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9-09-09 20:45:12
雖然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降息”預期落空,但也有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中秋節過后的貨幣政策操作仍然很有看點。
降準宣布之后,何時會“降息”引起市場熱議,這讓本月到期的兩筆MLF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央行是否會下調操作利率形成實質上的降息?
然而,央行今日對于到期的1765億元MLF未續作,并祭出了護航資金面的新招:開展1200億元逆回購,以對沖MLF到期。
市場人士認為,此舉主要為了平滑資金面,使9月16日降準落地之前平穩過渡。對于下一步是否有進一步寬松的可能,市場仍未形成一致預期。

續作MLF到期資金,是央行此前的慣常打法。而今日,央行未進行MLF續作,但換了個打法——通過投放7天期的逆回購資金,對沖1年期的MLF資金。
Wind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對于每一筆到期的MLF,央行均進行了對沖,由于MLF到期日多數處于月中繳稅期,市場對于MLF續作也習以為常。
市場人士認為,降準之后對MLF不進行續作,實際上類似于降準置換MLF。

“降準部分置換MLF的可能性非常大。” 光大證券研究所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未續作MLF而使用公開市場操作(OMO)來對沖,主要是為了等待降準資金釋放,待本次降準資金釋放后,OMO續作動力不強。
他認為,降準置換MLF的原因,一方面主要為了防止資金面短期過于寬裕,利率快速下行,防止因降準增加對市場的擾動;另一方面,降準置換MLF有利于銀行降成本,在下階段通過LPR讓利給企業。
興業研究宏觀分析師郭于瑋也持相同看法,她認為,現在不續作MLF,到下周再以降準的形式釋放長期資金,能夠起到降低長期資金成本的作用。
同時她表示,現在以逆回購續作MLF,主要為彌補當周的短期資金缺口。現在不進行MLF續作,只是長期流動性投放時間窗口的調整,并不是真的減少長期流動性。
降準宣布之后,何時會“降息”也引起熱議。但對于此次未續作MLF,市場對于短期內會否“降息”出現分歧,部分人士認為,本月17日到期的MLF可能也未必會續作。
“未來這種降息可能性很大程度上下降了。” 中銀國際研究部總監、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楊為敩表示,如果未來延續降準對沖MLF到期的操作,那么大概率可能是降準之后,就不進行“降息”操作了。

但1200億元逆回購的開展,使得市場資金面仍舊平穩。從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來看,利率走勢并未出現大幅波動,中長期利率還進一步出現下行。

“下周全面降準落地,如果現在就不續作MLF,那么資金面就會出現青黃不接的狀態,所以為了平滑資金面,央行開展1200億元7天逆回購,恰好在降準投放的時點到期。”他表示。
郭于瑋認為,這次投放的逆回購在下周降準時就會到期,可以回籠一部分流動性,防止降準一次性資金釋放規模較大對資金面的沖擊,能起到平滑流動性的作用。
雖然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降息”預期落空,但也有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中秋節過后的貨幣政策操作仍然很有看點。

王一峰認為,后續預計降準資金釋放也會與MLF、OMO相協調配合,平穩釋放流動性,繼續降低MLF利率依然有可能,時間點主要在美聯儲降息前后。
郭于瑋也認為,由于此次央行宣布降準時,沒有提到置換MLF,因此9月17日到期的MLF仍然有縮量續作的可能性。此次未對到期MLF進行續作,并不意味著政策意圖出現轉向。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