387.27萬人次,同比增長235.59%。

位于大雁塔腳下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以盛唐文化為背景,通過改造提升,融歷史文化與當代時尚于一體,成為了近兩年來游客必到的西安“打卡地”,成功演繹了“文化+旅游+商業”的吸引力。

中心城區的商業步行街,是城市消費的核心聚集地。在《方案》中,西安確立的城市未來消費格局即為:“‘一中心一街區’雙引領,‘多區域多熱點’支撐”。

其中“一街區”即為“大唐不夜城全國示范步行街”,而“一中心”為“鐘樓國際消費中心”,均是歷史文化資源豐厚的區域。

在“西安年·最中國”活動的帶動下,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步行街已在全國一定范圍建立起自的消費品牌。

西安期望,未來該街區,在實現“盛唐展示+文化藝術+音樂演藝+國際商業+科技時尚”的跨界融合后,能夠對標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培育形成300億級消費規模的商圈。

新局:在路上的古城振興

相較于已經證明自己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文化資源更為豐富的西安古城,其未來商業化前景卻一直不甚明朗。

這塊位于西安核心,被明城墻環繞的區域,是眾多外地人認識西安的第一步。完整而高大的城墻,滿足了國人對“古城”二字大多數想象。古老的街巷名稱,歷朝歷代的遺跡傳說,正可為外來者提供更具特色的消費體驗。

早在2005年,西安就提出了“皇城復興計劃”。但古城文物眾多、人口密集,商業現代化改造推進緩慢。近年來,隨著新的城區興起,西安的商業中心也開始呈現多點分散,向外遷徙的特點。但鐘樓商圈,依舊是西安游客必到的打卡地之一。

在7月印發的《方案》中,鐘樓商圈的建設目標是:以西安城墻為基本輪廓,以鐘樓環島為中心,以周邊主要街道為支撐,建設成為面向全球消費市場的國際消費中心區。其內容涵蓋了:觀光旅游、品牌零售、特色餐飲、酒店住宿、休閑體驗、演藝娛樂等多個方面。

