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0 08:53:59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財政貨幣政策、樓市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總結和部署。對此,各大券商機構也進行了火速解讀。
每經編輯|張楊運
中共中央政治局1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聽取2018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等情況匯報,對打好脫貧攻堅戰提出要求。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貨幣政策、樓市、股市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總結和部署。對此各大券商機構也進行了火速解讀。

會議認為,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市場信心明顯提升,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實施,改革開放繼續有力推進,一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好于預期,開局良好。
會議也指出,經濟運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結構性、體制性的,必須保持定力、增強耐力,勇于攻堅克難。
而值得關注的是,20字的“六個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是2018年7月31號二季度政治局會議提出。2018年11月1日的三季度和2018年12月13號的四季度政治局會議保持。在2019年一季度中消失,到底傳達了什么信息。
廣發證券這樣認為,政治局會議指出一季度經濟“總體平穩、好于預期”,但同時又有“經濟運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判斷,這一點極為重要,它意味著逆周期政策不排除有二階拐點,但并沒有轉向。
由于判斷“總體平穩”,因此去年12月政治局會議的“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沒有再提,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的提法又延續了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
對此宏觀長春認為,“經濟下行”趨勢判斷未變,嚴峻程度下降。
“下行歸因”來自于兩個方面的擔憂:一是外圍環境(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二是國內深層次的矛盾并沒有解決(較“周期性”,更加強調“結構性”、“體制性”因素)。
對宏觀形勢判斷的嚴峻程度下降。這體現在:
首先,2018年二季度、三季度中“穩中有變”表述消失。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是“穩中有變、變中有危”。
其次,確認一季度經濟形勢發生的積極改善。有兩個方面:(1)一季度經濟“好于預期”;(2)“市場信心”明顯提升。

總體方針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
在供給側方面:
會議要求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堅持結構性去杠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范化解風險,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宏觀長春認為,“加大逆周期調節”的“需求側”管理向“供給側結構性管理”、“高質量發展”有所回歸和靠攏。但前者依然是目標,后者是手段。
1、強調“鞏固經濟社會穩定大局”要通過“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
2、強調“穩需求”,“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
3、強調“穩增長”的“重要依托”在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季度有哪些產業方面的政策落地是關注點。
在財政貨幣政策方面:
宏觀長春認為,“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等提法并未出現。這表明,“總量”層面的寬松力度將有所下降,比如“流動性”投放等方面。
1、貨幣信貸政策、房地產政策二季度難有較為明顯的寬松,雖然總體上基調仍然處于寬松期,但寬松的二階拐點顯現;
2、寬松將主要靠財政落實降稅減費、消費等結構政策為主,既帶有供給結構調整的意味,又有一定的需求提振作用。
但這是不是就表示寬松政策會逐步下降甚至退出呢?也不是。
天風策略認為,隨著3月經濟金融數據全面超預期,短期加大寬松力度的必要性降低,4-5月政策將步入觀望期。
因為這次會議除了經濟形勢分析以外,主要的議題討論就是脫貧攻堅。2018年是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第一年,也就是說這個行動規劃要持續到2020年;并且2020年我們同時要面臨GDP翻番的歷史任務,未來兩年保底需要6.2%-6.3%的增速。這就意味著保增長的任務也是非常艱巨的。
于是就回到我們前期報告中反復強調的觀點:雖然大家非常關心經濟短周期的位置,非常關心寬松政策的力度,但有可能其中討論和想象的空間并不太大。本輪寬松既不會重現09年或者14-15年的大水漫灌,也不僅僅是04年的信用企穩——在穩增長和防風險雙重目標之下,政策面更傾向于根據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去做相機抉擇,最終呈現出“中期思路不變,但短期側重點可變”的情況。隨著3月經濟金融數據全面超預期,短期加大寬松力度的必要性降低,4-5月政策將步入觀望期。
而安信策略認為,從全年的角度看,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仍需保持;但必須堅決減少對中長期供給效率沒有提升作用的無效投資。
這次政治局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一季度的社融與M2增速、以及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反映之前實施的逆周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從季度的角度看、后續實施力度可能會有短期的微調,但從全年的角度看、由于國內自身經濟下行壓力以及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仍需保持;同時,中國實際的經濟形勢決定不能再搞“大水漫灌”,必須堅決減少對中長期供給效率沒有提升作用的無效投資,堅持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

住房是關乎老百姓的大事,會議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
廣發證券認為,本次政治局會議強調可能意味著政策對房價上漲苗頭有所警惕。
會議強調房住不炒及“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一直是近年房地產政策的主基調,但去年12月13日的政治局會議并未有關于房地產市場的對應內容,本次政治局會議強調可能意味著政策對房價上漲苗頭有所警惕。但因城施策和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原則意味著不會有一刀切的調控,政策更強調的是各地根據現實情況穩定當地住房市場,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安信策略指出,支持合理剛性的購房需求,同時嚴密防止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
這次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我們認為,房價是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樞紐變量之一,關系到金融體系資產負債表質量、關系深化改革是否有穩定經濟基礎,關系到年輕科技人才能夠安心扎實地在科技創新關鍵領域埋頭苦干。當前部分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一手和二手住房出現回暖跡象,成交活躍度提升,合理剛性的購房需求要支持,同時也要嚴密關注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市場大起大落。

會議要求要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創板要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注冊制。
其實改革最終的落點,資本市場改革算是今年真正最值得期待的。
對此天風策略認為,通過資本市場改革,最終是要解決金融供給的問題。
改善我國當前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通過權益市場、債券市場的發展,進行金融資源的重新分配。一方面引導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做強做大新興產業,最終實現所謂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安信策略這樣認為,重視以科創板為代表的資本市場關鍵制度創新,這是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在金融領域落實“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政府更好發揮作用”的重大實踐。
這次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創板要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注冊制。今年2月份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時,指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為了增強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務具有核心技術、行業領先、有良好發展前景和口碑的企業;表示敬畏法治,堅持依法治市、依法監管。我們認為,建設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支持科技創新,是在金融領域落實“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政府更好發揮作用”的重大實踐,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
而宏觀長春指出,資本市場已經從“提振信心”轉變到體制建設和制度創新。
1、二季度“科創板”推進速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快,這是二季度金融供給側改革政策落地的重點。會議提出“要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創板要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注冊制。”
2、針對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定向)降準和定向降息(類似TMLF等)政策可以預期。4月17號的國常會提出“抓緊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準率政策框架”。此次會議強調“要有效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優勢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3、強調“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擴大外資市場準入”。伴隨《外商投資法》的通過,中美和談之下我國會做哪些結構調整,這塊是二季度關注點。
4、還有一些“新興產業”政策會推出。會議提出“要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穩增長的重要依托,引導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做強做大新興產業”。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宏觀長春”、“天風策略”、“廣發宏觀”、“安信策略”等微信號 封面及文中圖均來自攝圖網
以上內容為每經APP出于傳遞信息的目的進行刊載,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文章:
劃重點!關于經濟形勢、股市、樓市,剛剛結束的政治局會議這樣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