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華誼兄弟去年虧損超10億元 馮小剛“賠償”近7000萬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9 00:30:45

 每經記者|畢媛媛 張春楠    每經編輯|杜毅    

4月26日晚間,華誼兄弟發布的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8.91億元,同比下降1.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93億元,同比下降231.97%,扣非凈利潤為-11.81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1001.40%。

同日,華誼兄弟還發布了2019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00萬元。對于原因,華誼兄弟稱,主要是因為電影業務缺席春節檔,上映影片不達預期以及劇集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等。

華誼兄弟早年曾推崇“明星驅動IP”,前幾年高溢價收購了一批明星持股的公司,例如,公司曾以10.5億元價格收購馮小剛的東陽美拉70%股權,彼時,東陽美拉僅成立2個月。

高溢價并購為華誼兄弟埋下了業績隱患,2018年,華誼兄弟計提了超9億元的商譽減值,馮小剛的東陽美拉、張國立的浙江常升都在減值范圍內。其中由于東陽美拉仍在業績對賭期內,馮小剛還需要向華誼兄弟繳納近7000萬元的“業績賠款”。

今年一季報虧損9400萬

據了解,“影視娛樂”是華誼兄弟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去年實現營收36.57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8.39%;電影方面,業績貢獻來自于2018年跨期上映的《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兩部共計入19億票房,占公司影視板塊全年主營收入的近52%,但2018年上映的《云南蟲谷》《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票房都難堪稱成功。

此外,去年,華誼兄弟“品牌授權及服務”的營業收入為1.5億元,營收占比為3.9%,較上年同期下降42.15%;“互聯網娛樂”營業收入為5260.6萬,營收占比為1.4%。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華誼兄弟表示,2018年,影視行業經歷一系列的規范調整和優化,公司主營業務較上年同比略有下降,報告期內,影視娛樂板塊上映的部分影片票房未達預期,品牌授權和實景娛樂板塊受市場環境的影響,各項目推進進度存在時間性差異,導致收款進度在各年之間有所差異。

“2018年,華誼兄弟遭遇上市以來最大的一次沖擊。”今年初,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王忠軍)在機構調研會上曾表示,“華誼兄弟業務開展中存在兩大問題,一是項目選擇的精準度不達預期,開發項目能力發揮失常,導致2018年儲備匱乏;二是已有項目的市場定位和市場風險研判不足,導致執行力度不到位。拍起戲來大手大腳、幾億元成本的戲兩句話就拍了、一部戲好的時候每個人都說有功勞,但一到不好的時候,錯誤在誰就根本找不到了。”

值得注意的是,華誼兄弟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近9400萬。而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公司因優化電影業務缺席春節檔,上映影片不達預期以及劇集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

接下來華誼兄弟將會陸續上映多部影片,如管虎導演的戰爭巨制《八佰》已宣布定檔7月5日上映,田羽生導演的新作《偉大的愿望》定檔8月9日上映。另外,周星馳導演新作《美人魚2》及根據手游改編的電影《侍神令》(原名《陰陽師》)已殺青進入后期制作階段,陸川導演的《749局》也已開機拍攝。

王中軍(王忠軍)在機構調研會上曾提出,2019年會正式回到華誼兄弟綠燈委員會,擁有一票否決權,參與公司所有的電影項目,從孵化開發到宣發落地,全面強化對電影業務的管控。

馮小剛交近7000萬“賠款”

2015年,華誼兄弟曾以10.5億元價格收購了馮小剛和陸國強合計持有的東陽美拉70%股權,彼時,東陽美拉僅成立2個月,由馮小剛持股99%。由于東陽美拉的凈資產僅為-5500元,華誼兄弟對東陽美拉的收購也形成了超過10億元的高額商譽。

根據華誼兄弟2018年年報,去年,東陽美拉的營收為1.4億元,凈利潤為6500萬元。根據東陽美拉的業績承諾,2018年的凈利潤應不低于1.3億元,因此東陽美拉要根據協議對華誼兄弟進行補償。

至于如何賠償,華誼兄弟曾在公告中提出東陽美拉原大股東馮小剛要么以現金方式補足東陽美拉沒有完成的業績差額,或者采取目標公司認可的其他方式。年報顯示,馮小剛已在今年4月繳納了近7000萬元的業績補償款,7000萬元欠款也讓馮小剛在2018年年末位列華誼的第三大欠款方。

華誼兄弟曾是高溢價收購明星持股公司的“先驅”,早在2013年便斥資2.52億元取得了張國立控股公司——浙江常升70%股權,2015年更是豪擲7.56億元獲得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等明星股東持股公司東陽浩瀚70%股權。

“娛樂產業已全面進入明星驅動IP的時代。”2016年,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王忠軍)曾公開表示,“我們看中浩瀚不僅是因為浩瀚聚集了最強的明星股東,更是因為浩瀚還擁有將明星吸引力在多個出口變現的運作經驗。”

不過現在看來,無論是流量明星或是IP,都無法等同于好的內容生產力,也無法為公司帶來持久的競爭力,而高溢價并購也為華誼兄弟埋下了業績的定時炸彈——巨額商譽。2018年,華誼兄弟業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額商譽減值。2018年,華誼兄弟商譽減值損失為9.73億元,其中張國立的浙江常升和馮小剛的東陽美拉都進行了減值。而截至2018年末,華誼兄弟賬上仍有超過20億元的商譽。

與此同時,盡管東陽浩瀚在2018年完成了1.3億元的業績目標,但是少數股東由于參與制作的項目未達到收入確認的時間,尚不能計入報告期凈利,因此該股東也將根據協議進行補償。華誼兄弟年報顯示,東陽浩瀚的股東、演員鄭愷需要向華誼兄弟繳納近2000萬元的業績補償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