《方案》印發后,鐘樓商圈的振興研討會隨即召開,亦可見對該商圈的重視。

事實上,圍繞古城,圍繞鐘樓,西安多年來也一直在做文章。毗鄰城墻的街區改造以及2017年新興的西安旅游“打卡地”永興坊,均是近年來興起的消費新熱點。

2018年6月,奢侈品高端百貨品牌SKP入駐南門商圈,作為國內第二家店,開業不足半年即實現了銷售額近20億的業績。

此外,上個月,著名的碑林博物館改擴建工程開啟。據本地媒體報道,建成后碑林博物館面積將擴大1倍。

擁有這座城市最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的古城,正向現代商業、消費中心邁進。

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規劃下,此前沉淀已久的眾多問題將如何破解,業界也在期待新的答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9年8月,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白白胖胖”的智能掃地機器人上崗視覺中國圖 今年8月底,西安市有關會議提出:下半年將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此前,西安印發了《西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力爭5~7年內,將西安建成歷史文化與現代時尚交相輝映的國際性消費城市。 進入2019年,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為國內城市發展的新方向。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紛紛入局,西安也不例外。 作為我國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隨著絲路經濟的日益繁榮,在城市消費領域,西安正構建歷史文化與時尚相結合的獨特優勢。 西安的底氣:迅速增長的數據 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西安的動作并不慢。 今年初,商務部明確提出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試點建設。在此后陜西兩會上,“支持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到今年7月中旬,上述《方案》即印發。 在當地一位零售研究學者看來,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是發展的必然。 一方面,在城市定位上,西安此前已經被賦予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兩項職能。國際消費中心正是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同時,這也是中心城市資源聚集、消費凝聚、對外服務、區域輻射力的直接體現。 另一方面,他認為,消費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已尤為明顯。擴大消費影響力,即是我國經濟當下發展的重要策略,也是城市競爭的必然內容。不斷擴大的國際影響力,日益繁榮的絲路經濟,均為西安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西安近年來不斷提升的數據,也在支撐著它向這一方向邁進。據西安市統計局:2018年,西安全年接待境內外游客2.4億人次,旅游總收入2554億元,增長幅度達56%;另據攜程與第三方共同發布的《2018年度出入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顯示,國內二線城市境外旅客增速,西安去年排名第一,高達163%。 增長的另一個熱點在會展。據西安市商務局一位相關人士介紹,2018年,西安全年共舉辦各類會展230個,其中國際性會展62個(2018年為46個),參展參會人數達到322萬人次。 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近年來,西安在文旅、物流等方面與中亞及歐洲等國家的經濟合作越來越頻繁,國際化步伐逐漸加快。 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積累的影響力,成為其對外交往名片的同時,也正在成為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獨有優勢。 未來城市消費的構建中,歷史文化與時尚相結合,是西安為自己找到的獨特路徑。 歷史與時尚:西安已嘗甜頭 歷史文化與時尚相結合,西安事實上早已嘗到甜頭。 今年初,商務部下發《關于開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選定11條步行街進行改造提升試點工作,其中就包括西安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步行街。 據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報道顯示:僅2019年春節7天時間,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接待游客達387.27萬人次,同比增長235.59%。 位于大雁塔腳下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以盛唐文化為背景,通過改造提升,融歷史文化與當代時尚于一體,成為了近兩年來游客必到的西安“打卡地”,成功演繹了“文化+旅游+商業”的吸引力。 中心城區的商業步行街,是城市消費的核心聚集地。在《方案》中,西安確立的城市未來消費格局即為:“‘一中心一街區’雙引領,‘多區域多熱點’支撐”。 其中“一街區”即為“大唐不夜城全國示范步行街”,而“一中心”為“鐘樓國際消費中心”,均是歷史文化資源豐厚的區域。 在“西安年·最中國”活動的帶動下,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步行街已在全國一定范圍建立起自的消費品牌。 西安期望,未來該街區,在實現“盛唐展示+文化藝術+音樂演藝+國際商業+科技時尚”的跨界融合后,能夠對標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培育形成300億級消費規模的商圈。 新局:在路上的古城振興 相較于已經證明自己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文化資源更為豐富的西安古城,其未來商業化前景卻一直不甚明朗。 這塊位于西安核心,被明城墻環繞的區域,是眾多外地人認識西安的第一步。完整而高大的城墻,滿足了國人對“古城”二字大多數想象。古老的街巷名稱,歷朝歷代的遺跡傳說,正可為外來者提供更具特色的消費體驗。 早在2005年,西安就提出了“皇城復興計劃”。但古城文物眾多、人口密集,商業現代化改造推進緩慢。近年來,隨著新的城區興起,西安的商業中心也開始呈現多點分散,向外遷徙的特點。但鐘樓商圈,依舊是西安游客必到的打卡地之一。 在7月印發的《方案》中,鐘樓商圈的建設目標是:以西安城墻為基本輪廓,以鐘樓環島為中心,以周邊主要街道為支撐,建設成為面向全球消費市場的國際消費中心區。其內容涵蓋了:觀光旅游、品牌零售、特色餐飲、酒店住宿、休閑體驗、演藝娛樂等多個方面。 《方案》印發后,鐘樓商圈的振興研討會隨即召開,亦可見對該商圈的重視。 事實上,圍繞古城,圍繞鐘樓,西安多年來也一直在做文章。毗鄰城墻的街區改造以及2017年新興的西安旅游“打卡地”永興坊,均是近年來興起的消費新熱點。 2018年6月,奢侈品高端百貨品牌SKP入駐南門商圈,作為國內第二家店,開業不足半年即實現了銷售額近20億的業績。 此外,上個月,著名的碑林博物館改擴建工程開啟。據本地媒體報道,建成后碑林博物館面積將擴大1倍。 擁有這座城市最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的古城,正向現代商業、消費中心邁進。 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規劃下,此前沉淀已久的眾多問題將如何破解,業界也在期待新的答案。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