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0 17:01:43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7%;從環比看,則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1%,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3%,在食品中,鮮菜大量上市,價格下降9.7%,影響CPI下降約0.25個百分點。6月PPI由上月同比上漲0.6%轉為持平,這也是自2016年6月之后3年來首次出現“零增長”。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今年物價指數的“頂”將在什么時候出現,這一直是經濟學家們持續跟蹤的一個焦點。而最新的數據顯示,近幾個月物價漲幅持續擴大的趨勢已經開始收斂,更出現了一些通脹回落的信號。
7月10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6月份各項物價數據。數據顯示,當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7%,環比下降0.1%;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持平,環比下降0.3%。
從此次公布的數據來看,CPI同比漲幅與上月一致,環比漲幅則出現了微幅負增長;而在PPI數據方面,更是從2016年6月以來首次出現“零增長”,同比漲幅下降到了由正轉負的分界點。
針對6月數據反映出的通脹走勢,有專家向記者預測稱,這意味著后續CPI同比增速上行的幾率減小。更有專家認為,最新公布的數據意味著通脹或已運行至全年的頂部。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6月當月CPI數據來看,一個顯著特點是環比數據出現了下降。
在CPI的分項數據中,6月份,食品煙酒價格環比下降0.2%,影響CPI下降約0.05個百分點。其他七大類價格環比兩漲三降兩平。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務、醫療保健價格分別上漲0.6%和0.3%;交通和通信、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下降0.7%、0.1%和0.1%;居住、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均持平。
接受記者采訪時,有專家指出,從本月環比數據看,值得注意的是多種食品價格出現了下降態勢。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楊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表示,受氣溫上升供給增加影響,鮮菜價格明顯回落,環比下降9.7%,影響CPI下降約0.25個百分點;雞蛋價格環比下降2.3%,均對食品分項環比形成影響。
還有專家認為,由于近期油價下行,使得CPI中與其有關的指標也出現下降態勢。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6月非食品項CPI同比增幅從1.6%下降到1.4%,是2016年9月以來的最低值。由于國際油價下跌,6月CPI交通工具用燃料項同比增速,也從負1.4%下降到負6.5%。
此外,針對前一段時間價格出現明顯上漲的水果等產品,楊暢對記者表示,從6月數據看,鮮果價格仍在上行通道但漲速放緩,由于2018年蘋果和梨減產,導致今年庫存不足,加之今年南方陰雨天氣較多,時令鮮果市場供應減少,6月水果價格繼續上行,環比增長5.1%,但漲勢較上月略有放緩。
不過記者注意到,由于去年基數較低等因素影響,雖然水果價格環比漲幅并不大,但6月同比數據卻顯示,6月鮮果價格上漲42.7%,漲幅比上月擴大16.0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除CPI環比數據出現下降外,本月物價數據的另一個關鍵點則是PPI由同比上漲轉向持平,出現“零增長”態勢。
對此專家認為,近階段出現的生產資料價格下降,對PPI走勢造成了影響。國家統計局城市司處長董雅秀解讀稱,在主要行業中,石油相關行業受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影響,價格由漲轉降。此外,受前期鋼材產量大幅度增加、市場供應充足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由漲轉降。
6月PPI同比數據出現明顯下滑,對CPI的傳導效應減弱,是否意味著物價上漲之“頂”已經來臨?有專家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分析稱,展望后市,雖然豬肉價格漲幅可能繼續擴大,但伴隨水果逐漸上市以及天氣影響減弱,鮮果價格高增長難以維持;非食品價格走勢疲軟,原油大幅上行可能有限。再疊加基數效應的影響,他認為,通脹正處于全年頂部區域,三季度有望出現回落,年底可能有所企穩。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雖然目前通脹壓力得到緩解,但從本月PPI走勢看,應警惕未來出現“工業通縮”的可能性。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李赫認為,下半年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下行,原油需求將減弱,未來原油價格預計會較為疲弱,疊加近期限制房地產融資政策強化,將對后續房地產投資帶來壓力,進而導致黑色系價格下降,PPI在三季度有再度轉負的可能性,因此工業品價格會有一定的通縮壓力。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