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6 19:50:07
4月26日午間,金盾股份發布了一則業績修正公告。將2018年業績由凈利1.18億元修正為虧損17.9億元。午后金盾股份股價閃崩跌停。據統計,4月25日、26日兩天時間,就有不低于10家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爆雷,而這10家公司合計巨虧超300億元,受波及的股民達64.82萬戶。
每經編輯|張楊運 何小桃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上市公司年報收官在即,近段時間A股爆雷聲聲,瞬間變臉的業績,讓人大跌眼鏡,悶殺了不少股民。
今天(4月26日),市場再次出現多只業績變臉黑天鵝。比較典型的一只是從事風機、消聲器、風閥等通風設備及通風系統生產和銷售的金盾股份(300411.SZ),將2018年的凈利潤從1.18億元下修至虧損17.9億元。金盾股份這則公告發布的時間是午間,在下午開盤金盾股份股價直奔跌停。

與此同時,市值僅16億的*ST富控(600634.SH)4月25日晚公告,由原預計虧19.8億元,擴大到虧損55億元,今天一字跌停;銀億股份(000981.SZ)原預計凈利2億至4億,修正后預虧5.7億至6.3億,今天一字跌停;華業資本(600240.SH)原預虧46.52-50.51億元,更正后預虧62-66億元,今天暴跌!
據媒體統計,4月25日、26日兩天時間,就有不低于10家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爆雷,而這10家公司合計巨虧超300億元,受波及的股民達64.82萬戶。
金盾股份在4月26日午間發布業績快報修正公告稱,根據公司年度審計工作進展,經與會計師事務所溝通,根據謹慎性原則,對公司部分會計處理進行重新認定:
將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修正為虧損17.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7115.06萬元。此前,金盾股份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8億元。

雖然這則公告表面上看來十分突然,但是仔細研究金盾股份此前發布的公告,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2月27日金盾股份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中的其他相關說明中有這樣一段話:
全資子公司江陰市中強科技有限公司受軍改影響,招投標時間推遲,第一期對賭期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存在商譽減值跡象。但考慮到軍方招投標已進入最后階段,且能否中標對中強科技未來盈利能力存在較大影響,故商譽減值準備金額較難確定。

也就是說,金盾股份存在一定的商譽減值風險,只是當時2月份較難確定。

除此之外,在4月17日金盾股份還發布了一則關于延遲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及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表示,原定于2019年4月25日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及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因年報審計及定期報告制作的工作量比較大,公司預計無法按照預定的時間披露年報及一季報。經公司申請,現將公司年報及一季報披露時間延期至2019年4月30日。
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廣大散戶買單。
截至2018年9月30日報告期,金盾股份有2.445萬股東,而在2018年3月31日報告期,還僅有7886名股東。

在股東大幅增長的背后,是金盾股份一瀉千里的股價,從去年的每股20元附近一路下跌至最低6元附近。

金盾股份業績的巨大調整,讓股民瞬間從天堂跌到地獄,股吧中夾雜著各種聲音。
有股民質疑公司業績變臉有做莊嫌疑:

有股民要狀告公司虛假信息誤導:

甚至還有股民認為金盾股份應該退市賠款:

業績變臉比翻書還快,上市公司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紛紛道歉。
金盾股份稱,公司董事會對業績快報修正帶來的不便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公司將對此次業績快報修正的原因進行認真分析,在日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管理,防止類似情況的發生,敬請廣大投資者諒解。
*ST富控也向投資者道歉:公司董事會對因業績預告更正帶來的不便向廣大投資者深表歉意,敬請廣大投資者謹慎決策,注意投資風險。公司董事會將督促管理層及財務部門加強與年審機構的溝通與協調,提升工作效率,以保證業績預測的準確性。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說好的盈利1億突變為巨虧21億的西部礦業(601168.SH)稱,公司及董事會對業績更正給投資者帶來的影響深表歉意,敬請投資者謹慎決策,注意投資風險。
與上市公司不痛不癢的道歉相比,股民的損失卻是實實在在,今天金盾股份、*ST富控都以跌停收盤,西部礦業自發布業績變更公告后已下跌14.8%,恐怕并不是董事會一兩句道歉能夠彌補。
俗話說“無并購不商譽”,商譽是企業合并時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造成此輪商譽減值潮的原因,一方面是2013年到2015年A股大量的并購行為讓商譽減值風險累積,另外也與監管趨嚴相關。
不少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商譽減值的計提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以及證監會《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等相關規定實施。證監會去年11月發布第8號會計監管提示稱,按相關規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文件要求定期或及時進行商譽減值測試,并重點關注特定減值跡象,要求上市公司在財務報告中詳細披露與商譽減值相關的重要信息。
針對商譽減值的監管也在不斷加強。其中北京證監局今年3月召開的2019年轄區上市公司監管工作會上提出,結合年報審計監管,對商譽減值等重點問題予以關注,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上海證監局今年3月披露1~2月監管通報中,也明確指出年報監管重點關注商譽減值、資金占用等風險領域。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并購標的業績承諾未能完成,或將導致標的商譽減值。比如去年擬大幅計提商譽減值的天神娛樂,并購的多筆標的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再比如去年擬計提27億元商譽減值的聯建光電,同樣有多個并購標的未能完成業績承諾。
而此次金盾股份的商譽爆雷,正是這種情況。針對類似情況,投資者需要注意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