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3 12:02:21
8月9日,畢馬威作為第三方機構,發布了《成都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報告》。畢馬威中國政府及公共事務咨詢服務合伙人喻鶯表示,以世界銀行2018年10月發布的營商環境評估結果為參照進行模擬測算,成都自貿試驗區的營商環境便利度,分數為77.77分,國際模擬排名為第30名。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楊歡
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青白江區供圖
無論是國家還是城市,“營商環境”,儼然已成為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如何提升優化,成為破題的關鍵。
青白江,是成都的一個區,但同時也有著另一個“國字頭銜”——中國(四川)自貿區青白江鐵路港片區。自貿試驗區,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對于營商環境建設具有強烈現實需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成都自貿試驗區也有著更高的自我要求。
“特別是從2018年開始,國內眾多自貿試驗區,都開始運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開展評估,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進行優化提升。”畢馬威中國政府及公共事務咨詢服務合伙人喻鶯表示,成都自貿試驗區就是其中之一。
8月9日,畢馬威作為第三方機構,發布了《成都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報告》。據了解,此報告評估時所用的,正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
喻鶯指出,以世界銀行2018年10月發布的營商環境評估結果為參照進行模擬測算,成都自貿試驗區的營商環境便利度,分數為77.77分,國際模擬排名為第30名。“這與去年10月,中國內地評估結果的第46名相比,整體評估結果較好”。
高標準的自我要求 國家目標上的再減半
在世界銀行2018年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我國的營商環境在190多個經濟體中整體排名78位。這之中,“辦理建筑許可”指標位列172位,排序靠后。
為了補上這塊“短板”,去年5月,國家專門出臺了《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由此,全國“15+1”地區,先一步成為了“試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藍圖就此鋪開。而當時,成都就是這16個試點地區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國家層面的這一改革,主要目標是試點地區在2018年,將相關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2019年,在全國范圍開展此改革,上半年將審批時間,壓減至120個工作日。
通過改革,《2019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我國整體排名提升32位;其中“辦理建筑許可”指標位列121位,提升51位。
亮眼的成績單發布后,今年3月,國家決定將改革在全國范圍內鋪開。而成都,則將自我要求進一步提高:審批時間從120天再壓縮為90天。
這之中,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從減半到全國壓縮至120天再到成都壓縮至90天,短短一年,審批時間的不斷壓減已令人驚喜。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卻在去年11月,“一步到位”,將審批時間的目標,定在了60天。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在全國鼓勵的,探索成立相對集中審批權的“行政審批局”基礎上,于去年成立運行“行政審批和營商環境建設局”。
青白江區行政審批局投資建設審批科負責人黃燕表示,作為全省唯一一個以“營商環境”掛牌的行政審批局,“為了真正名副其實,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自此更加下苦功。”
例如,與許多地方只選取部分審批事項的“蜻蜓點水”式改革不同,青白江行政審批和營商環境建設局,一舉橫跨了教育、司法、建筑、民政、交通等在內的諸多審批事項。除了稅務等中央垂直管轄的直屬部門外,其他領域幾乎全被囊括其中。
這讓“全流程、全覆蓋”成為了現實,更少地重復提交材料、更多的跨領域溝通協調,讓60天成為了可能。
正因如此,在最新的《成都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報告》中,“辦理建筑許可”指標,成為了一大亮點。
據喻鶯介紹,成都自貿試驗區的4個落地區,在辦理建筑許可方面,相繼出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精簡了審批環節,完善了審批體系,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得到了提升。
具體而言,以青白江片區為例,改革后審批事項從71項精簡為34項,審批要件從248個減少為112個,參與部門從23個減少為10個。同時,企業通過“承諾書”,將節能審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14項行政審批(許可)事項后置,有效加速項目開工。
得益于此,項目全流程審批平均總用時,已從200多個工作日、近大半年的時間,成功壓縮為了成都自貿試驗區給自己高標準設立的“60個工作日”的目標。
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對違法者“利劍高懸”
除了通過壓縮行政審批時間,如何在后期的監管環節中優化營商環境,也是成都自貿試驗區的一大努力方向。而這,離不開“雙隨機、一公開”的實施。
“雙隨機、一公開”,簡單來講,就是行政執法部門在行政檢查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一方面,依托自貿區優勢,青白江的兩大創新亮點格外突出:“跨部門”和“分類監管”。前者,是對于多個檢查事項涉及同一企業的,由相關執法部門聯合實施雙隨機檢查,達到“一次抽查,全面體檢”“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的效果,減少企業負擔。
實施分類監管,則是根據信用行為和行業風險,把青白江所有監管對象,劃分為三個不同監管等級。同時,據此對失信行為較多的企業,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抽查頻次,對守信企業逐步降低抽查概率,甚至不予抽查。
得益于此,不同信用行為的差異化監管得以實現,與此同時還能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爭做守信企業。
另一方面,2016年起,依托自貿區的平臺優勢,青白江已整合了所有行政執法部門的雙隨機監管職能,搭建起全國首個區級統一的雙隨機監管全覆蓋平臺。
2017年開始,對于“雙隨機、一公開”的延伸工作,青白江又在按照國家的要求,建立完善“一單兩庫”(抽查事項清單、監管對象庫、執法人員庫)的基礎上,創新建立“社會監督員庫”和“市場監管專家庫”。“一單兩庫”,在這里變成了“一單四庫”。
截至目前,青白江依托雙隨機抽查平臺,已梳理形成覆蓋全區的大市場監管領域各類抽查事項清單332項,歸集建立執法人員庫1540名、監管對象庫89728戶、社會監督員庫27名、市場監管專家庫8個;開展各類雙隨機抽查153次,實施跨部門聯合隨機抽查7次。
從2016年開始開展,到2017年已經實施跨部門雙隨機,再到國家今年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時,青白江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從時間上來說,依托自貿區優勢,青白江先試先行,比國家層面又提前了兩到三年。
可以說,成都自貿試驗區主動給自己加“擔子”,處處“先行一步”,對其營商環境的迅速提升功不可沒。
也由此,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在這里成為了可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