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4 22:09:00
本次擬出臺的征求意見稿要求:未根據條例規定支付農民工工資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向農民工支付所拖欠的工資及自拖欠之日起按日加付萬分之五的利息。逾期不支付所拖欠工資及利息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按照拖欠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農民工加付賠償金。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屢禁不止,人社部擬出臺條例加強農民工權益的保障。
8月13日,人社部就《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指出,農民工提供勞動后有權依法按時足額獲得工資報酬。任何單位、組織或者個人不得無故拖欠或者克扣,并明確用人單位應當每月至少向農民工足額支付一次工資。
此外,征求意見稿強調,未根據本條例規定支付農民工工資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向農民工支付所拖欠的工資及自拖欠之日起按日加付萬分之五的利息。逾期不支付所拖欠工資及利息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按照拖欠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農民工加付賠償金,并對單位處拖欠金額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

圖片來源:新華社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是重要的民生工作。就在7月18日,人社部還會同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部際聯席會議其他單位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并發布了2019年第三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集中曝光了100家問題企業。
本次擬出臺的征求意見稿指出,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對本行政區域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負總責,建立由政府負責人牽頭、相關部門參加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協調機制,協調本行政區域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市、縣級地方人民政府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在支付形式上,征求意見稿要求,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形式支付給農民工本人,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工資可以通過現金支付給農民工,也可以通過銀行轉賬支付到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卡或者工資支付銀行卡。但是,本條例有特別規定的按特別規定執行。
在支付周期上,征求意見稿明確,用人單位應當每月至少向農民工足額支付一次工資。用人單位與農民工約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以分別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用人單位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工資計算和支付周期由雙方約定,但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一個月。
同時,用人單位拖欠與其依法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工資的,應當依法承擔清償責任。
工程建設作為拖欠農民工工資較為集中的領域,征求意見稿專門提出了特別保障措施。
征求意見稿指出,建設單位申請施工許可證,應當落實滿足施工所需要的資金安排。未落實滿足施工所需要的資金安排的,行業主管部門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
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在工程建設項目開工之日起30日內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專項用于支付該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并報工程建設項目所在地工程建設項目主管部門書面備案。
同時,征求意見稿規定,工程建設領域應當實行分包單位農民工工資委托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制度。承包單位因發包單位未按照合同約定劃撥工程款項導致拖欠工資的,由發包單位以未結清的工程款項為限先行墊付所拖欠的工資。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比較集中,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也比較普遍,加強保障措施十分必要。
此外,對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征求意見稿中規定了多條法律責任。例如:未根據本條例規定支付農民工工資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向農民工支付所拖欠的工資和自拖欠之日起按日加付萬分之五的利息。逾期不支付所拖欠的工資及利息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按照拖欠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農民工加付賠償金,并對單位處拖欠金額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對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征求意見稿指出,對于建設資金不到位、未依法審批開工建設的工程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建立責任倒查制度,依法依規追究行業主管部門、審批部門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竹立家說,在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上,相關部門出臺了一些管理辦法和處罰措施,但由于處罰力度不到位等問題,一直未能根除這一弊端。他建議,下一步應該加強措施的落實,如果能落實好條例中的相關要求和措施,將有望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