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6 17:44:38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杜宇
相比近期重又活躍的“兇猛”游資,保險資金是典型的長線資金。近年來監管層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重點由規范險資舉牌轉向引導險資加大對權益類資產投資,而保險資金對A股的持股比例也呈持續增長態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5日晚間,各保險公司產品去年底總共出現在334只A股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其中金融、地產是險資重倉領域。保險資金在一季度共增持66只A股,減持40只A股,其中今年一季度保險公司新進了43只A股。
同樣是做A股投資,短線資金和長線資金的投資邏輯可以截然不同。而保險資金正是典型的長線資金,其久期較長,平均久期超過10年,長久期的資金屬性決定了保險資金長期價值投資者的定位。
據機構梳理,保險資金的持股風格可以歸納:以主板為主,重倉“金融、地產、消費”,偏好“流動性好、股息率高、盈利能力強”的個股。此外就板塊分布而言,險資歷來配置集中于主板(2014年開始允許配置創業板),2018年三季度主板市值占比高達94.9%。選股方面,保險資金體量較大,偏好流動性好的股票,高股息率和高ROE的個股也受險資青睞。
據國金證券統計,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生命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和諧健康、中國人壽、安邦保險等六大保險機構持股市值較大的個股集中在金融、地產,包括: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華夏銀行、金地集團、平安銀行、萬科A、華夏幸福、云南白藥、同仁堂、金融街等。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4月25日晚間,各家保險公司產品在2018年末持倉數量較多的公司同樣是清一色的銀行地產,其中持股數量排名居前的公司為民生銀行(持倉87.3億股)、浦發銀行(58.13億股)、工商銀行(54.34億股)、招商銀行(25.18億股)、農業銀行(17.43億股)、萬科A(12.27億股)、保利地產(10.34億股)、金融街(8.96億股)、中國銀行(8億股)、南玻A(5.32億股)等。
而從持股比例來看,截至去年末,各家保險公司產品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公司分別為金融街(29.98%)、南玻A(29.87%)、民生銀行(24.61%)、天宸股份(24%)、浦發銀行(20.68%)、金風科技(16.5%)、同仁堂(15.57%)、歐亞集團(15.37%)、韶能股份(15.1%)、大商股份(14.99%)、養元飲品(14.85%)、華夏幸福(14.74%)、萬科A(12.62%)、招商銀行(12.2%)、南寧百貨(11.33%)、新世界(10%),國星光電(9.17%)、精達股份(9%)、保利地產(8.78%),同樣是以金融地產為主,此外保險公司還比較偏愛商業類公司。
最近發布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保險資金這樣的長線資金在今年一季度的持股仍然相對穩定,不少個股被保險資金“鎖倉”。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5日晚間,保險資金在一季度共增持66只A股。具體來看,增持規模超500萬股的公司有北辰實業(增持2115萬股)、通威股份(增持2004萬股)、萬里揚(增持822萬股)、億帆醫藥(增持643.6萬股)、萬年青(增持554.6萬股)等。
其中,今年一季度保險公司新進了43只A股,包括大舉建倉的華僑城A(新進6.18億股),此外,榮盛發展、恩華藥業、利爾化學、華貿物流、華新水泥等個股保險公司都在一季度新進了1000萬股以上,山東海化、龍蟒佰利、棕櫚股份、江蘇索普、銀座股份等個股的新進規模在800萬股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社保基金和保險公司一季度在對相同個股的操作上多現分歧,例如華僑城A、龍蟒佰利等個股在一季度被社保基金大幅減倉,但卻得到了保險資金的新進。但也不乏共同看好者,如利爾化學等。
相比其他機構,保險公司對于A股的投資可能更重視對風險的管控,所以其明顯減持的動作值得投資人引起重視。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4月25日晚間,今年一季度保險資金共減持40只A股,其中減持規模較大的個股有平安銀行(減持4960.35萬股)、大北農(減持4151.5萬股)、東吳證券(減持3000萬股)、蘇寧環球(減持2527.8萬股)、華鑫股份(2242.7萬股)、勁嘉股份(減持2226.8萬股)、藍思科技(減持1974.86萬股)、首鋼股份(減持1790.9萬股)、華魯恒升(減持1694.98萬股)、潞安環能(減持1000萬股)、國藥一致(減持921.36萬股)、方大特鋼(減持916.5萬股)等。
不過未來保險資金整體加大對A股的配置或是大勢所趨。國金證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指出,2015年以來監管層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重點變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第一個階段是2015年市場異常波動期間,監管層放寬保險資金投資股票比例以穩定市場;2)第二個階段是2015-2016年險資舉牌高峰期,監管重心在規范險資舉牌以及萬能險產品發行;3)第三個階段是2017年至今,監管重心是引導險資加大權益類資產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為民營企業紓困。
國金證券認為,對比發達國家保險資金對股票資產的配置比重,我國保險資金投資股票的比重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2017年美國保險機構投資股票比重高達31.5%,而2018年我國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包含基金)占比僅為11.7%。
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2月末保險資金投資于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資金量超2萬億元,在投資規模中的占比提升至12.5%,但距離2015年末的15.18%還有一定距離。國金證券預計,參考當前美國險資投資股票的比重,未來我國保險資金投資股票的比重有望增長2倍左右,也就是從當前的10%左右增長到30%左右。
而申萬在新近(4月26日)的觀點中也指出,保險資金是A股重要邊際投資者。據申萬測算,目前A股最主要的三類機構投資者主要包括保險、基金和外資等,持有A股總市值占比分別達到3.94%、3.11%、2.36%;其中保險和外資近年來A股持股占比出現加速上行,成為重要的邊際交易者。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資金通常在市場大幅回落階段持股占比持續上行,逆勢布局特征較為明顯。據統計,2013年以來保險持股占比加速上行階段主要出現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2018年3月-12月,期間上證綜指均出現大幅回落,可見保險資金逆勢布局特征較為顯著,保險對于A股市場影響整體呈現震蕩上行態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