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北京互金協會提示“套路貸”風險:偽造借貸假象肆意認定違約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21 22:03:49

8月21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提示套路貸風險,并表示套路貸有偽造借貸假象、虛增貸款金額、濫用暴力催收等特點。

 每經記者|潘婷    每經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8月21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提示套路貸風險,并表示套路貸有偽造借貸假象、虛增貸款金額、濫用暴力催收等特點。目前,P2P網貸行業仍處于風險出清階段,一些不法分子乘機制造亂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坑害社會,混淆是非,嚴重影響市場秩序,干擾網貸機構的正常經營活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半年來有近300家網貸平臺失聯或宣布清退。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僅余772家。

套路貸具有偽造借貸假象、肆意認定違約等特征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表示,近期接到一些金融消費者關于“套路貸”的舉報,現在社會上仍有“套路貸”團伙通過多種手段和渠道,有組織、有預謀地惡意侵占借款人財產或者侵犯借款人人身權利。這些團伙往往披著“民間借貸”的外衣,打著“網絡借貸”的旗號,呈現組織化、專業化、流程標準化的特征,相關情況如下:

一、設置誘餌,偽造借貸假象。以“迅速放款”“無抵押”“低息便捷”等引誘借款人,簽訂貸款合同、協議時以行規為由,誘騙借款人簽下高于借款本金一倍甚至數倍的欠條,偽造假象,為后續“索債”埋下伏筆。借款人會被告知無需擔心、只是例行程序、正常還款不影響,使人放松警惕。

二、制造陷阱,肆意認定違約。非法放貸方以故意失聯、電話故障、系統問題等多種手段,導致還款日借款人無法正常還款,終致逾期。此時,這些放貸方就以違約的名義收取高額滯納金、手續費。若無法償還,借款人會被引誘去其他放貸平臺“借新還舊”,貸款本息會“滾雪球式”增長。

三、刻意留痕,虛增貸款金額。非法放貸方先將合同金額轉入借款人賬戶,同時要求借款人在銀行柜臺將虛高部分取現再返還平臺,留下“銀行流水與合同金額一致”的表面證據。比如,相關放貸方通過銀行轉賬給借款人10萬元,接著取現5萬元返還給平臺,最后借款人實際到賬5萬元,但銀行流水卻顯示有10萬元進賬。

四、巧立名目,誘簽不利協議。通過玩文字游戲,制造合同漏洞。同時,設立“違約金”、“保證金”、“中介費”、“服務費”等各種收費名目,騙取被害人簽訂陰陽借款、房產抵押等明顯不利于被害人的各類合同,導致借款人違約,從而非法占有借款人財產。

五、軟硬兼施,濫用暴力催收。通過所謂的“談判”、“協商”、“調解”以及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軟暴力”手段索取非法債務,使人產生心理恐懼。部分放貸方使用比如門口潑漆、撬門鎖、尾隨借款人等方式恐嚇借款人,甚至采取暴力方式催逼借款人還款。

依法嚴懲“套路貸”犯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發布《關于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對“套路貸”與民間借貸的區別做出解釋。

《意見》指出,依法嚴懲“套路貸”犯罪,對于“套路貸”犯罪分子,應當根據其所觸犯的具體罪名,依法加大財產刑適用力度。同時,三人以上為實施“套路貸”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應當認定為犯罪集團,對首要分子應按照集團所犯全部罪行處罰。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指出,廣大金融消費者應提高警惕,樹立風險防范意識,要理性消費、審慎借貸,不輕信無資質、非正規貸款、非持牌公司。同時,在遭遇“套路貸”后,注意保留相關證據,及時向警方報案,尋求幫助。

據了解,規避套路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借款人應正確評估自身還款能力,選擇合法平臺貸款,審核對方資質和信譽,不要盲目尋找不正規公司貸款。其次,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套路貸的合同通常存在霸王條款和欺詐,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和糾正,特別注意合同中關于利息、逾期費用、“保證金”等的介紹,如果放貸人提出簽訂虛高借貸合同,借款人應當予以拒絕,同時,妥善保存貸款證據。最后,對暴力催收零容忍,如果發生出借方對借款方按時履約設置種種障礙,迫使不得不使違約情形發生,需要保存證據及時告知,必要時報警處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套路貸 P2P 互聯網 借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