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6 14:50:15
5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表示,放寬落戶不等于放松對房地產的調控。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廖丹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5月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公布,其中關于“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的內容引發關注。
5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表示,放寬落戶不等于放松對房地產的調控。不管戶籍制度怎么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是必須堅持、不能動搖的。
陳亞軍強調,應該始終把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這個底線堅持好,城市既要滿足剛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同時又要堅決避免投機者借機“鉆空子”,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防止房價大起大落。
值得注意的是,陳亞軍表示,消除城市落戶的限制并不是放棄對人口的因城施策。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也明確提出,特大城市可以采取積分制等方式來設置階梯式的落戶通道,調控落戶規模和節奏。
“我們說的放開放寬其實和這個是一致的。”陳亞軍說,因此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更多地通過優化積分落戶的政策來調控人口,既要留下愿意來城市發展、能為城市做出貢獻的人口,又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無序的蔓延。同時個別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還是要嚴格把握好人口總量控制的這條線,合理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引導人口合理流動和分布,防止“大城市病”的發生。
近期,國家發改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提出要突出抓好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工作,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并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